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有故事的村莊》——百年樟樹寨

【有故事的村莊】百年樟樹寨

為搶救和保護黔中村落千百年來積澱的文化內涵, 讓美麗鄉村不僅有美麗的面貌, 更有迷人的底蘊,

現特推出大型人文策劃“有故事的村莊”。

樟樹寨, 是安順回族的主要聚居村落。 位於安順市西秀區東北部蔡官鎮, 距市區12.5公里;東交平壩、南接塘官, 西起蔡官, 北止小屯街。 東西長約十餘公里, 南北最寬處2至3公里, 狹窄處不足1公里, 系一東西走向狹長地帶, 轄地面積約30餘平方公里。 有48個自然村落, 780戶, 分散居住(多一戶一村), 可謂安順人居最分散的村落之一。 主要農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

樟樹寨風光

樟樹寨之由來, 始自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丁姓回民遷于此, 後有其他姓氏回民從威甯遷來定居, 已曆140餘年。 中國歷代在民族問題上均採取歧視甚至血腥的鎮壓手段。 此高壓狀況在滿清王朝的咸豐、同治年間尤其嚴重, 以至於全國各地大量爆發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 延綿數十年的起義造反幾乎推翻了行將朽木的滿清王朝, 史學家稱為“鹹同之亂”。

興義府普安州大河鋪(今屬盤縣)是貴州省的主要回民聚居之地, 當地回民不堪地方官吏和惡霸的欺淩虐殺, 于咸豐八年(1858年)在清真寺推阿訇張淩翔、馬河圖為大首領揭竿起義,

並以方形白旗幟為標誌, 上用阿拉伯文書“反清起義軍”, 故稱“白旗起義”。 白旗起義歷經十四年先後佔領了今興義、興仁、安龍、盤縣、晴隆、貞豐等縣城, 威震滇、桂、黔三省, 給清朝統治以沉重的打擊。

樟樹寨第一代開拓者之父輩丁安全老祖, 即是參與白旗起義的93個起義頭領之一。 丁安全身材高大魁梧, 少習武、精技擊, 性格忠善, 視教門事務為己任。 丁安全生有五子, 均孔武有力, 急公好義, 頗有父親風範, 其中三子丁發富, 為經學院海裡凡(學生), 文武兼備。 丁公安全率次子發黔、三子發富追隨張淩翔、金萬照等起義軍首領轉戰各地十餘年, 身經百戰, 屢立戰功。 後戰場分散, 戰事艱難, 父子三人均為義軍中得力幹將,

遂被調往各戰場指揮戰鬥, 從此父子分離, 未料一別竟成永訣。 老祖丁安全戰死何處已無可考;次子發黔在黃草壩(興義)清真寺保衛戰中斬殺數名清將後, 力竭戰死清真寺功德碑旁;據《續修安順府志》載:“同治十一年, 三子發富等486名經學院學生兵, 在起義軍首領金萬照的帶領下到安順提督府接受招安, 提督周達武見其眾糾糾, 誠屬勁敵, 恐為後患, 頓起殺機。 乃下令點名, 以二制一, 號炮一響, 數百人身首異處, 逃生者寥寥。 ”後將死難者合葬安順金鐘山麓前, 解放後地委行署徵用此地, 與回族同胞商議後, 將此墓遷北郊王東坡重葬, 立“回民先烈之墓”碑, 以茲紀念。

丁安全老祖之妻李氏, 在家久等赴安順接受招安的三子發富不回,

遂與長子丁發堂商議:“自起義失敗以來, 我族人多擇荒野之地棲身避難, 此地寒苦不宜人居, 不若舉家遷居安順, 投靠親戚地頭, 尋覓生存之地, 加之三子發富生死未蔔, 也可打聽他的下落。 另你父、兄弟三人在軍中累年征戰, 因功封賞甚厚, 家中遺資尚足遷徙他處購地生理。 ”丁發堂從母親李氏之言, 遂率丁姓一十八口老幼, 遷入安順木山堡暫居。 後出重資購得安順北郊火燒寨良田數十畝, 擬遷往居住。 某日, 有混姓人到丁家拜訪, 聲稱自己在城東北部樟樹寨有田地山林數千畝, 非常適合你們回民養牛放羊, 路遙無法管理, 我欲用千畝之地換你火燒寨數十畝良田, 可否?丁氏兄弟三人與母親商議後同意置換, 雙方擇定吉日,邀請親朋作中,丁、混兩姓交換地契。

