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洗眼之作!廣州車展上光靠顏值就能征服你的十大最美車型

2017廣州車展正在美麗的羊城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前兩天我們已經看過了許多全新車型, 並為您做了它們的實拍體驗, 想必沒到現場的您, 必定是沒看過癮。 今天, 我們就在幫您盤點盤點, 在廣州車展上, 那些光靠顏值就能征服你的車。

2017廣州車展十大最美車型
車型名稱類型級別
寶駿530緊湊型SUV
陸風逍遙緊湊型SUV
榮威光之翼緊湊型純電動SUV
大眾T-ROCSTAR小型SUV
起亞Stinger中型轎車
謳歌TLX-L中型轎車
奧迪Q8中大型SUV
賓士G500 Designo Manufaktur Edition中大型SUV
寶馬M5中大型性能轎車
賓利歐陸Continental GT跑車
製表:網上車市 www.cheshi.com

或許能讓哈弗崩盤——寶駿530

寶駿510和寶駿560的成功, 讓該品牌有了撬動“老大”哈弗的念頭,

雖然H6的銷量依然冠絕群雄, 但是寶駿510猛追的時候也是當仁不讓。 如今, 寶駿在510和560之間又推出了530, 再次細化市場, 並給予寶駿在SUV更強的競爭力。

定位年輕高品質緊湊型SUV的寶駿530從車頭看上去絲毫不像緊湊級那麼小氣, 高大、威猛的前臉造型營造的視覺效果絕對是相當彪悍的。

車身側面大量應用了水準的腰線設計, 展現出了更為穩健的姿態, 同時帶來一種視覺效果上的延伸, 給人更加強烈的力量感和動態感, 讓車身看上去更加大氣。 而門把手上, 530還配備了無鑰匙進入功能。

寶駿530全車都採用了相對硬朗的車身線條, 尤其尾部更是如此, 棱角分明的視覺效果相當霸氣, 修長的尾燈警示效果更好, 並與頭燈造型相互呼應, 呈現出非常專注的神態, 兩邊的尾燈通過一根鍍鉻裝飾條來相連, 整體感很強。 後保險杠下方的紅色飾條同樣連接了兩段的霧燈, 視覺效果很強。 整體來看, 寶駿530的設計還是非常符合年輕消費者的胃口。

陸風牌“賓士GLA”

第十五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開幕在即, 在今天的探館中我們拍攝到了陸風汽車帶來的跨界SUV車型—陸風逍遙。 早在去年的廣州車展上,

陸風逍遙概念車一經亮相就引起了高度的關注, 時隔一年後終於量產。

新車延續了概念車的設計風格,車身線條運用的比較複雜,但是並不淩亂。雙橫幅的進氣格柵與兩側頭燈相連,拉伸了車頭的整體的視覺效果,讓人看起來有點“寬體SUV”的意思。

車身側面的造型看起來與賓士GLA多少有幾分相似,線條流暢,視覺重心比較靠後,很好的營造出了逍遙的運動感。五角星樣式的雙色輪圈和噴紅的刹車卡鉗則更是貫徹了年輕、時尚的設計理念。

車尾的整體造型飽滿,層次感很強,後保險杠下方的兩個種出的偽裝排氣裝飾讓人眼前一輛,不過仔細來看的話,陸風逍遙的尾部和賓士GLA依舊有著高度的相似,看樣子自主原創這條路對於陸風來說,任重而道遠啊。

榮威全新概念電動SUV——光之翼

現如今在節能減排的“大潮”中,混動化、電動化是每個車企都在盡力做的一件事。其中,榮威在此次車展推出了一款極具未來感的電動SUV——光之翼,讓人們仿佛穿越到了20年之後的“第35屆”廣州車展。

這台概念車不看車標就知道是一台根正苗紅的榮威,因為新的飛翼式前臉識別度確實太高了,現在榮威家族中幾乎所有的車型都採用了這一設計,此次概念車光之翼也不例外。

這台車已經非常接近了量產版本,據悉,光之翼會在2018年正式上市。前臉外觀方面,全鍍鉻的大嘴進氣格柵非常搶眼,而且在夜晚還有可以發亮的光點,細節上處理的極其到位。

光之翼配備的箭翎式極光大燈非常富有科技感,內部的結構也是頗具看點,其主軸上橫向的“Y”字型金屬件更是亮點十足,在點亮時還會以流水型的效果來展示。前兩底部的“雙L型”霧燈、車身側面輪圈的條幅、門檻處的踏板和車尾均配有光源效果,進一步體現“光之翼”概念車的特點。

