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秦始皇:朕都這麼努力了,大秦國還是完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 金城千里的大秦王朝, 是被陳勝和吳廣推翻的。 儘管陳勝、吳廣的起義軍很快被章邯的政府軍鎮壓, 他們的"張楚國"也只存在了六個月, 但, 沒有前面的陳勝、吳廣, 就沒有後面的項羽、劉邦, 也就沒有大秦帝國的二世而亡。

雄才大略的秦始皇, 難道當真認為他的王朝是"子孫帝王萬世之業"?對於帝國可能面臨的挑戰和危機, 他難道事先一點警覺都沒有?

有的。 一統天下之後, 秦始皇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 相反, 他對自己的革命成果能否鞏固, 可謂費盡心機, 為此, 秦始皇做了好幾件事情。

最重要的一件事, 當然是廢封建, 設郡縣。 秦始皇認為諸侯的存在, 本身就是"不安定因素"。 秦始皇說, 天下征戰不已, 就因為有諸侯。 有諸侯, 天下就成了江湖。 大家都爭當老大, 還有不大打出手的?結論是:實行郡縣制, 帝國才能長治久安。

歷史證明, 秦始皇是對的。 事實上, 大秦帝國剛剛滅亡, 封建制度就在項羽手中復辟。 此公稱霸天下後, 一口氣封了十八個諸侯王。 結果怎麼樣呢?重開戰端的憂慮不幸被秦始皇言中。 而且最後滅了項羽的, 正是被他封在漢中的劉邦。

劉邦稱帝之後, 實行郡縣與封國並行的"郡國制"。

其結果, 不是異姓王造反, 就是同姓王叛亂。 朝廷不得不殫精竭慮, 軟硬兼施, 直到漢武帝元封五年才算擺平。

確立了郡縣制以後, 秦始皇又連出數招。

第一招是"修馳道", 也就是修建以咸陽為中心的全國"高速公路網"。 第二是"去險阻", 也就是拆毀六國在險要之處修建的長城巨塹和城郭要塞。

第三是"決川防", 也就是決通六國所築阻塞水道的堤防, 疏浚鴻溝, 開鑿靈渠。 第四是"銷兵器", 也就是沒收全國各地民間的武器, 集中運到咸陽, 鑄成大鐘和銅人。 第五是"大移民", 也就是將天下豪富遷徙到咸陽。

靈渠

現在, 要塞毀掉了, 武器沒收了, 富豪變成了窮光蛋, 他們還造什麼反, 複什麼辟?何況就算變生不測, 有了馳道, 通了水路, 皇帝隨時都能調兵遣將, 不怕他們翻了天。

即便如此, 秦始皇仍不敢掉以輕心。 李斯認為, 政令不行, 議論紛紛, 全因為思想不統一, 學術太自由, 民間思想的影響大於官方號令。 因此, 唯有禁絕私學, 才能正本清源, 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秦始皇認同李斯的意見。

於是,焚書坑儒,焚書坑儒是中華史上一大要案,秦始皇和李斯也因此被永遠地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其實焚書和坑儒是兩回事,秦始皇殺的也不是什麼儒反倒無妨說是一群江湖騙子。但稱之為暴戾總是不過分的。

現在,青銅的、物質的武器被沒收了,文字的、思想的武器也被沒收了。槍桿子和筆桿子,都捏在了秦始皇和李斯他們手裡。那麼,他們的帝國安全了嗎?

不,滅亡得更快。暴政之下忍無可忍的人民,在走投無路之時揭竿而起,大秦帝國便萬劫不復

於是,焚書坑儒,焚書坑儒是中華史上一大要案,秦始皇和李斯也因此被永遠地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其實焚書和坑儒是兩回事,秦始皇殺的也不是什麼儒反倒無妨說是一群江湖騙子。但稱之為暴戾總是不過分的。

現在,青銅的、物質的武器被沒收了,文字的、思想的武器也被沒收了。槍桿子和筆桿子,都捏在了秦始皇和李斯他們手裡。那麼,他們的帝國安全了嗎?

不,滅亡得更快。暴政之下忍無可忍的人民,在走投無路之時揭竿而起,大秦帝國便萬劫不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