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鴻章創立的一家公司:一百年多後其子公司竟能躋身世界500強!

1/四處碰壁的“裱糊匠”

李鴻章

李鴻章, 晚清名臣, 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安徽合肥人, 世人多尊稱李中堂, 晚年自號儀叟, 別號省心,

諡文忠。 作為淮軍、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領袖、晚清重臣, 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 授文華殿大學士, 曾經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以至落下駡名。

屈辱外交

李鴻章晚年曾說:“我辦了一輩子的事,

練兵也, 海軍也, 都是紙糊的老虎, 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 不過勉強塗飾, 虛有其表, 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時。 如一間破屋, 由裱糊匠東補西貼, 居然成一間淨室, 明知為紙片裱糊, 然究竟不定裡面是何等材料。 即有小小風雨, 打成幾個窟窿, 隨時補葺, 亦可支吾應付。 乃必欲爽手扯破, 又未備何種修葺材料, 何種改造方式, 自然真相破露, 不可收拾, 但裱糊匠又何術能負其責?”

李鴻章

縱觀李鴻章的一生, 他並不是天生“賣國”的, 對於列強, 他也是恨之入骨的。 只是, 由於清廷太無能, 才他讓這個“裱糊匠”四處碰壁。

2/先富而後能強

在軍事與政治上, 李鴻章雖然是個失敗者, 但是他能從失敗中總結教訓, 痛感中國之積弱不振, 原因在於“患貧”, 得出“富強相因”, “必先富而後能強”的認識。 於是, 他積極投身“洋務運動”, 並逐漸將洋務運動的重點轉向“求富”。

輪船招商局

同治四年, 李鴻章在署理兩江總督任上, 鑒於原設三局設備不全, 在曾國藩支持下, 收購了上海虹口美商旗記鐵廠, 與韓殿甲、丁日昌的兩局合併, 擴建為江南製造局。 與此同時, 蘇州機器局亦隨李鴻章遷往南京, 擴建為金陵機器局。 同治九年, 調任直隸總督, 接管原由崇厚創辦的天津機器局, 並擴大生產規模。 中國近代早期的四大軍工企業中, 李鴻章一人就創辦了三個。

輪船招商局輪船

同治十一年底, 他首創中國近代最大的民用企業——輪船招商局。 1873年1月在上海成立輪船招商局, 規定官督商辦, 招商集股。 輪船招商局是洋務運動中由軍工企業轉向兼辦民用企業、由官辦轉向官督商辦的第一個企業。 輪船招商局在國內各大港口和日本的長崎、橫濱、神戶、新加坡等處設立分局, 從事客運和漕運等項運輸業務,資本共計420余萬兩,是民用企業中最有成績的企業之一。

3/躋身世界500強

招商銀行

後來的後來,輪船招商局收為國有,最後改名為招商局集團。1987年4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招商局於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深圳蛇口發起創立招商銀行。招商銀行是我國第一家完全由企業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也是國家從體制外推動銀行業改革的第一家試點銀行。

招商局集團

招商銀行成立30年來,已成長為中國境內最具品牌影響力的商業銀行之一。在英國權威金融雜誌《銀行家》公佈的2016年全球銀行品牌500強中,招商銀行品牌價值位列全球第13位;在《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招商銀行連續5年強勢入榜,2016年名列第189名。

4/簽名背後的無奈

作為晚清的能洋大臣,李鴻章一生確實與列強們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但是,很多時候,他不是心甘情願地要做一名賣國賊的,在那些不平等條約上簽下“李鴻章”三個字,更多的是無奈。

《辛丑合約》談判中的李鴻章

比如,在《辛丑合約》談判過程中,李鴻章屢次要求列強削減罪魁人數。德國代表稱,我也知道真正的罪魁只有一個,如果能將其法辦,其他人都可以不追究了。李鴻章聽罷,再也不做此議。德國代表口中的那個人,就是慈禧。想起慈禧一再交代的那句“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李鴻章只有低頭。

慈禧

又如,甲午戰敗後,李鴻章作為大清的全權代表赴日談判。在春帆樓,遭到日人小山豐太郎槍擊,子彈打中臉部,流血不止。李鴻章被刺負傷的消息傳開,各方大為震動。李蘇醒後,特地囑咐隨員將血衣保存好,不要清洗。而後喟然長歎:“此血可以報國矣!”日本方面基於“愧疚”和對李氏的同情,遂將原先的3億兩賠款數額,減了1億兩。

李鴻章與俾斯麥

再如,《馬關條約》簽訂後,李鴻章曾發誓“此生永不履日土”。後來他出使俄國,必須取道日本。李鴻章不但拒絕入住日方提供的住所,而且換船時絕不坐日本舢板,要求手下人在兩船之間搭一木板,一個年愈古稀的老翁就這樣從顫顫巍巍的木板上走了過去……

伊藤博文

那一刻李大人心中的憤慨,就連小鬼子也為之動容。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他還與俾斯麥、格蘭特並稱為“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

5/死當瞑目

李鴻章

1901年11月7日,李鴻章已處在油盡燈枯之際,站在他床頭逼迫他簽字的俄國公使走了之後,身邊的人大哭:“還有話要對中堂說,不能就這麼走了!”李鴻章的眼睛又睜開了,身邊的人對他說:“俄國人說了,中堂走了以後,絕不與中國為難!還有,兩宮不久就能抵京了!”李鴻章兩目炯炯不瞑,張著口似乎想說什麼。身邊的人再說:“未了之事,我輩可了,請公放心!”李鴻章“目乃瞑”,帶著無盡的遺憾,離開了人世,享年78歲。