側面造型主要突顯出了動感的風格,很多曲面的腰線設計很有義大利跑車的韻味,翼子板處的通風孔和溜背式的造型讓整車充滿了十足的運動感。後視鏡採用了全息顯示攝像頭,不但風阻更小,樣式也更符合光之翼的定位,不過該車2018年即將量產,而這個裝備也極有可能只是概念階段而已。

巨大的輪圈不但造型優雅漂亮,還能在夜晚發出亮光,當然這個功能也僅僅停留在概念車上,未來量產版是不會有的。

車尾的造型相比ERX5更加扁平化,車頂的尾翼下方與後風擋玻璃之間採用了貫通式的設計,而尾燈中間也使用了一根貫穿式的鍍鉻裝飾條來進行勾勒。尾燈的造型非常具有辨識度,整體擁有極強的立體感和層次感。值得一提的是,尾燈組內部的轉向燈同樣是以“流水”的方式進行點亮的。

後保險杠的層次非常豐富,使用雙L型的後霧燈設計與前臉遙相呼應,而金屬件區域的造型也是頗具個性化,突出了強烈的運動感,視覺效果看起來顯得相當精緻。

不畏懼對手的挑釁——起亞Stinger

起亞斯汀格的英文名(Stinger)的意思是”螫針“,單從這個車名就能看出它不是個溫馴的角色。這款全新車型脫胎於2014年發佈的起亞GT4 Stinger概念車,不過從當年非常驚豔的雙門造型妥協為使用場景更為豐富的四門車型,但是高端掀背轎跑的產品定位得到了完美地體現,從外到內無不散發著濃郁的荷爾蒙氣息。

起亞Stinger由起亞首席設計師彼得·希瑞爾和起亞歐洲首席設計總監Gregory Guillaume聯手打造,歷時六年設計完成。Stinger的外觀造型完美切合其高端轎車的產品定位,雖然車身長度超過4800mm,但是毫無油膩中年大叔的影子,從每個角度看上去都是肌肉感十足的運動健將。

中網部分自然還是起亞家族式的虎嘯式格柵,不過採用了繁星樣式的鍍鉻裝飾,並且格柵整體更加扁平,配合前保險杠兩側的獠牙通風口,整個車頭的視覺效果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前大燈值得我給它一個特寫,不規則的造型和內部看似隨意的組合式日間行車燈都在詮釋著“自由”的含義,LED光源自然不會缺席,大小兩個燈碗都配備有透鏡。

前保險杠兩側的通風口不僅僅是裝飾,也具有給輪胎散熱的功能,類似的設計在很多性能車上都能見到。黑色鋼琴烤漆和鍍鉻裝飾條的組合設計非常精緻和細膩。

發動機艙蓋上的散熱孔就是單純的裝飾件了,同樣由黑色飾條和銀色鍍鉻飾條組成,並且靠近駕駛艙的一段還做成了蜂窩狀,但是掀起發動機艙蓋只會看到一塊厚實的隔音棉。

Stinger的車身長度達到4831mm,是標準的中級車身材,寬度1869mm,軸距達到了2906mm,超越了起亞K5和凱尊,從中也能一窺其產品定位。

與德系車偏愛的“銀耳”和“碳纖維耳”不同,韓系車用溫文爾雅的深灰色來詮釋對於性能的獨到見解。後視鏡下方可以看到廣角攝像頭,讓人對其配置水準充滿好奇心。

其實這些純裝飾件無可厚非,只要樣式和做工過硬就可以了,這也省去了那些“要樣兒”的消費者後期再改裝的麻煩。前翼子板和車門連接處閃亮的“鯊魚腮”非常富有質感。

紅色的刹車卡鉗和枝杈式的輪圈在外觀上做足了文章,大尺寸的刹車盤和45扁平比的馬牌輪胎可以讓您自由放心的狂奔在每一處公路上。

點亮尾燈之後的車尾有種瑪莎拉蒂的即視感,不得不說整體感受比車頭還令人激動,當然這主要是由於鑲嵌在擴散器兩側的雙邊四處鍍鉻尾排起到的積極作用。雖然我們面前僅有菱形的示寬燈圈點亮,但仔細看車尾內部可以發現實際上兩側尾燈燈組是連在一起的,兩側透明的部分應該是倒車燈和轉向燈,點亮效果值得期待。

換個角度來看看保險杠呷哺的擴散器和尾排,其實還是挺低調的,不過這也僅僅是和那些跑車相比。想到這輛車的發動機艙裡只是一部四缸機,再回過頭來看這雙邊四出的排氣確實有些“裝飾”的成分了。

