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我有病》幽默又令人深思的相聲,我整理成文字,願對您有所啟示

書摘正文:

唯名山能留仙住, 是真傳只說家常。

紅塵萬丈, 光怪陸離, 一本歪經, 獻給所有花錢買書的人!

——方清平

自序:我有病

小時候寫作文,

頭一句總愛說“光陰似箭, 日月如梭”。 其實那時候總是抱怨日子過得太慢, 望眼欲穿總也到不了春節。

我今年虛度四十五歲, 不是謙虛, 真是虛度。 現在終於感受到光陰真的似箭, 日月真的如梭。 回首往昔, 感慨頗多!

而立之年, 我寫劇本掙了幾萬塊錢。 朋友前呼後擁, 每天吃晚飯至少一桌, 都是我請客!後來買了輛兩廂夏利, 還雇了個司機, 在我心目中那車相當於現在的頂級路虎。 那時候我很快樂。 但是如果我是個節儉的人, 把那幾萬塊留到現在花, 還能買著當年的快樂嗎?

現在我一次掙幾十萬也沒那麼快樂, 一套別墅上千萬, 這剛哪兒到哪兒呀?

以前天天擠公交的時候, 最大的享受就是上車有個座兒, 一直睡到下車。

現在出門兒坐著商務車, 車上幾個座兒, 想坐哪個坐哪個, 享受嗎?還沒當年擠公交搶個座位快活呢。

人的欲望跟時間的腳步一樣, 永不停歇。 現在我腦子裡想的是, 什麼時候能買輛房車, 想方便就方便, 省得憋著傷腎。

興許有一天我真買了房車, 隨時在車上撒尿, 那時候我肯定還不滿足, 腦子裡指不定又胡琢磨什麼呢!

以我的經驗, 您有了錢別亂花, 也別不花, 要快快樂樂地花。 甭管買什麼, 只要您喜歡——當然了, 手槍跟冰毒除外。

我仿佛有點兒頓悟了。

“人生如夢”這話太準確了。 回憶起過去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仿佛是另一個自己經歷過似的, 都變成了過眼雲煙, 隨著時間的消失蒸發了, 沒在生命裡留下一點兒痕跡。 真正留下的就是自己的身體, 沒病你就舒心, 有病你就難受。

我現在終於可以拍拍老腔兒奉勸一下年輕人, 如果你正經歷著幸福或者煎熬, 榮譽或者羞辱, 都別當回事兒。 那就是個夢, 早晚有醒的時候。 你只要把這一覺睡舒服就行了, 保養好身體, 等夢醒了的時候,

還能出去活動活動。

我還悟明白四個字——“人生如戲”, 這話在追悼會上體驗得最深刻。 以前參加追悼會, 是刻骨銘心地難受, 痛哭失聲。 現在呢, 感覺跟演了一場戲差不多, 恍恍惚惚就過去了, 和演戲唯一的區別就是沒地方領勞務費。

現在演起電視劇來倒跟真的似的。 去年演楊亞洲導演的《生活有點兒甜》, 在戲裡我母親去世, 演完戲回家我難受了好幾天, 這就叫“戲如人生”。

假作真時真亦假, 無為有處有還無。 是人生還是演戲, 從人的內心感受來講沒什麼區別, 都是一次經歷而已。

我十幾歲時的理想是, 跟馬三立先生似的, 每場演出都那麼火爆, 一出場滿堂掌聲, 我沖觀眾頻頻作揖。

二十歲時, 我的目標是, 掙好多好多錢, 天天吃鹵煮火燒, 隔一天來一頓爆肚, 一個星期一次涮肉, 一個月去一回全聚德。

三十多歲我希望的是, 出去跟哥們兒喝酒的時候, 有個漂漂亮亮的女星跟著我。 我輕描淡寫地向哥們兒介紹:“這是我馬子。 ”馬子羞澀地沖我一笑, “討厭!”

現在四十多歲了, 我的人生目標就是, 身體健康,多活幾年。

怎麼突然不著邊際地發了這麼多感慨呢?因為我有病。

活四十五年了,身體從來沒這麼不舒服過。上醫院看看吧,醫生給我開了一摞檢查單,我把所有的專案全檢查完,已經是十幾天之後的事兒了。

這十幾天我把醫院複雜的地形全摸清楚了,估計當個醫導都沒問題。

我把化驗單交給醫生——他是我的哥們兒,看了我的化驗單,他跟我說:“方哥,你太不注意啦!你知道你現在什麼情況嗎?七八十歲的老年病的指標,都該進ICU啦!”

