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武則天害怕死後身敗名裂,臨死前做三件事,件件令人細思極恐!

在中國幾千年男權當道的封建社會裡, 武則天以一女子之身, 奪取神器, 君臨天下, 已是十分不易。 武則天雖然靠著苛法酷吏來維持著自己的統治, 但朝堂民間懷念李唐者甚眾, 許多大臣都希望看到李姓後人復辟唐朝江山。

隨著武則天年老色衰, 對權力的把控能力也越來越弱。 隨著死亡的臨近, 她不得不及早為自己安排後路。 因此武則天在臨死前, 做了這樣三個決定。

第一, 冊立自己的兒子李顯為太子, 還政給李唐。 關於選擇接班人的問題, 武則天曾經有過思考。 如果是立兒子李顯為太子, 那自己一生的心血武周政權將付諸東流。 如果是立侄子武三思為太子, 又怕引起朝堂動亂。

武則天在這一問題上猶豫不決, 最終是狄仁傑一言驚醒夢中人:“從來只聽說兒子祭祀母親, 沒聽說過侄子祭祀姑母的。 ”武則天一聽有理, 萬一立了武三思為繼承人,

自己死後豈不是飯都吃不飽?於是武則天從此斷了傳位給武三思的念頭。

第二, 去帝號, 稱則天大聖皇后, 與李治合葬。 這一點的考慮也和前面類似。 如果武則天死後仍然稱帝, 那她只是大周的皇帝, 而不是大唐的皇帝。 李家的皇室宗親不會樂意去祭祀這樣一位名不正言不順的人。

因此, 武則天願意自去帝位, 以李家媳婦的身份葬入皇陵。 而合葬的人選, 也選擇了她曾經最深愛的唐高宗李治。

第三, 為自己打擊過的政敵平反。 武則天遺詔中稱:“其王、蕭二族及褚遂良、韓瑗等子孫親屬當時緣累者,

鹹令複業。 ”武則天當權後, 王皇后、蕭淑妃、諸遂良等曾經與她作對的人及其親屬都被武則天無情報復, 落得悲慘下場。 武則天自知, 自己當年手段太過殘酷, 等自己死後, 自會有人給這些無辜的人平反。 與其被後人打臉, 不如自己現給他們平反, 死後還能留下好名聲。

果然, 武則天做完這三件看似否定自己一生功績的事情後, 一舉解決了自己與李氏宗親、朝廷大臣之間的矛盾, 還在民間留下了美名, 沒有人去追究她在追逐權力過程中犯下的重重罪孽。 可見武則天之胸襟才華, 確非尋常女子所能企及。

———————————————————

“搞哥讀史”(ggdushi)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