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揚子金讀會”粉絲參觀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

電子屏上出現“狀元大合影”。

3月11日上午, “揚子金讀會”聯合“重讀南京尋訪團”來到位於夫子廟的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 30多名粉絲觀看了700多件文物展品, 瞭解到中國科舉的興盛衰敗。

清代狀元一半多來自這裡

據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的講解員王曉璐介紹, 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是圍繞江南貢院遺址歷時4年多打造完成, 江南貢院是中國古代最大科舉考場, 在清代, 經這裡選拔, 然後考中狀元的58名, 占全國狀元總數的一半以上。

科舉博物館是一座深挖地下四層的建築。 從大門進入, 首先見到一個方形水池,

像一方硯臺, 有“匯墨成池”的意思, 象徵著考生文思泉湧和中華文化源源不斷。 方形設計體現科舉考試公平公正的原則, 水池面積約1300平方米, 象徵科舉制度延續了1300年之久。

博物館的“核”是魁星堂

如果把博物館比作埋藏在地下的一個歷史寶匣, 那麼它的核心就是刻滿歷代狀元名錄的“魁星堂”, 長36米, 寬36米, 高20米, 整體沉入地下。 在負四層, 四周的石牆刻滿了經史子集文字, 中央是四層通高的“魁星堂”, 仰望上空, 在“魁星點鬥”的四周, 歷代狀元名錄在燈光照耀下熠熠生輝。

大家從負四層一步步往上, 走過“為國求賢廳”、“魚龍變化廳”、“金榜題名廳”、“金陵佳話廳”和“源遠流長廳”, 科舉制度的發展、江南貢院的歷史都一一清晰起來。

粉絲們當上“狀元”大合影

博物館的數碼互動展廳吸引了很多人。 電子螢幕依次出現與科舉有關的五道題, 你可以觸控式螢幕幕答題。 如果全部答對, 你只要站到螢幕前, 對面的電子牆上就會自動顯出一幅戴上“狀元帽”的“照片”。 大家在講解員指導下答對了題, 頭依著頭靠在一起, 幾十個“狀元”大合影就出現在電子牆上了。

考舍重現當年考場場景

最後, 大家沿著扶梯來到明遠樓, 兩邊是仿造古代考舍的建築。 考舍由石頭建造, 三面是牆, 每間僅能容下一人, 裡面僅有兩塊木板, 白天為桌椅, 晚上把上面一塊木板放下, 並成床鋪, 在裡面一呆就是九天。

每個“格子間”裡都有文字說明, 重現當時的考場場景, 包括考生是怎樣作弊的、考上的興奮、落榜的悲痛等,

比如“文光未向階前吐, 臭氣先從號底收”是吐槽文章寫不出來、考舍內味道難聞的情景;“夢擾不寧聽鼻息, 夜深假寐數更籌”是抱怨由於考生靠得太近, 晚上睡不好覺的難受。

●連結

從三月起, 中國科舉博物館推出“明星接待日”活動, 每週二週三和週五下午兩點, 分別有館長、明星講解員和專家為遊客義務講解科舉的歷史文化。

通訊員孫樂實習生朱穎欣

揚子晚報記者楊民僕文/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