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珠海“無用”之木 · 沉香如是

傳播文化 | 珠寶美學 | 中式收藏

沉香

“無用之木”有大用, 馨香留世, 風骨永駐, 自成君子。

沉香的釋義

沉香, 是“無用”之木。 一眼望去, 表面參差不正,

坑坑窪窪, 確實形如無用之木。 然而它的香氣, 卻讓人們無法忘懷。 平凡的外表下, 深藏著的是世間瑰寶。

沉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木頭。 屬瑞香科的白木在受到自然傷害之後遇到某種真菌, 樹幹分泌的油脂產生變異, 與木質混合形成固態凝聚物——沉香, 是不可再生資源, 十分稀有, 自古便為“沉檀龍麝”四大名香之首。

沉香的“沉”, 所指的就是上品沉香能沉入水底的特性。

沉香是木與油脂所結成, 木本浮于水, 而油脂則使得沉香能夠沉入水中。 根據油脂密度的不同, 沉香的沉水程度也有所不同。 沉香凝聚的樹脂油分越多, 說明它密度大, 其品質也更好, 所以古人常以能否沉水將沉香分為不同的級別:入水則沉者, 名為“沉水”香;次之, 半浮半沉者, 名為“棧香”。 再次, 稍稍入水而漂於水面的, 名為“黃熟香”。 即便是半沉水級別的沉香, 亦有品質高低, 有七分沉, 八分沉, 九分沉之別, 九分沉逼近全沉, 品質極高。

上好的沉香料, 自古千金難求, 柬埔寨的沉香, 亦是十分珍貴。

柬埔寨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以“沉香”命名的國家。 在阿拉伯語中, 沉香名為“comar”, 而柬埔寨沉香最受阿拉伯人歡迎, 因而人們以此為意, 稱柬埔寨為“AL-Kumar”, 即沉香之國。 柬埔寨的沉香產量稀少, 往往需要深入人跡罕稀的熱帶雨林尋找才可以得到。 采香人不僅要對抗密林的危險,

還要提防內亂期間在雨林中埋下的地雷, 因而柬埔寨的沉香十分難得, 歷來都是皇室用香。

沉香的品鑒與選擇

那麼, 應如何挑選沉香呢?能不能沉水, 產自於哪裡, 是否是挑選沉香的重點呢?

首先, 沉香的靈魂在於“香”。 因而選購沉香, 最先要品鑒其香。

品香, 一聞香味, 二感受香氣, 三感知香韻。

香味

沉香根據產地、環境的不同, 味道不盡相同。 有果香、花香、奶香等等, 不論哪一種香氣, 應要是清純、無雜味。 除此之外, 還應考慮個人的喜好, 我們常說尋找與沉香的緣分, 便是希望各位小主多多品鑒不同氣味的沉香, 從而比較、挑選出自己最為喜歡、最為適合自己的那款沉香。

香氣

沉香的香氣, 應該顯得悠長。 每塊沉香的香氣長短不一, 主要和結香時間有關, 越是陳年, 就越是醇厚綿長, 甚至可以做到過手留香。

香韻

沉香的香韻, 簡單而言就是層次感。 “一木五香, 晨昏有變”, 這是人們對精品沉香的評價。 只是可以明顯感受到香氣變化的沉香料實在少之又少, 可遇而不可求。

除了香氣,各位小主還應留意沉香件的工藝。一來沉香名貴難得,質地又較脆,稍有不慎就會全料具毀,因而對於雕工的要求十分高,細節處雕刻得越精緻,雕件也就越上乘;再者,沉香料往往結香離奇、形態百變,非功底深厚的雕刻師不能隨形化之。故傳世的沉香雕品很少,在技術上亦多“委曲求全”。翠薇閣以復興中國傳統文化為己任,每一件香雕都是雕工細膩,隨香化形。

而這次所呈現的柬埔寨沉香手珠,製作起來也是極為奢侈費料的。做一顆正圓的珠子,必須要選擇飽滿的大料,而且材料必須有一定的厚度,不能太薄,否則圓珠會不規整;在製作圓珠之前,需要先從原料上截取正方體,在切成正方體時,就已經費去將近一倍的原料。之後由人工切割成類似圓柱體,再經過鑽眼、取圓、四道修整、四道拋光、砂紙成型,最後再用幹毛巾細細的擦拭乾淨。正方體原料在經過這好幾道工序之後,總體耗損高達75%---80%。舉個例子,一顆0.8釐米的成品圓珠,體積大約為0.26立方釐米,卻需要用1立方釐米的正方體加工而出。由此可見,成品天然正圓的沉香手珠所耗損的材料非常驚人,在沉香資源日益稀缺的現在,其價格無疑比其他形狀的產品價格更高,特別是大於1.0的圓珠,更是奇貨可居。

以上我們瞭解了製作圓珠的不易,那麼,一條手珠能出自於同一產地也是極為難得的。之前有聽館長說到“聯合國”香,這也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聯合國”香是指手珠上的珠子由來自不同國家的沉香製成,例如混合了加里曼丹沉香、達拉幹沉香、伊利安沉香等多個國家的沉香原料。這樣的沉香手珠,往往紋路顯得不均衡,香氣聞起來有種雜糅的感覺。翠薇閣的每一條手珠上的沉香,均來自同一個產地、同一塊香料,因而紋理一致,香氣相同。加上雕刻師精湛的手藝,顆顆飽滿圓潤,紋理清晰,十分值得佩戴、收藏。

比起沉香件的香氣和工藝,能不能沉水、產自於哪裡,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如果遇到一件香味、工藝皆美的沉香件,切不可因為執著于沉水和產地而錯過緣分。試想,總不能因為體脂率不達標、戶口不在一線城市,而錯過心上人吧?

