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曾經無敵的蒙古貴族嫡系軍隊 是如何被摧毀的?

蒙元用武力消滅南宋, 開創了整個漢族被異族統治的先例。

大體而言, 蒙元的軍隊包括蒙古軍、探馬赤軍、漢軍、新附軍。 蒙古軍是以蒙古人為主體組成的軍隊, 是蒙古統治者的嫡系;探馬赤軍是從蒙古各千戶、萬戶中抽出擔任先鋒、鎮守等任務的軍隊, 其成員包括色目人及漢人;漢軍主要由中國北部、四川局部地區、雲南等地方的各族人民組成;新附軍主要由南宋降軍改編而成。

蒙元的統治集團是以蒙古族為核心的, 同樣, 蒙元的軍隊也是以蒙古軍為核心的。 蒙元統治者為了鞏固政權, 特別重視軍權, 在全國建立起一整套防衛系統。 而蒙古統治者的嫡系軍隊蒙古軍, 亦承擔起保衛中樞汗廷的宿衛任務及鎮守全國各地的鎮戍任務。

關於蒙古軍在全國各地的鎮戍, 《元史.兵志二》指出:“世祖之時, 海宇混一, 然後命宗王將兵鎮邊徼襟喉之地, 而河洛、山東據天下腹心,

則以蒙古、探馬赤軍列大府以屯之。 淮、江以南, 地盡南海, 則名籓列郡, 又各以漢軍及新附等軍戍焉”。 這表明, 蒙古軍在全國的鎮戍重點的是北方, 而南方則主要由漢軍及新附等軍鎮戍。

蒙古軍在北方駐有四大都萬戶府, 分別是:山東河北的蒙古軍都萬戶府置司於濮州、河南淮北的蒙古軍都萬戶府置司於洛陽、四川的蒙古軍都萬戶府置司于成都、陝西的蒙古軍都萬戶府置司於鳳翔。

此外, 元太祖成吉思汗沿襲分配家族財產的本民族舊俗, 大規模分封諸子諸弟。 分封的諸子、弟有九人,

每人均授與一個王國。 諸王可以享有及管理自己的私人部屬。 成吉思汗去世之後, 其繼承者繼續奉行這一政策。 另一方面, 隨著蒙古帝國對異國不斷的征服以及領土不斷的開拓, 蒙古貴族分配財產的傳統又有了新的發展(例如進入中土之後分封的五戶絲食邑民等), 蒙古異性官僚亦有被封為王者, 還形成了宗王出鎮制度。

所謂宗王出鎮制度, 就是元帝分封諸王族或者蒙古異性官僚為王, 統兵出外藩屏朝廷。 宗王鎮戍的地區有漠北前線的北平王、晉王;西北地方的武靖王、西寧王等等, 在中樞地區、西南地區、江淮等地區也進行鎮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