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歷史上最霸氣的五句話!“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僅排第二

漢朝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中壽命最長的, 其鼎盛時期與當時強大的古羅馬帝國實力不相上下。 漢朝不僅有著強大的軍事實力, 重用衛青和霍去病多次征討匈奴, 經常把以作戰十分兇猛為名的匈奴打得找不到北。 而且漢朝當時的版圖也非常遼闊, 可以說當時漢朝奠定了今天中國版圖的基礎範圍。 當時大漢人民有著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流傳著許多名言, 下面給大家詳細介紹漢朝時期最偉大的五句名言。
第五句和第四句:大丈夫生當如此!彼可取而代之!由於這兩句話有著十分緊密的關聯, 我們把它放在一起討論。 當時秦始皇在一統六國後, 為了展現秦朝的國威, 使百姓不敢生反叛之心, 於是巡遊天下。 這一幕恰好被年輕的劉邦和項羽看到, 面對千古一帝, 他們都說出了自己心中感想。 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之!而劉邦卻說:大丈夫生當如此!這兩句話也反映著他們以後的命運和結局,
項羽雖然滅掉了殘暴的秦王朝, 成功入主咸陽, 但是隨後火燒阿房宮, 搞得民不聊生, 甚至比秦始皇更加殘暴。 而最終的結局只能是劉邦戰勝項羽, 開創了大漢王朝, 而這兩句名言也流傳至今。
​第三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這句話恐怕人們也不會感到陌生,
但是你們知道這是出自誰之口嗎?這是出自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起義軍的首領陳勝之口, 陳勝年輕時因為家庭貧困和別人一起為財主耕地。 有一天陳勝在田耕間休息時, 想到自己卑微的身份和處境, 不由得感歎道:如果有一天我們當中有誰發家致富了, 可別忘了其他兄弟們啊。 其他雇工們則笑著說:你天生就是個農民的命, 一輩子只能耕田, 何談富貴?陳勝聽後長歎一聲:燕雀怎麼知道鴻鵠的志向呢!事實證明, 陳勝確實非等閒之輩, 後來與吳廣成為了第一個反秦之人, 還提出了“王后將相甯有種乎”的口號。 雖然最終失敗, 但是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
意義非常重大, 而這句話至今還被人們稱道。
第二句:明犯強漢者, 雖遠必誅!相信大家就算不瞭解漢史, 也聽過“犯我中華者, 雖遠必誅”這句話。 實際上原文出自漢元帝時期名將陳湯之口:明犯強漢者, 雖遠必誅。 當時陳湯在北方與匈奴作戰, 在戰勝匈奴後寫了一份奏章給漢元帝,
其中就寫了這句流傳千年的話, 意思是如果有誰膽敢侵犯大漢的王土, 即使再遠, 漢朝軍隊一定會無情的踏平敵人。 這句話也確切的反映了當時漢朝百姓的民族凝聚力, 至今提起這句話都讓人感覺無比自豪。
第一句:凡日月所照, 江河所至,皆為漢土!這句話是所有漢朝時期名言中最霸氣的,意思是日月照得到的地方,江河所流淌的地方,都是我大漢的國土。這是東漢時期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班彪在給漢光武帝劉秀的奏章之中的一句話。班彪也是一個十分厲害的人物,是《漢書》作者班固的父親,西漢末年天下大亂,班彪追隨大將軍竇融“畫策事漢”,在竇融的舉薦下,漢光武帝徵召他並任命他為徐縣令。後雖因病辭官,但在家專心著書,他的一生也為光武帝的漢室中興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江河所至,皆為漢土!這句話是所有漢朝時期名言中最霸氣的,意思是日月照得到的地方,江河所流淌的地方,都是我大漢的國土。這是東漢時期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班彪在給漢光武帝劉秀的奏章之中的一句話。班彪也是一個十分厲害的人物,是《漢書》作者班固的父親,西漢末年天下大亂,班彪追隨大將軍竇融“畫策事漢”,在竇融的舉薦下,漢光武帝徵召他並任命他為徐縣令。後雖因病辭官,但在家專心著書,他的一生也為光武帝的漢室中興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