不給對手留活路?——大眾T-ROCSTAR

T-ROCSTAR是大眾品牌旗下的首款小型SUV概念,與此前在歐洲發佈的T-ROC概念車有所不同,此次車展上亮相的車型會更接近於量產版。新車基於MQB平臺所打造,未來會和途觀L形成“組合拳”來進一步衝擊SUV市場。

設計初衷是為了展現更多年輕化的元素,在T-ROCSTAR概念車上確實得到了完美的詮釋,肌肉的輪廓感與筆直的線條勾勒出了一副動感的車身姿態。

前臉設計延續了大眾家族的風格,簡單明瞭且辨識度極高。前進氣格柵和前保險杠加入了大量的鍍鉻裝飾,車頭的整體感覺十分厚重。

細節上能夠看出日間行車燈融入在了網狀的前保險杠內,整體造型十分的時尚運動。雖然大眾風格已經讓大家所熟知,但是這種老友通吃的設計就是俘獲了不少消費者的心。

車側方面,C柱與車頂形成了一個非常優雅的缺陷,甚至讓人感覺有點Targa的意思,厚重的車身,以及前後輪拱上的黑色套件,讓T-ROCSTAR看起來有著十足的野性。

亮面與烤漆材質的輪圈非常運動,19英寸的規格尺寸也足夠給力,希望未來量產版上不會被和諧掉。

緊湊/硬朗是T-ROCSTAR的最大特點,許多SUV看起來像兩廂車型的加高版,而T-ROCSTAR你絲毫找不到和POLO的關係,這也側面說明了設計師在設計上的用心。尾燈採用了3D式LED光源,熏黑式的造型使用的也是恰到好處,在夜晚點亮時效果出色,識別度非常不錯。

T-ROCSTAR採用了雙邊雙出的排氣裝飾,雖然實際的尾排並非如此,但是樣子做到確實到位,符合年輕消費者的審美。而下方風刀的設計則進一步突出了T-ROCSTAR的時尚特點。

你終於來了!——奧迪Q8

奧迪Q8這款車可以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各種官圖概念圖讓人們真是恨透了奧迪,不過此次Q8終於來了,也算是讓大家沒白等一場。

奧迪Q8概念車外觀採用奧迪家族全新的造型元素,前臉多邊形一體式進氣格柵設計手法更加激進,內部結構為蜂窩狀。兩側LED頭燈組與進氣格柵周圍黑色邊框融相連接,呈現出時下流行的“開眼角”式風格,且所有照明功能均為動態顯示。

Q8的車身側面融入了更轎跑車型的味道,相比其Q7的方方正正,Q8則更突出年輕、時尚的定位。碳纖維的“耳朵”看起來運動十足,頗為奧迪RS系列的味道。多條輻的兩面輪圈以及大尺寸的打孔刹車盤不由得讓人懷疑這是不是一輛“正經”的奧迪Q8。

要說汽車圈裡玩燈,奧迪說第二,沒人敢排第一。全新的LED尾燈設計一直貫穿了車頭兩側,配合上下方的黑色裝飾條,整體風格向年輕又進了一步。後保險杠採用了黑色網狀設計,兩邊的大口徑排氣裝飾不由得讓我再次懷疑,這是Q8,還是RS Q8?

奧迪和賓士要炸了——全新寶馬M5

在中大型豪華性能轎車市場,RS6和AMG E63的輪番較量有著十足的看點,但是似乎在這個領域你們忘記了一位,它就是寶馬M5。由於上市多年都未改款,以及另外兩個競爭對手的強勢出擊,導致M5已經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不過這次廣州車展上,寶馬可不太想放棄這個宣傳全新寶馬M5的大好機會。

寶馬M5的前臉仍舊採用了大尺寸的雙腎式進氣格柵,方面附有M5的專屬標識,整體看起來依然霸氣十足。保險杠下方全部為蜂窩狀的設計,力量感十足。

開眼角式造型和天使眼的頭燈已經成為了寶馬的標誌性設計風格,全LED的燈組時尚而又不是失實用性。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玩燈似乎已經不是奧迪的專利。

