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一個鄂爾多斯小夥對家鄉的評價,句句戳心!

說說我對家鄉的認識和自己的看法。

首先聲明, 我沒不愛鄂爾多斯, 這是我的家鄉, 我可以罵一千遍, 但別的人一遍也不行。 所以,

請不要給我隨便扣什麼噁心的大帽子。

1、家鄉屬於鄂爾多斯下邊的一個小縣城, 經濟上落後不太多。 但回來後的我還是很不習慣, 公車基本不準時, 服務人員沒有服務意識, 辦酒店入住, 我在等房卡, 兩個服務員在商量中午吃什麼。 餐館忙的時候, 吃一個菜要催三次以上, 服務員一臉的不情願, 餐廳服務員的服務讓我時刻有種想要投訴的衝動, 想起在西安的克拉拉, 普通的川菜館, 服務員時刻觀察你的舉動, 幫你脫掉大衣, 幫你倒茶。 這個城市裡的每個人都在很認真的生活, 於是, 有些時候, 開始對家鄉失望。

2、回到家鄉後, 我的職業工作並不好找, 家鄉因為物流和互聯網落後, 電商一樣差很多。 大部分的上班族都是吃不飽餓不死的狀態。

而且上班基本沒事做。 有時候感覺自己像在養老院, 除了這個圈子哪都去不了。 你不需要太好的電腦知識, 會一個普通的ps, 裝個程式, 在這裡就是專家。 會淘寶, 簡直就是大神。

舒適安逸的生活讓我一度失去了自律的習慣。

3、強烈畸形的就業觀, 除了公務員、事業單位及國企, 其他的都是狗屎。

我和幾個畢業後留在家鄉工作的朋友一塊聚會吃飯的時候, 總會聽到抱怨, 但抱怨幾乎如出一轍, 都是來自家裡的施壓:

“你看XX叔叔那孩子, 考試一次就考進公安局了!”

“當個幼稚園老師也不錯, 女孩嘛。 ”

“公務員考試要開始了, 趕緊去報名吧!”

當然, 我也是被這樣的。

公務員、教師、銀行職員等職業依然是老一輩人眼中的“鐵飯碗”。

這些職業一直被烙上“穩定”的標籤, 所謂的安全感, 就是這麼奇怪的。

我有一個朋友, 家裡找關係進了政務系統。 25歲的他收入3000多元, 開著家裡給買的20多萬的車, 經常逃班出去泡吧和朋友打遊戲, 用他的話說這就是人脈。 因為要結婚看上一套很好的房但父母不給買就和父母吵架。 有收入了還問父母要錢, 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我媽卻無比羡慕, 認為他很優秀, 他是公務員, 出門有排場, 有灰色收入, 生活有保障, 最後, 所有人判斷你是否成功的標準, 就是公務員。 這一切深深的傷害著我的心, 我特別想離開家。

4、大城市看的是能力, 小城市看的是忍耐力

學歷是敲門磚, 這句話仍然在很多情況下適用。 因為學歷高本身代表了很強的學習能力和自控力。

千萬別相信“讀書無用論”, 那都是暴發戶給自己洗白時的胡說八道。 如果學歷低, 但自身某種能力特別強, 這樣的人仍然能在大城市生活的很好。 總而言之, 有能力的人在大城市一定能找到立足之地。

小城市利益總盤子小, 基本是熟人社會, 自己的家族如果沒有加入當地的利益鏈條, 將會生活的非常痛苦, 個人的努力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 非常仰仗家族上輩子的積累。 在小城市發展的年輕人, 基本是家裡在當地有一定社會關係的。

5、在小縣城裡, 出門兩百米就能碰到兩個親戚, 三個熟人, 非要拉上你閒扯半個小時, 你也不好意思拒絕。 聊得話題還不外乎這兩類:

① 你找男/女朋友了嘛, ta們家有錢嗎?

② 你找到工作了嗎?工資高嗎?穩定嗎?

我無法去指責小城市裡的人目光短淺, 只是在一個安逸的環境裡呆久了, 會誤以為滿足了基本的物質需求就能滿足精神需求。

注:我一再支持小輩讀書要去離家很遠的城市, 不要留在自治區離家五小時路程的地方。 不同緯度的城市會帶給你不同的世界。 在家鄉安逸的環境下度過最激情的四年, 你就永遠不知道外面世界有多精彩。 這世界上會有多少種人生?遠不止你所見到的一杯茶、一張報紙、一輩子。

6、很多父母從小把孩子看得緊緊的, 從小到大, 無論讀書、選專業, 還是找工作, 都得在其中插一手。

這種控制欲下很多人不知道該怎麼反抗, 甚至於可不可以反抗。

我掙扎了一段時間, 最後還是想明白了,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就是一種情感,這種情感像所有的情感一樣,不能要求其中一方犧牲快樂來滿足另外一方,即使你頂著“孝道”大旗迎合父母放棄自我,最終這段關係裡也會充滿怨氣。如果你為了“孝道”而放棄追求的話,就是對人生最大的不尊重。

作者:西漂青年

最後還是想明白了,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就是一種情感,這種情感像所有的情感一樣,不能要求其中一方犧牲快樂來滿足另外一方,即使你頂著“孝道”大旗迎合父母放棄自我,最終這段關係裡也會充滿怨氣。如果你為了“孝道”而放棄追求的話,就是對人生最大的不尊重。

作者:西漂青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