李鴻章

李鴻章病逝的消息傳出,慈禧的眼淚當場就流了下來,感歎說:“大局未定,倘有不測,再也沒有人分擔了。” 

李鴻章死後,清朝追贈其為太傅、晉一等肅毅侯、諡文忠,賜白銀五千兩治喪,在其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處,京師祠由地方官員定期祭祀。清代漢族官員京師建祠僅此一人。

6/蓋棺未定論

李鴻章故居

都說蓋棺定論,有些註定是“蓋了棺”也“定不了論”的,就像李鴻章。

李鴻章一生共簽下30多個條約,大多為不平等條約。所以“賣*國*賊”這個標籤,在他死後仍如影隨形地對他糾纏不休,後來的後來,他的墓被炸開,遺骸也被從墓地掘出。當時參與挖墓的人後來回憶說:“李鴻章穿戴黃馬褂的屍體保留無缺……人們用繩子拴著屍體,掛在拖拉機後面遊街,直到骸骨散盡。”

新建的李鴻章墓

直到近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史料出現,對這位清末重臣也逐漸評價多元化。近代史學家唐德剛認為其“內悅昏君,外禦列強”,是自有近代外交以來,中國出了“兩個半”外交家的其中一個。這對李鴻章來說,也算是中允之論了。

從事客運和漕運等項運輸業務,資本共計420余萬兩,是民用企業中最有成績的企業之一。

3/躋身世界500強

招商銀行

後來的後來,輪船招商局收為國有,最後改名為招商局集團。1987年4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招商局於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深圳蛇口發起創立招商銀行。招商銀行是我國第一家完全由企業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也是國家從體制外推動銀行業改革的第一家試點銀行。

招商局集團

招商銀行成立30年來,已成長為中國境內最具品牌影響力的商業銀行之一。在英國權威金融雜誌《銀行家》公佈的2016年全球銀行品牌500強中,招商銀行品牌價值位列全球第13位;在《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招商銀行連續5年強勢入榜,2016年名列第189名。

4/簽名背後的無奈

作為晚清的能洋大臣,李鴻章一生確實與列強們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但是,很多時候,他不是心甘情願地要做一名賣國賊的,在那些不平等條約上簽下“李鴻章”三個字,更多的是無奈。

《辛丑合約》談判中的李鴻章

比如,在《辛丑合約》談判過程中,李鴻章屢次要求列強削減罪魁人數。德國代表稱,我也知道真正的罪魁只有一個,如果能將其法辦,其他人都可以不追究了。李鴻章聽罷,再也不做此議。德國代表口中的那個人,就是慈禧。想起慈禧一再交代的那句“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李鴻章只有低頭。

慈禧

又如,甲午戰敗後,李鴻章作為大清的全權代表赴日談判。在春帆樓,遭到日人小山豐太郎槍擊,子彈打中臉部,流血不止。李鴻章被刺負傷的消息傳開,各方大為震動。李蘇醒後,特地囑咐隨員將血衣保存好,不要清洗。而後喟然長歎:“此血可以報國矣!”日本方面基於“愧疚”和對李氏的同情,遂將原先的3億兩賠款數額,減了1億兩。

李鴻章與俾斯麥

再如,《馬關條約》簽訂後,李鴻章曾發誓“此生永不履日土”。後來他出使俄國,必須取道日本。李鴻章不但拒絕入住日方提供的住所,而且換船時絕不坐日本舢板,要求手下人在兩船之間搭一木板,一個年愈古稀的老翁就這樣從顫顫巍巍的木板上走了過去……

伊藤博文

那一刻李大人心中的憤慨,就連小鬼子也為之動容。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他還與俾斯麥、格蘭特並稱為“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

5/死當瞑目

李鴻章

1901年11月7日,李鴻章已處在油盡燈枯之際,站在他床頭逼迫他簽字的俄國公使走了之後,身邊的人大哭:“還有話要對中堂說,不能就這麼走了!”李鴻章的眼睛又睜開了,身邊的人對他說:“俄國人說了,中堂走了以後,絕不與中國為難!還有,兩宮不久就能抵京了!”李鴻章兩目炯炯不瞑,張著口似乎想說什麼。身邊的人再說:“未了之事,我輩可了,請公放心!”李鴻章“目乃瞑”,帶著無盡的遺憾,離開了人世,享年78歲。

李鴻章

李鴻章病逝的消息傳出,慈禧的眼淚當場就流了下來,感歎說:“大局未定,倘有不測,再也沒有人分擔了。” 

李鴻章死後,清朝追贈其為太傅、晉一等肅毅侯、諡文忠,賜白銀五千兩治喪,在其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處,京師祠由地方官員定期祭祀。清代漢族官員京師建祠僅此一人。

6/蓋棺未定論

李鴻章故居

都說蓋棺定論,有些註定是“蓋了棺”也“定不了論”的,就像李鴻章。

李鴻章一生共簽下30多個條約,大多為不平等條約。所以“賣*國*賊”這個標籤,在他死後仍如影隨形地對他糾纏不休,後來的後來,他的墓被炸開,遺骸也被從墓地掘出。當時參與挖墓的人後來回憶說:“李鴻章穿戴黃馬褂的屍體保留無缺……人們用繩子拴著屍體,掛在拖拉機後面遊街,直到骸骨散盡。”

新建的李鴻章墓

直到近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史料出現,對這位清末重臣也逐漸評價多元化。近代史學家唐德剛認為其“內悅昏君,外禦列強”,是自有近代外交以來,中國出了“兩個半”外交家的其中一個。這對李鴻章來說,也算是中允之論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