如果說側面腰線放在寶馬5系會有點稚嫩的話,那麼擱在M5上可以說是剛剛好。後視鏡採用了M-Power特有的造型,以凸顯其不一樣的身份。

車頂採用了碳纖維材質,相比其他材質有著更輕的重量,這對於車輛加速來說有著一定的説明。而且黑色的碳纖維車頂也免去了車主後期貼膜的麻煩。

車尾的尾燈燈組和寶馬5系基本保持一致,在夜晚點亮時的識別度非常高。後備箱上的小鴨尾對於整車的空氣動力學有著積極的作用。

前275/35 R20,後285/35 R20的米其林PS4輪胎在盡力抑制這台4.4T的野獸,而多輻的雙色輪圈和藍色M專屬的刹車卡鉗則把寶馬M5的外觀和性能推向極致。

白天晚上都能硬——賓士G500 Designo Manufaktur Edition

有些人在這裡可能會問,你確定G500美?沒錯,它的美是野性之美,在這個汽車同質化嚴重的今天,恐怕只有賓士G和牧馬人才能讓你釋放本性,回歸自我了吧。

賓士G500 Designo Manufaktur Edition其實光擺在這裡,就已經說明了一切,紅色的車身整體顏色,外加黑色的點綴,讓人看來實在太野性,太有味道了。高大的車身,坐進去就會讓你傲視群雄,圓形的頭燈一直傳承了下來,在粗獷不羈的同時也有了一絲萌萌噠的感覺。

用硬漢來形容賓士G500 Designo Manufaktur Edition一點都不為過吧?黑色五輻輪圈,加上拋邊的設計以及巨大的輪拱,看起來簡直讓人欲罷不能,銀色的踏板和讓人躍躍欲試的離地間距,從你準備邁進它的那一刻起,就讓你知道它和普通的“娘炮”城市型SUV有著絕對的不同。黑色的G500略顯低調,白色的略顯“女性化”了一些,反而這個紅黑撞色的設計,我倒覺得是對賓士G的最好詮釋。

“大書包”的是賓士G的標誌性設計,側開門的造型也讓你覺得有范兒。尾燈的設計和之前的賓士G級沒什麼區別,下面的拖車鉤則表明了它的立場:公路不是我的主場,越困難越艱苦的路,才我G500該去的地方。

終於迎來國產的你——謳歌TLX-L

有些人可能會問,謳歌TLX-L美?你在逗我嗎?那個寒磣到家的前臉就夠了,談何最美?如果您這麼說的話,相信您一定是沒有看到過TLX-L的實車。想當初CDX在上市的時候,就因為那鑽石一般的“醜陋”前臉被無數人批評,其中也包括我,但是當我看到實車之後,發現這車並不是難看,是因為不上相,其實實車的外觀相當出眾,而這款TLX-L也是如此。

前臉採用了謳歌家族式的鑽石前臉,中間還配有繁星的設計項目,再加上碩大的謳歌Logo,我想說如果您考慮中級車的話,去看看謳歌吧,實車不會讓您失望的。

頭燈採用了全LED的設計,其內部的5個獨立LED發光體更是讓謳歌TLX-L有著相當不錯的科技感。不過對於同為消費者的我來說,我還是希望謳歌和本田劃清界限,動力總成可以共用,但是在外觀上,謳歌一定要有自己的特點。

車身側面來看,TLX-L和思鉑睿走了不同的路線,前者的設計要更加稱身。雙腰線的設計讓其車側看起來更加修長,整體來說,穩重又不失時尚的氣息。

車尾的設計和TLX基本相同,後備箱上小鴨尾的造型相信提供不了多少行車時的下壓力,但是對於外觀上的營造來講,的的確確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尾燈的造型和頭燈有些相似,其內部的LED光源非常耀眼,也許應了王菲的那首歌:“只是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下方的保險杠採用了黑色的鋼琴漆設計,兩側還搭配了四邊形雙邊雙出的排氣裝飾。

謳歌TLX-L的外觀整體很漂亮,但是這個輪圈的造型確實讓人難以接受,明顯和整車的氣質不太相符。多輻的輪圈有些過於老氣了,希望未來上市之後,廣汽謳歌會提供給消費者更多的輪圈樣式。輪胎採用了普利司通的泰然者系列,如果能換成搏天族系列的話,那麼操控性能必定上升一個檔次。

誰說豪華和運動不能兼顧——歐陸Continental GT

歐陸Continental GT在今年法蘭克福車展上首發,如今賓利馬不停蹄的把這款全新產品帶到了中國,看來中國這個市場,潛力還是非常大的。

優雅的造型設計與奢華從來不分家,全新歐陸GT不僅具有優雅的風格,還運動了更為明朗的線條,使車身更具雕塑感,這樣的設計靈感多來自於賓利EXP 10 Speed 6概念車。

