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國國名是中國恩賜的,一直延續到現代,說出來都沒面子

二戰期間, 中國人一直被日本稱作“支那”, 而面對日本侵略者我們都稱他們為“日本鬼子”。 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日本都被稱為“倭人”, 讓人驚訝的是, 這個稱號竟然是日本使者跪求中國皇帝恩賜的。

據《後漢書》記載, 當時東漢的漢光武帝劉秀在接見來中國朝拜的大和國使者時, 在宴席上, 這位使者跪地敬酒請求漢光武帝給他的國家賜予一個名字。 當初日本國王的即位是需要漢朝皇帝冊封的。

劉秀酒已經喝得微醺, 很爽快的說了一句:“朕冊封你們的國王為倭王”。 大和國使者一聽在日語中與“倭”字發音與“和”字相同, 但是他不知道“倭”字在漢字中是矮小的意思, 他將這一枚金印刻有五個大字“漢倭奴王國” 帶回了日本。

此後, 日本就更名為倭國。 我們知道日本人當時個子都矮矮的, 七個日本男人加上一個中國女人分分鐘鐘就能演一齣“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的童話故事。

一直到唐朝, 日本都被稱為“倭國”。

盛唐時期, 日本為了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 多次派使者及留學生前來, 極大的促進了日本經濟文化的發展。 當然日本人也漸漸意識到“倭奴國”這個名字太難聽, 就讓使臣想一個比較好聽的國民,

準備改名字。

在古代, 日本一直都沒有行使主權的權利, 國名必須是中國皇帝冊封的才成立。 日本使臣當時已經想好“日本”這個名字了, 可是皇帝不同意, 就叫“倭奴國”以彰顯我中國的實力。

事實上, 日本這個名字都要感謝中國的一位女皇帝——武則天。

在武則天執政期間, 倭國多次哀求武則天為他們更換名字, 起初武則天也是不同意。 有一次武則天正在喝酒, 喝的醉醺醺的了, 日本使臣在耳邊像個蒼蠅一樣苦苦哀求, 武則天很不耐煩, 就答應了日本使者的要求。

這並不是空穴來風的, 據張守節《史記正義》記載一句罕為人知的證據:“武后改倭國為日本國”。 此後, 倭國便開始自稱“日本”, 囂張跋扈的氣焰愈來愈高漲, 忘恩負義。 “倭奴國”的歷史, 讓日本人抬不起頭, 曾經不肯承認這段歷史。

1784年, 兩名日本人在田間耕種的時候, 意外發現了一枚金印, 上面還刻有五個大字“漢倭奴王國”, 日本的前身暴露無疑, 可是日本人又開始懷疑這枚金印的真假性。 幾十年過去了, 日本人就是死活不肯承認。

隨著, 1956年, 漢武帝劉徹賜給滇王嘗恙的金印"滇王之印"的出土。 1981年, 漢代諸侯王璽"廣陵玉璽"的發現。 讓人驚喜發現這兩枚金印無論質地、字體、印鈕和尺寸大小, 均與日本出土的"漢委奴國王"金印相同, 使得日本人啞口無言。

日本人不承認史實是婦孺皆知的了,證據擺在面前都不承認,世界上臉皮最厚的國家當屬日本。

日本人不承認史實是婦孺皆知的了,證據擺在面前都不承認,世界上臉皮最厚的國家當屬日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