同治十三年,丁姓遷入樟樹寨後,發現多處田地被當地王姓侵佔,即拿出地契與之論理,王姓自持人多置之不理,丁氏兄弟遂令家人進入田地耕種,三人手持四十餘斤重之鐵叉輪流守望,王姓率眾來奪,見丁氏兄弟魁梧彪悍不敢輕犯,即到鎮寧縣衙門誣告丁氏持強奪產。時樟樹寨一帶屬鎮寧管轄之飛地(插花地),司法關係隸屬鎮寧。兩家爭地官司打了數年,後以丁氏勝訴告終,丁姓終於擁有了樟樹寨這片屬於自己的新棲息地。

樟樹寨民居

據《安順市志》載:“數年後,自威寧、盤縣、興義、興仁一帶楊、劉、馬、撒、董、張、貓等姓回民也相繼遷來樟樹寨定居。其中,楊、撒、李等姓是光緒年間蟲災和官府所迫,遷入樟樹寨。馬姓先祖殺死當地惡霸,被官府通輯逃亡樟樹寨。”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樟樹寨建清真寺,成為市境北部回民禮拜之地。丁姓以睦鄰親友的包容性,接納了各姓族人的遷入,遂形成今天的樟樹寨回族聚居村寨。

民國時期,撒二明、馬紹堂等回族首領無法忍受當局的殘酷壓榨,在樟樹寨一帶發起抗兵、抗糧和打富濟貧的鬥爭,被當局誣為“匪”。黔軍九十九師進行圍剿,殺死群眾十餘人,燒毀清真寺,搶走牛馬、糧食無數。1930年,馬紹堂死,撒二明邀集附近各地首領撒興堂、張發林、董四爺聚集樟樹寨共議抗暴鬥爭。燒香盟誓,組織兩百多人槍,以樟樹寨為根據地,平時生產,有事集中,繼續打富濟貧的鬥爭,直至解放,撒二明率領樟樹寨革命武裝投奔共產黨後,在以後的剿匪鬥爭中起到積極作用,曾在平壩任連級幹部,1953年逝于安順軍分區參謀任上。

時至今日,在民族政策的惠澤下,樟樹寨回族不斷繁衍生息,枝繁葉茂,人才輩出。樟樹寨百餘年歷史不長,卻濃縮了回民同胞的苦難史、遷徙史、生存史和欣欣向榮的發展史。

雙方擇定吉日,邀請親朋作中,丁、混兩姓交換地契。

同治十三年,丁姓遷入樟樹寨後,發現多處田地被當地王姓侵佔,即拿出地契與之論理,王姓自持人多置之不理,丁氏兄弟遂令家人進入田地耕種,三人手持四十餘斤重之鐵叉輪流守望,王姓率眾來奪,見丁氏兄弟魁梧彪悍不敢輕犯,即到鎮寧縣衙門誣告丁氏持強奪產。時樟樹寨一帶屬鎮寧管轄之飛地(插花地),司法關係隸屬鎮寧。兩家爭地官司打了數年,後以丁氏勝訴告終,丁姓終於擁有了樟樹寨這片屬於自己的新棲息地。

樟樹寨民居

據《安順市志》載:“數年後,自威寧、盤縣、興義、興仁一帶楊、劉、馬、撒、董、張、貓等姓回民也相繼遷來樟樹寨定居。其中,楊、撒、李等姓是光緒年間蟲災和官府所迫,遷入樟樹寨。馬姓先祖殺死當地惡霸,被官府通輯逃亡樟樹寨。”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樟樹寨建清真寺,成為市境北部回民禮拜之地。丁姓以睦鄰親友的包容性,接納了各姓族人的遷入,遂形成今天的樟樹寨回族聚居村寨。

民國時期,撒二明、馬紹堂等回族首領無法忍受當局的殘酷壓榨,在樟樹寨一帶發起抗兵、抗糧和打富濟貧的鬥爭,被當局誣為“匪”。黔軍九十九師進行圍剿,殺死群眾十餘人,燒毀清真寺,搶走牛馬、糧食無數。1930年,馬紹堂死,撒二明邀集附近各地首領撒興堂、張發林、董四爺聚集樟樹寨共議抗暴鬥爭。燒香盟誓,組織兩百多人槍,以樟樹寨為根據地,平時生產,有事集中,繼續打富濟貧的鬥爭,直至解放,撒二明率領樟樹寨革命武裝投奔共產黨後,在以後的剿匪鬥爭中起到積極作用,曾在平壩任連級幹部,1953年逝于安順軍分區參謀任上。

時至今日,在民族政策的惠澤下,樟樹寨回族不斷繁衍生息,枝繁葉茂,人才輩出。樟樹寨百餘年歷史不長,卻濃縮了回民同胞的苦難史、遷徙史、生存史和欣欣向榮的發展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