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未解之謎」是誰導演了孫策的死亡,又一個狗血故事

提到孫策, 很多人都惋惜他的英年早逝, 一千年的歷史, 英雄已隨風而去, 然而孫策之死, 一直是熱點, 看似簡單的刺殺案的背後, 是另一個謎?是誰在策劃孫策的死亡場景?

翻開史書, 為了權力, 兄弟自相殘殺的例子不在少數,明著來的有"玄武門之變", 暗地裡的更是數不勝數。 因此, 孫策可能是被他的兄弟暗殺, 在權力面前, 血從來不會濃于水。

這樣的猜測並不是空穴來風, 分析孫策和孫權兩兄弟, 這一猜測的真實性很大。

孫策和孫權兩兄弟的性格是相反的, 英氣傑濟, 猛銳冠世, 覽奇取異, 志陵中夏——這是陳壽在《三國志·吳書·孫策傳》中對孫策的評價。 這不由讓人想起西楚霸王項羽, 勇武過人, 但是鋒芒太過, 所以孫策也有"小霸王"之稱。 而孫權更像是勾踐, 耐受性好, 看似不起眼, 但是不鳴則已, 一鳴驚人。

性格決定命運, 孫策是一個很好的軍事家, 他善於征服領土;孫權則是一個政治家,

他的軍事不如哥哥, 但卻有孫策沒有的政治智慧。

一般說來, 這樣一對兄弟, 一個打天下, 一個治天下, 應該互相扶持。 孫權為什麼要刺殺孫策呢?這是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

孫堅死的時候, 壯志未酬, 孫策以弱冠之年接手重任,

他的一生, 平定江東, 佔據江東六郡, 為孫吳政權打下堅強基礎。

孫策這個人, 打仗很厲害, 他有一個特點, 無論大小戰役, 他都要親自衝鋒陷陣, 而且他還要拉著手下的將領一起衝鋒陷陣, 跟人拼命, 好多次都身陷險境。

那這不是很坑, 身為主帥你要做的是運籌帷幄坐鎮中軍, 給將士們以信心, 怎麼能次次都不分場合, 輕易的就沖出去呢, 而且還是帶著大將們一起沖, 萬一出了點意外, 那我們將士們打著還有什麼意義。

雖說士兵的最大光榮是戰死沙場, 但是沒有人願意被主帥輕易斷送性命, 天長日久下, 大將們就對他漸生隔閡。 相比于孫策的漸失人心, 諸將離心, 孫權卻在這時不知不覺中深得人心。

綜合下來, 孫權無論在政治智慧還是人心都佔優勢, 這種情況下, 身為一個有志向的男人, 怎麼會甘於人下。 更何況孫策樹敵不少, 以孫權的心機, 安排一下暗殺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得人心者, 可得天下, 歷史沒有對錯, 孫策可能就錯在他兄長的身份上, 如果孫權作為兄長能獨攬大權,

歷史也許會改寫, 一個善謀, 一個善戰, 孫吳一統天下也不無可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