其實我知道自己的情況很糟,但是我沒想到糟糕到這種程度,化驗室的哥們兒還說,我的情況真的離死不遠了。

我托朋友安排了個單間,高幹的待遇,一天交一百多塊錢,比如家還便宜。

我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怎麼也睡不著。突然感覺病房有點兒像寺廟,讓我可以把塵世的欲望和煩惱都拋在腦後。眼前一片雪白,腦子裡也一片空白。

外面傳來淒慘的哭聲,我突然冒出個念頭,感覺死的人是我,哭的人是妻子……後來哭聲變成了罵聲,再後來我知道了——原來是個病人喝多了,在撒酒瘋。

隔壁一個怪老頭兒又在罵人了。估計給他輸液的不是年輕護士,而是上了歲數的護士長。怪老頭兒已經病危了,連兒女都不認識了,但是他能分出年輕護士和老護士。年輕護士給他輸液,他就笑;老護士給他輸液,他就駡街。

這不值得大驚小怪。每個人都好色,只不過有人隱藏得深,有人暴露得明顯。怪老頭兒以前可能過於壓抑,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終於爆發了。

護士長又在數落對門病房的那個護工。女護工是農村中年女性,照顧一個單身老頭兒。倆人私定了終身,女護工到了晚上總是跑到病床上睡,讓老頭兒睡她的折疊椅。

白天老頭兒的兒女還把女護工罵了一頓,說她想霸佔老頭那兩室一廳,沒門兒。

醫院是個神奇的地方,外面很亂,我的心卻出奇的寧靜。以前腦子裡想的是前途、事業、金錢,現在腦子裡考慮的是健康、活著、死亡。出大名、出作品、掙大錢、買別墅、上欄目……這些事情徹底拋在腦後了,跟我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因為我的時間不多了。

我假想著妻子聽到醫生說“我已經盡力了”之後,痛哭失聲的情景。

我假想著親友們聽到噩耗,驚訝的表情。

我假想著自己的追悼會——

追悼會一定要在八寶山舉辦,老字型大小講信譽,保證骨灰是自己的!估計進不了一號廳,我的級別不夠,團裡不給報銷。不進也好,一號廳太大,萬一去的人少,顯得太冷清。

二號廳就可以,大小適中,顯著溫馨。二號廳有四個,梅蘭竹菊,就在梅廳吧,離洗手間近,親友們上廁所方便。

致悼詞的是誰呢?理想的人選應該是馮鞏,他是我們單位領導,我又是他調進團的,這事兒他應該幫忙。他會不會說那句“我想死你啦?”這回是真給我想死了。

要說死了也挺好!平常我見著他點頭哈腰,這回他得給我鞠躬。我連禮都不用還,一還禮能把他嚇死!

親友們還要轉著圈瞻仰遺容。不知道給我化妝的師傅手藝如何,我不希望化得面無表情,最好有點兒笑容。活著的時候說我是“冷面笑匠”,死了的時候總該笑著跟大夥告別。

我估計沒幾個真哭的,好多都是來看熱鬧的!追悼會結束還得請大家吃飯,在中國生孩子、死人、結婚……幹什麼事兒都離不開請客吃飯。

這幫人吃飽喝足,拿著打包的剩菜回家了。家裡人還問哪——

“今天幹嗎去了?”

“參加追悼會去了。”

“誰去世了?”

“就那誰……哎,今天燒的是誰來的?哦,想起來啦,方清平。”

“方清平死啦?”

“啊!”

“……你帶回什麼菜啦?”

這事兒就算永遠過去了。

第十天,大夫的話打斷了我的遐想,“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的指標大部分都恢復了,看來就是喝酒造成的。”

突然間,買別墅、出大名、掙大錢這些事情又一起湧上了我的心頭……

但我還產生了一個強烈的念頭,寫一本書。

以前寫過不少劇本,那都是為了掙錢瞎編的。現在我得寫寫自己的真實感受,萬一哪天有什麼不測,也得給世人留點兒東西吧!

我的同齡人總說,“我活了半輩子了”。我的長輩們則說,“我活了大半輩子了”。這兩種話我都沒資格說,我只能說“我活了四分之三生了”。

我如果是能活到九十歲,現在有資格說“我活了半輩子”。我如果能活到八十歲,有資格說“我活了大半輩子”。問題是這兩種假設,我估計都沒戲。我估計我只能活到六十歲,所以說自己是“我這四分之三生”。

我摸著黑打開電腦,開始寫書。

我應該總結一下兒了,活了四分之三生,沒經驗有教訓,給年輕人當個反面教材也好。我年輕時候就是因為沒有教材,生了好多不該生的氣,著了好多不該著的急,也享了好多不該享的福。

不過話說回來了,那時候真有這書我也看不進去。俗人都是事後諸葛亮。當然了,也有一輩子糊塗的。在廬山裡頭就能看清楚廬山長什麼樣兒的人,那才是真諸葛亮呢!

身體健康,多活幾年。

怎麼突然不著邊際地發了這麼多感慨呢?因為我有病。

活四十五年了,身體從來沒這麼不舒服過。上醫院看看吧,醫生給我開了一摞檢查單,我把所有的專案全檢查完,已經是十幾天之後的事兒了。

這十幾天我把醫院複雜的地形全摸清楚了,估計當個醫導都沒問題。

我把化驗單交給醫生——他是我的哥們兒,看了我的化驗單,他跟我說:“方哥,你太不注意啦!你知道你現在什麼情況嗎?七八十歲的老年病的指標,都該進ICU啦!”