全新歐陸GT的側面顯得更為修長也更為低矮,這是因為前輪位置向前移動了135mm,加長了發動機罩,看上去車頭更加貼合地面。

中網的面積尺寸加大,相比老款看起來更有氣勢,而低矮與寬闊是它給我們帶來主要的視覺感受。

造型經典的四圓頭燈繼續沿用下來,燈組內部採用LED矩陣技術,切割與裝飾盡顯奢華,猶如鑽石版閃耀。全新歐陸Continental GT還支援選裝迎賓感應系統。

歐陸主要的特徵設計線條在這款車上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賓利著名的“動力線”,從前大燈位置一直延伸到車尾部分。

22英寸的輪圈十分耀眼,豪華感不由自主的“溢”出來,輪胎規格為前275/35 R22,後315/30 R22,品牌來自於倍耐力的P ZERO系列。

車輛的尾部沒有偏重厚重感的營造,而是更加運動化,可調節的尾翼簡直是B格滿滿。橢圓形的尾燈向經典致敬,排氣的造型和尾燈遙相呼應,車尾四個橢圓形的設計,對稱且和諧。

總結

生活中有哪些車型讓大家“大呼驚豔”“一見鍾情”的,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告訴小編哦,讓小編也一起開開眼~

新車延續了概念車的設計風格,車身線條運用的比較複雜,但是並不淩亂。雙橫幅的進氣格柵與兩側頭燈相連,拉伸了車頭的整體的視覺效果,讓人看起來有點“寬體SUV”的意思。

車身側面的造型看起來與賓士GLA多少有幾分相似,線條流暢,視覺重心比較靠後,很好的營造出了逍遙的運動感。五角星樣式的雙色輪圈和噴紅的刹車卡鉗則更是貫徹了年輕、時尚的設計理念。

車尾的整體造型飽滿,層次感很強,後保險杠下方的兩個種出的偽裝排氣裝飾讓人眼前一輛,不過仔細來看的話,陸風逍遙的尾部和賓士GLA依舊有著高度的相似,看樣子自主原創這條路對於陸風來說,任重而道遠啊。

榮威全新概念電動SUV——光之翼

現如今在節能減排的“大潮”中,混動化、電動化是每個車企都在盡力做的一件事。其中,榮威在此次車展推出了一款極具未來感的電動SUV——光之翼,讓人們仿佛穿越到了20年之後的“第35屆”廣州車展。

這台概念車不看車標就知道是一台根正苗紅的榮威,因為新的飛翼式前臉識別度確實太高了,現在榮威家族中幾乎所有的車型都採用了這一設計,此次概念車光之翼也不例外。

這台車已經非常接近了量產版本,據悉,光之翼會在2018年正式上市。前臉外觀方面,全鍍鉻的大嘴進氣格柵非常搶眼,而且在夜晚還有可以發亮的光點,細節上處理的極其到位。

光之翼配備的箭翎式極光大燈非常富有科技感,內部的結構也是頗具看點,其主軸上橫向的“Y”字型金屬件更是亮點十足,在點亮時還會以流水型的效果來展示。前兩底部的“雙L型”霧燈、車身側面輪圈的條幅、門檻處的踏板和車尾均配有光源效果,進一步體現“光之翼”概念車的特點。

側面造型主要突顯出了動感的風格,很多曲面的腰線設計很有義大利跑車的韻味,翼子板處的通風孔和溜背式的造型讓整車充滿了十足的運動感。後視鏡採用了全息顯示攝像頭,不但風阻更小,樣式也更符合光之翼的定位,不過該車2018年即將量產,而這個裝備也極有可能只是概念階段而已。

巨大的輪圈不但造型優雅漂亮,還能在夜晚發出亮光,當然這個功能也僅僅停留在概念車上,未來量產版是不會有的。

車尾的造型相比ERX5更加扁平化,車頂的尾翼下方與後風擋玻璃之間採用了貫通式的設計,而尾燈中間也使用了一根貫穿式的鍍鉻裝飾條來進行勾勒。尾燈的造型非常具有辨識度,整體擁有極強的立體感和層次感。值得一提的是,尾燈組內部的轉向燈同樣是以“流水”的方式進行點亮的。

