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大明續命的忠臣冤死,劊子手自刎,抄家士兵共哀之

明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持續時間較長的朝代, 在明朝統治中國的幾百年間一共有十六個皇帝登上皇位。 但是有說法稱明朝這個朝代沒有明君, 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大師、名士, 也沒有拿得出手的將領。 這種說法顯然是有失偏頗的, 但是明朝作為一個由底層農民層次的人建立的朝代, 仍舊存在著許多沒有化解的爭議和難題。

明朝十六個皇帝中, 要說真正的明君我們真不好說, 但是要說昏君, 到可以說道說道。 明英宗朱祁鎮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昏君。 在明英宗之前, 明朝在兩任皇帝的治理之後展現出來的是一個很有盼頭的“仁宣之治”,

國內形勢一片大好, 明王朝的太陽很可能再掛個幾百年下去。 當時的明朝朝廷裡還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能臣。 這三位可以說是有經國之才, 足夠皇帝安邦治國了。

但是朱祁鎮這個人就把這樣一手好牌給打爛了。 他先是打破了朱元璋立下的後宮內官不可干政的祖訓, 寵信太監王振, 導致宦官亂政, 朝廷一片烏煙瘴氣, 大家都跑去捧一個太監的屁股, 無心治國。

再後來, 朱祁鎮心血來潮, 帶著明朝五十萬精銳來了個北伐, 結果被北方的瓦刺打得全軍覆沒, 朱祁鎮被活捉, 當了俘虜, 明朝北部的疆土因此失守。

這個時候, 很多大臣都想著避避這風頭, 在長江以南建立新朝廷。 這個時候, 一個大臣站出來說話了, 這便是於謙。 他主張與瓦刺硬碰硬, 死保京師。 他直接擁護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為皇帝, 斷了瓦刺拿朱祁鎮為要脅的念頭。

之後他率領明朝的殘餘部隊, 在京師城外和瓦刺大軍血戰。 最終, 瓦刺和明朝議和,

被俘虜的朱祁鎮也被瓦刺給釋放了。

于謙以文官之身帶領明朝弱旅擊敗強敵瓦刺, 可以說是一大壯舉。 這讓建國八十年就遭遇亡國危險的大明朝成功續命百年。 但是, 拯救了大明的功臣于謙並沒有得以善終。 在一場奪門之變中, 朱祁鎮成功復位。

朱祁鎮復位之後並沒有想著改變, 而是繼續昏庸下去。 他厚葬了攛掇他北伐的太監王建, 之後將於謙逮捕入獄。 更有意思的是, 向朱祁鎮提出逮捕于謙的官員正是當初極力主張放棄京師南逃的內閣首輔徐有貞。

最後, 這位一心社稷、拯救大明朝於水火之中的忠臣于謙被判處謀反罪,

施斬首之刑, 佈告天下。 當百姓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紛紛為於謙鳴冤, 為於謙行刑的劊子手因內心愧疚, 自殺身亡。

于謙死後, 於謙的家也被查抄。 錦衣衛帶著車馬來到於謙的家裡, 準備來個大豐收。 他們以為於謙身為兵部尚書, 家裡的財物一定不少。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 當錦衣衛打開於謙的家門時發現, 於謙家徒四壁。

於謙死, 天下共哀之。

公號:一道秘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