其實我知道自己的情況很糟,但是我沒想到糟糕到這種程度,化驗室的哥們兒還說,我的情況真的離死不遠了。

我托朋友安排了個單間,高幹的待遇,一天交一百多塊錢,比如家還便宜。

我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怎麼也睡不著。突然感覺病房有點兒像寺廟,讓我可以把塵世的欲望和煩惱都拋在腦後。眼前一片雪白,腦子裡也一片空白。

外面傳來淒慘的哭聲,我突然冒出個念頭,感覺死的人是我,哭的人是妻子……後來哭聲變成了罵聲,再後來我知道了——原來是個病人喝多了,在撒酒瘋。

隔壁一個怪老頭兒又在罵人了。估計給他輸液的不是年輕護士,而是上了歲數的護士長。怪老頭兒已經病危了,連兒女都不認識了,但是他能分出年輕護士和老護士。年輕護士給他輸液,他就笑;老護士給他輸液,他就駡街。

這不值得大驚小怪。每個人都好色,只不過有人隱藏得深,有人暴露得明顯。怪老頭兒以前可能過於壓抑,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終於爆發了。

護士長又在數落對門病房的那個護工。女護工是農村中年女性,照顧一個單身老頭兒。倆人私定了終身,女護工到了晚上總是跑到病床上睡,讓老頭兒睡她的折疊椅。

白天老頭兒的兒女還把女護工罵了一頓,說她想霸佔老頭那兩室一廳,沒門兒。

醫院是個神奇的地方,外面很亂,我的心卻出奇的寧靜。以前腦子裡想的是前途、事業、金錢,現在腦子裡考慮的是健康、活著、死亡。出大名、出作品、掙大錢、買別墅、上欄目……這些事情徹底拋在腦後了,跟我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因為我的時間不多了。

我假想著妻子聽到醫生說“我已經盡力了”之後,痛哭失聲的情景。

我假想著親友們聽到噩耗,驚訝的表情。

我假想著自己的追悼會——

追悼會一定要在八寶山舉辦,老字型大小講信譽,保證骨灰是自己的!估計進不了一號廳,我的級別不夠,團裡不給報銷。不進也好,一號廳太大,萬一去的人少,顯得太冷清。

二號廳就可以,大小適中,顯著溫馨。二號廳有四個,梅蘭竹菊,就在梅廳吧,離洗手間近,親友們上廁所方便。

致悼詞的是誰呢?理想的人選應該是馮鞏,他是我們單位領導,我又是他調進團的,這事兒他應該幫忙。他會不會說那句“我想死你啦?”這回是真給我想死了。

要說死了也挺好!平常我見著他點頭哈腰,這回他得給我鞠躬。我連禮都不用還,一還禮能把他嚇死!

親友們還要轉著圈瞻仰遺容。不知道給我化妝的師傅手藝如何,我不希望化得面無表情,最好有點兒笑容。活著的時候說我是“冷面笑匠”,死了的時候總該笑著跟大夥告別。

我估計沒幾個真哭的,好多都是來看熱鬧的!追悼會結束還得請大家吃飯,在中國生孩子、死人、結婚……幹什麼事兒都離不開請客吃飯。

這幫人吃飽喝足,拿著打包的剩菜回家了。家裡人還問哪——

“今天幹嗎去了?”

“參加追悼會去了。”

“誰去世了?”

“就那誰……哎,今天燒的是誰來的?哦,想起來啦,方清平。”

“方清平死啦?”

“啊!”

“……你帶回什麼菜啦?”

這事兒就算永遠過去了。

第十天,大夫的話打斷了我的遐想,“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的指標大部分都恢復了,看來就是喝酒造成的。”

突然間,買別墅、出大名、掙大錢這些事情又一起湧上了我的心頭……

但我還產生了一個強烈的念頭,寫一本書。

以前寫過不少劇本,那都是為了掙錢瞎編的。現在我得寫寫自己的真實感受,萬一哪天有什麼不測,也得給世人留點兒東西吧!

我的同齡人總說,“我活了半輩子了”。我的長輩們則說,“我活了大半輩子了”。這兩種話我都沒資格說,我只能說“我活了四分之三生了”。

我如果是能活到九十歲,現在有資格說“我活了半輩子”。我如果能活到八十歲,有資格說“我活了大半輩子”。問題是這兩種假設,我估計都沒戲。我估計我只能活到六十歲,所以說自己是“我這四分之三生”。

我摸著黑打開電腦,開始寫書。

我應該總結一下兒了,活了四分之三生,沒經驗有教訓,給年輕人當個反面教材也好。我年輕時候就是因為沒有教材,生了好多不該生的氣,著了好多不該著的急,也享了好多不該享的福。

不過話說回來了,那時候真有這書我也看不進去。俗人都是事後諸葛亮。當然了,也有一輩子糊塗的。在廬山裡頭就能看清楚廬山長什麼樣兒的人,那才是真諸葛亮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