後保險杠的層次非常豐富,使用雙L型的後霧燈設計與前臉遙相呼應,而金屬件區域的造型也是頗具個性化,突出了強烈的運動感,視覺效果看起來顯得相當精緻。

不畏懼對手的挑釁——起亞Stinger

起亞斯汀格的英文名(Stinger)的意思是”螫針“,單從這個車名就能看出它不是個溫馴的角色。這款全新車型脫胎於2014年發佈的起亞GT4 Stinger概念車,不過從當年非常驚豔的雙門造型妥協為使用場景更為豐富的四門車型,但是高端掀背轎跑的產品定位得到了完美地體現,從外到內無不散發著濃郁的荷爾蒙氣息。

起亞Stinger由起亞首席設計師彼得·希瑞爾和起亞歐洲首席設計總監Gregory Guillaume聯手打造,歷時六年設計完成。Stinger的外觀造型完美切合其高端轎車的產品定位,雖然車身長度超過4800mm,但是毫無油膩中年大叔的影子,從每個角度看上去都是肌肉感十足的運動健將。

中網部分自然還是起亞家族式的虎嘯式格柵,不過採用了繁星樣式的鍍鉻裝飾,並且格柵整體更加扁平,配合前保險杠兩側的獠牙通風口,整個車頭的視覺效果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前大燈值得我給它一個特寫,不規則的造型和內部看似隨意的組合式日間行車燈都在詮釋著“自由”的含義,LED光源自然不會缺席,大小兩個燈碗都配備有透鏡。

前保險杠兩側的通風口不僅僅是裝飾,也具有給輪胎散熱的功能,類似的設計在很多性能車上都能見到。黑色鋼琴烤漆和鍍鉻裝飾條的組合設計非常精緻和細膩。

發動機艙蓋上的散熱孔就是單純的裝飾件了,同樣由黑色飾條和銀色鍍鉻飾條組成,並且靠近駕駛艙的一段還做成了蜂窩狀,但是掀起發動機艙蓋只會看到一塊厚實的隔音棉。

Stinger的車身長度達到4831mm,是標準的中級車身材,寬度1869mm,軸距達到了2906mm,超越了起亞K5和凱尊,從中也能一窺其產品定位。

與德系車偏愛的“銀耳”和“碳纖維耳”不同,韓系車用溫文爾雅的深灰色來詮釋對於性能的獨到見解。後視鏡下方可以看到廣角攝像頭,讓人對其配置水準充滿好奇心。

其實這些純裝飾件無可厚非,只要樣式和做工過硬就可以了,這也省去了那些“要樣兒”的消費者後期再改裝的麻煩。前翼子板和車門連接處閃亮的“鯊魚腮”非常富有質感。

紅色的刹車卡鉗和枝杈式的輪圈在外觀上做足了文章,大尺寸的刹車盤和45扁平比的馬牌輪胎可以讓您自由放心的狂奔在每一處公路上。

點亮尾燈之後的車尾有種瑪莎拉蒂的即視感,不得不說整體感受比車頭還令人激動,當然這主要是由於鑲嵌在擴散器兩側的雙邊四處鍍鉻尾排起到的積極作用。雖然我們面前僅有菱形的示寬燈圈點亮,但仔細看車尾內部可以發現實際上兩側尾燈燈組是連在一起的,兩側透明的部分應該是倒車燈和轉向燈,點亮效果值得期待。

換個角度來看看保險杠呷哺的擴散器和尾排,其實還是挺低調的,不過這也僅僅是和那些跑車相比。想到這輛車的發動機艙裡只是一部四缸機,再回過頭來看這雙邊四出的排氣確實有些“裝飾”的成分了。

不給對手留活路?——大眾T-ROCSTAR

T-ROCSTAR是大眾品牌旗下的首款小型SUV概念,與此前在歐洲發佈的T-ROC概念車有所不同,此次車展上亮相的車型會更接近於量產版。新車基於MQB平臺所打造,未來會和途觀L形成“組合拳”來進一步衝擊SUV市場。

設計初衷是為了展現更多年輕化的元素,在T-ROCSTAR概念車上確實得到了完美的詮釋,肌肉的輪廓感與筆直的線條勾勒出了一副動感的車身姿態。

前臉設計延續了大眾家族的風格,簡單明瞭且辨識度極高。前進氣格柵和前保險杠加入了大量的鍍鉻裝飾,車頭的整體感覺十分厚重。

細節上能夠看出日間行車燈融入在了網狀的前保險杠內,整體造型十分的時尚運動。雖然大眾風格已經讓大家所熟知,但是這種老友通吃的設計就是俘獲了不少消費者的心。

車側方面,C柱與車頂形成了一個非常優雅的缺陷,甚至讓人感覺有點Targa的意思,厚重的車身,以及前後輪拱上的黑色套件,讓T-ROCSTAR看起來有著十足的野性。

亮面與烤漆材質的輪圈非常運動,19英寸的規格尺寸也足夠給力,希望未來量產版上不會被和諧掉。

緊湊/硬朗是T-ROCSTAR的最大特點,許多SUV看起來像兩廂車型的加高版,而T-ROCSTAR你絲毫找不到和POLO的關係,這也側面說明了設計師在設計上的用心。尾燈採用了3D式LED光源,熏黑式的造型使用的也是恰到好處,在夜晚點亮時效果出色,識別度非常不錯。

