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閱讀|老一輩革命家這樣讀書

多位老一輩革命家都喜歡讀書, 每人讀書都各有不同特點。 今天, 我們選取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的讀書故事, 展現給大家。 從他們愛看的書中, 也能體現其執政智慧。 瞭解他們的讀書方式, 亦可以帶給我們一些啟發。 毛澤東:既要聯繫書本也要聯繫現實

毛澤東之所以比同時代許多人站得高些, 看得遠些, 從閱讀角度講, 是因為他同時具備三個條件:一是擁有淵博的學問知識, 二是注重閱讀“社會”這本更大更厚的“無字之書”, 三是能夠把這兩方面所學融會貫通。 融會貫通, 就是把書讀“活”。

毛澤東讀書又深又廣, 除了常用的馬列經典和文史哲方面有代表性的著述外, 還有興趣讀一些在特定環境中流傳不廣的書, 並注意其中一些細瑣的觀點。 中央文獻研究室在編輯和整理毛澤東的著作和談話時, 對一些引文做注釋, 需要查很多書, 有的就很難查到出處。

毛澤東善於把書讀“活”, 把書本知識轉化為認識, 把認識轉化為智慧, 把智慧轉化為能力, 把能力轉化為實踐, 進而在實踐中有所創造。 他曾說, “社會是學校, 一切在工作中學習。 學習的書有兩種:有字的講義是書, 社會上的一切也是書——‘無字天書’。 ”

周恩來:散發古典文化氣息

周恩來出身於書香門第。 牙牙學語不久, 嗣母陳氏就超前地教他認字了。 1946年9月, 周恩來接受美國著名專欄作家沃爾特·李勃曼採訪時說:“我小時候在私塾念書。 從8歲到10歲我已開始讀小說。 我讀的第一部小說是《西遊記》, 後來又讀了《鏡花緣》、《水滸傳》和《紅樓夢》。 ”

辛亥革命爆發後, 周恩來帶頭剪去辮子, 並接觸進步書籍, 他讀光復會領袖章太炎的書和同盟會的雜誌,

讀康有為、梁啟超的文章。 無論是章太炎難懂的古體文, 還是梁啟超的近體文, 周恩來都認真閱讀。 周恩來的眼界隨著閱讀拓寬, 思想得到昇華, 對事物有了自己獨特的理解, 所以, 當其他同學還從未想過為什麼要念書時, 周恩來已經明確地提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

新中國成立後, 周恩來致力於傳承和發揚中華五千年歷史文化。 他說:“一個民族如果忘記了歷史, 就會成為一個愚昧的民族。 而一個愚昧的民族是不可能建設社會主義的。 ”

在美國前總統尼克森筆下, 周恩來渾身散發著中國古典文化氣息, “他的教養, 來自孔子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君子’和‘人上人’應具有的品德、智慧、尊嚴、寬厚、仁慈、決心、剛毅”。

周恩來的讀史狀態同樣令人頗多感慨。 作為日理萬機的國家總理, 在病重體衰之際依然堅持讀史, 足以見出周恩來以歷史先賢為尺規磨練和提升品格修養的不倦追求。

鄧小平:堅持終身讀書

鄧小平作為偉大的革命家和戰略家, 酷愛學習, 喜歡讀書。

可以說, 他的一生是在實踐中讀書和在讀書中實踐的一生。 鄧小平很喜歡看歷史地理方面的圖書, 出門必帶兩本地圖冊, 一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集》, 一本是《世界地圖》, 到每個地方都要打開地圖知道自己的方位。 據鄧榕回憶, 鄧小平還愛看字典辭典, 常看的有《中國古今地名》《中國人名大辭典》。 家裡的《辭海》是中華書局1947年的版本, 已被他翻得很舊了, 折損的硬紙殼書皮是用訂書釘固定住的。

據公開報導, 鄧小平還是武俠大師金庸在內地最早的一批“粉絲”, “你書中的主角大多歷經磨難才成大事, 這是人生規律。 ”這是鄧對金庸小說的評點, 也是對自己親身經歷的寫照。 上世紀70年代, 當金庸小說在內地尚為禁書之時, 恢復工作的鄧小平從江西返回北京後不久, 就托人從境外買了一套金庸小說。

(據人民網、北京日報、光明日報等綜合整理)

就托人從境外買了一套金庸小說。

(據人民網、北京日報、光明日報等綜合整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