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第一個投靠滿清的漢人將軍

李永芳(?-1634年), 遼東鐵嶺(今遼寧鐵嶺)人, 漢軍正藍旗, 明末清初將領。

李永芳原為明軍遊擊,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 投降努爾哈赤, 是明朝第一位投降後金的邊將,

被授為三等副將, 並娶貝勒阿巴泰之女。 後隨努爾哈赤伐明, 授三等總兵官。

天聰元年(1627年), 李永芳隨貝勒阿敏征討朝鮮, 締盟而回。 天聰八年(1634年), 李永芳病逝。

明朝末期政局動盪, 軍力下降, 許多官員將領紛紛投降變節, 向滿清(後金)獻上了他們的膝蓋。 他們中除祖大壽等極個別的幾個人是出於走投無路, 且投降也不那麼有誠意外, 很多人都成為滿清攻打中原的急先鋒, 為新主子使出吃奶的勁兒賣力。 這些人中, 有個叫李永芳的明朝將領作為降清第一人, 不僅受到了努爾哈赤的重用, 還被賜予“免死三次”的特權, 可謂後無來者。

這位李永芳變節的時間特別早, 是在萬曆四十六年, 也就是西元1618年, 這時距離明朝滅亡還有26年。

而且此時的滿清尚處於努爾哈赤統治時期, 在明政府多數人看來, 還是個不入流的土軍閥而已。 而李永芳高居遼東鐵嶺衛的最高軍事長官, 官職不低, 卻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做第一個留辮子髮型的明軍將領, 到底是為什麼呢?

原來李永芳守衛的撫順靠近努爾哈赤的大本營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 平時沒少打交道, 少不了書信往來, 算是老熟人了。 萬曆四十六年, 努爾哈赤公開在盛京“告天”誓師, 宣讀了土渣味兒十足的“七大恨”, 正式拉開了進攻明朝的大幕。 而撫順就處於明軍防線的最前沿, 是努爾哈赤的攻擊的首要目標。

狡猾的努爾哈赤以請求入市貿易為幌子, 騙開關門, 進而長驅直入, 包圍了撫順。

李永芳一時被“老朋友”打懵了, 正不知該戰該殉國之際, 努爾哈赤的勸降信到了。

信中先打一棒子, 要他看清現在的形勢。 然後給個甜棗, 回顧了兩人的友誼, 告訴自己開疆拓土正是用人之際, 一定會重用老兄你的。 最後再給一棒子, 威脅他要是不投降, 就先屠城, 再要你的小命。

李永芳猶豫了一下, 想再抵抗一下試試。 結果努爾哈赤斬殺守備王命印, 並率大軍登上了城牆。 李永芳立刻二話不說, “冠帶乘馬出降”, 成了降清(後金)第一人。 努爾哈赤對李永芳多大能耐很清楚, 但為了拉攏更多的明朝將領投靠, 先是封其為三等副將。 然後又將第七子阿巴泰之女作為“獎金”, 送給李永芳做老婆。 於是兩人就從老朋友變成了爺爺與孫女婿的關係。

努爾哈赤雖然對李永芳又是賜官又是賜妻, 卻深知其不堪大用, 就讓他利用自己在明軍中的人脈和關係, 為後金收集各種情報。 在李永芳的賣命效勞下, 努爾哈赤接連攻佔了清河、遼陽、四平堡等地, 在關外的勢力日漸膨脹。

為了表彰李永芳的功勞, 努爾哈赤後來又賜予其“免死三次”的特殊榮耀。 不過後來李永芳因為劉興祚投奔明朝一事受到牽連, 被革除了官職。 在皇太極時期, 又因為一句話觸怒了四大貝勒之一的阿敏, 差點被殺。 此後他在軍政會議上不敢再發一言, 窩囊直到終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