T-ROCSTAR採用了雙邊雙出的排氣裝飾,雖然實際的尾排並非如此,但是樣子做到確實到位,符合年輕消費者的審美。而下方風刀的設計則進一步突出了T-ROCSTAR的時尚特點。

你終於來了!——奧迪Q8

奧迪Q8這款車可以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各種官圖概念圖讓人們真是恨透了奧迪,不過此次Q8終於來了,也算是讓大家沒白等一場。

奧迪Q8概念車外觀採用奧迪家族全新的造型元素,前臉多邊形一體式進氣格柵設計手法更加激進,內部結構為蜂窩狀。兩側LED頭燈組與進氣格柵周圍黑色邊框融相連接,呈現出時下流行的“開眼角”式風格,且所有照明功能均為動態顯示。

Q8的車身側面融入了更轎跑車型的味道,相比其Q7的方方正正,Q8則更突出年輕、時尚的定位。碳纖維的“耳朵”看起來運動十足,頗為奧迪RS系列的味道。多條輻的兩面輪圈以及大尺寸的打孔刹車盤不由得讓人懷疑這是不是一輛“正經”的奧迪Q8。

要說汽車圈裡玩燈,奧迪說第二,沒人敢排第一。全新的LED尾燈設計一直貫穿了車頭兩側,配合上下方的黑色裝飾條,整體風格向年輕又進了一步。後保險杠採用了黑色網狀設計,兩邊的大口徑排氣裝飾不由得讓我再次懷疑,這是Q8,還是RS Q8?

奧迪和賓士要炸了——全新寶馬M5

在中大型豪華性能轎車市場,RS6和AMG E63的輪番較量有著十足的看點,但是似乎在這個領域你們忘記了一位,它就是寶馬M5。由於上市多年都未改款,以及另外兩個競爭對手的強勢出擊,導致M5已經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不過這次廣州車展上,寶馬可不太想放棄這個宣傳全新寶馬M5的大好機會。

寶馬M5的前臉仍舊採用了大尺寸的雙腎式進氣格柵,方面附有M5的專屬標識,整體看起來依然霸氣十足。保險杠下方全部為蜂窩狀的設計,力量感十足。

開眼角式造型和天使眼的頭燈已經成為了寶馬的標誌性設計風格,全LED的燈組時尚而又不是失實用性。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玩燈似乎已經不是奧迪的專利。

如果說側面腰線放在寶馬5系會有點稚嫩的話,那麼擱在M5上可以說是剛剛好。後視鏡採用了M-Power特有的造型,以凸顯其不一樣的身份。

車頂採用了碳纖維材質,相比其他材質有著更輕的重量,這對於車輛加速來說有著一定的説明。而且黑色的碳纖維車頂也免去了車主後期貼膜的麻煩。

車尾的尾燈燈組和寶馬5系基本保持一致,在夜晚點亮時的識別度非常高。後備箱上的小鴨尾對於整車的空氣動力學有著積極的作用。

前275/35 R20,後285/35 R20的米其林PS4輪胎在盡力抑制這台4.4T的野獸,而多輻的雙色輪圈和藍色M專屬的刹車卡鉗則把寶馬M5的外觀和性能推向極致。

白天晚上都能硬——賓士G500 Designo Manufaktur Edition

有些人在這裡可能會問,你確定G500美?沒錯,它的美是野性之美,在這個汽車同質化嚴重的今天,恐怕只有賓士G和牧馬人才能讓你釋放本性,回歸自我了吧。

賓士G500 Designo Manufaktur Edition其實光擺在這裡,就已經說明了一切,紅色的車身整體顏色,外加黑色的點綴,讓人看來實在太野性,太有味道了。高大的車身,坐進去就會讓你傲視群雄,圓形的頭燈一直傳承了下來,在粗獷不羈的同時也有了一絲萌萌噠的感覺。

用硬漢來形容賓士G500 Designo Manufaktur Edition一點都不為過吧?黑色五輻輪圈,加上拋邊的設計以及巨大的輪拱,看起來簡直讓人欲罷不能,銀色的踏板和讓人躍躍欲試的離地間距,從你準備邁進它的那一刻起,就讓你知道它和普通的“娘炮”城市型SUV有著絕對的不同。黑色的G500略顯低調,白色的略顯“女性化”了一些,反而這個紅黑撞色的設計,我倒覺得是對賓士G的最好詮釋。

“大書包”的是賓士G的標誌性設計,側開門的造型也讓你覺得有范兒。尾燈的設計和之前的賓士G級沒什麼區別,下面的拖車鉤則表明了它的立場:公路不是我的主場,越困難越艱苦的路,才我G500該去的地方。

終於迎來國產的你——謳歌TLX-L

有些人可能會問,謳歌TLX-L美?你在逗我嗎?那個寒磣到家的前臉就夠了,談何最美?如果您這麼說的話,相信您一定是沒有看到過TLX-L的實車。想當初CDX在上市的時候,就因為那鑽石一般的“醜陋”前臉被無數人批評,其中也包括我,但是當我看到實車之後,發現這車並不是難看,是因為不上相,其實實車的外觀相當出眾,而這款TLX-L也是如此。

前臉採用了謳歌家族式的鑽石前臉,中間還配有繁星的設計項目,再加上碩大的謳歌Logo,我想說如果您考慮中級車的話,去看看謳歌吧,實車不會讓您失望的。

頭燈採用了全LED的設計,其內部的5個獨立LED發光體更是讓謳歌TLX-L有著相當不錯的科技感。不過對於同為消費者的我來說,我還是希望謳歌和本田劃清界限,動力總成可以共用,但是在外觀上,謳歌一定要有自己的特點。

車身側面來看,TLX-L和思鉑睿走了不同的路線,前者的設計要更加稱身。雙腰線的設計讓其車側看起來更加修長,整體來說,穩重又不失時尚的氣息。

車尾的設計和TLX基本相同,後備箱上小鴨尾的造型相信提供不了多少行車時的下壓力,但是對於外觀上的營造來講,的的確確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尾燈的造型和頭燈有些相似,其內部的LED光源非常耀眼,也許應了王菲的那首歌:“只是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下方的保險杠採用了黑色的鋼琴漆設計,兩側還搭配了四邊形雙邊雙出的排氣裝飾。

謳歌TLX-L的外觀整體很漂亮,但是這個輪圈的造型確實讓人難以接受,明顯和整車的氣質不太相符。多輻的輪圈有些過於老氣了,希望未來上市之後,廣汽謳歌會提供給消費者更多的輪圈樣式。輪胎採用了普利司通的泰然者系列,如果能換成搏天族系列的話,那麼操控性能必定上升一個檔次。

誰說豪華和運動不能兼顧——歐陸Continental GT

歐陸Continental GT在今年法蘭克福車展上首發,如今賓利馬不停蹄的把這款全新產品帶到了中國,看來中國這個市場,潛力還是非常大的。

優雅的造型設計與奢華從來不分家,全新歐陸GT不僅具有優雅的風格,還運動了更為明朗的線條,使車身更具雕塑感,這樣的設計靈感多來自於賓利EXP 10 Speed 6概念車。

全新歐陸GT的側面顯得更為修長也更為低矮,這是因為前輪位置向前移動了135mm,加長了發動機罩,看上去車頭更加貼合地面。

中網的面積尺寸加大,相比老款看起來更有氣勢,而低矮與寬闊是它給我們帶來主要的視覺感受。

造型經典的四圓頭燈繼續沿用下來,燈組內部採用LED矩陣技術,切割與裝飾盡顯奢華,猶如鑽石版閃耀。全新歐陸Continental GT還支援選裝迎賓感應系統。

歐陸主要的特徵設計線條在這款車上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賓利著名的“動力線”,從前大燈位置一直延伸到車尾部分。

22英寸的輪圈十分耀眼,豪華感不由自主的“溢”出來,輪胎規格為前275/35 R22,後315/30 R22,品牌來自於倍耐力的P ZERO系列。

車輛的尾部沒有偏重厚重感的營造,而是更加運動化,可調節的尾翼簡直是B格滿滿。橢圓形的尾燈向經典致敬,排氣的造型和尾燈遙相呼應,車尾四個橢圓形的設計,對稱且和諧。

總結

生活中有哪些車型讓大家“大呼驚豔”“一見鍾情”的,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告訴小編哦,讓小編也一起開開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