沉香的歷史

中國人的香文化歷史悠久

關於香文化,最早記載于周初。《詩經·周頌·維清》就有:“維清緝熙,文王之典,肇禋。” 周人將帶香氣的木材或是樹脂點燃,用以祭祀。

香文化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中,是漢代。

到了唐代,香文化被發展到極致,唐中宗就曾專門組織“鬥香”聚會,讓大臣們攜帶香料比試優劣。

宋代興起的文人階層,將品香上升到哲學層面,與禪文化相結合。書房裡常放置香爐,焚香形神,用以調養身心。品香、點茶、插花、掛畫,被稱為四般閒事。

在明清時期,沉香愈發昂貴,上流人士多將其做成隨身之物長戴,這個盛況在《紅樓夢》中可見一斑。賈寶玉隨身佩戴的香囊裡有“兩星沉速”,即是沉香和速香。而在皇妃賈元春為賈母準備的壽禮中,就有沉香拐杖一隻、迦南珠一串,這兩樣沉香禮排在第二和第三位,僅次於一尊純金打造的壽星像,足可見沉香地位之高。

沉香的作用與寓意

古人癡迷沉香,除了因為它的名氣與奇香,還因沉香具有廣博的藥效和深刻的文化價值。這看似“無用之木”的奇材,實有大用。

驅邪防病

在《藥味考》、《本草衍義》等藥典中都有記載:沉香可以“避惡去惡氣”,是“避邪”之物。沉香為純陽之物,有著生髮陽氣的功效,其香氣對“陽明經”這條人體的“龍脈”有著特殊的保護作用,能夠令“邪不外入”,因此對預防疾病有著良好的效果。

理氣暖身

《本草綱目》記載沉香木具,香氣入脾,情深理氣、補五臟、止咳喘、溫胃暖腎,並且有著強烈的抗菌效能。沉香入藥使用有著上千年的歷史,作為溫補性的良藥,成為眾多名貴烈性補藥的藥引,具有“沉實易和,盈斤無傷…”的特點,四季皆宜。

美容養顏

對於女性而言,沉香內可補氣養血、調經止痛,外用亦可美顏養膚、祛斑增白。傳說在唐玄宗為楊貴妃修建的華清池中就以沉香鋪底,在溫泉水的作用下,沉香的香脂浸入到香湯之中,用此泡湯沐浴,楊貴妃膚如凝脂。

中國人自古注重養生,除了保持身體的健康,修性開慧更是必不可少。

沉香是樹木受到傷害後的產物,在歷劫之後,它沒有選擇怨天尤人,或是自暴自棄。它沉于水底,沉於泥沼,用自己的堅忍、用自己的包容,與大自然的生靈共生。而沉香又是從容的,不論是沉于水中千年的耐性,還是被人發現之後那徐徐吐納芬芳的氣定神閑,都令文人心生景仰。

沉香本料的外表說是形容枯槁也不為過,然而內在卻散發著縷縷馨香,細細觀之,更有油脂的溫潤藏在其中。雖然難以製作成精美的雕刻,但是那猶如腐木的紋理之間,又自成一種神韻,若是要雕刻,必定要順著這個神韻小心翼翼的構思,才能與此相配。這種光華內斂、樸而不俗、自有初心,正是歷代文人所追尋的君子形象。

常常戴香焚香,沉香的香氣能夠入心入骨,幫助我們平和心緒、調整心情。心靜下來了,我們就能夠更好的思考,因此說沉香能夠啟迪智慧;擺脫了負面情緒,我們就能用更溫和、更包容的方式與人相處,因而說沉香能夠使人變得儒雅、慈悲。

蘇芩老師和琚翠薇館長

常與沉香相伴,感受它結香的生命歷程,體會它散發的陣陣香氣,久而久之,我們便會受到感染,將那份不屈、寬容、耐力印在生命裡。風骨存,而成君子。

除了香氣,各位小主還應留意沉香件的工藝。一來沉香名貴難得,質地又較脆,稍有不慎就會全料具毀,因而對於雕工的要求十分高,細節處雕刻得越精緻,雕件也就越上乘;再者,沉香料往往結香離奇、形態百變,非功底深厚的雕刻師不能隨形化之。故傳世的沉香雕品很少,在技術上亦多“委曲求全”。翠薇閣以復興中國傳統文化為己任,每一件香雕都是雕工細膩,隨香化形。

而這次所呈現的柬埔寨沉香手珠,製作起來也是極為奢侈費料的。做一顆正圓的珠子,必須要選擇飽滿的大料,而且材料必須有一定的厚度,不能太薄,否則圓珠會不規整;在製作圓珠之前,需要先從原料上截取正方體,在切成正方體時,就已經費去將近一倍的原料。之後由人工切割成類似圓柱體,再經過鑽眼、取圓、四道修整、四道拋光、砂紙成型,最後再用幹毛巾細細的擦拭乾淨。正方體原料在經過這好幾道工序之後,總體耗損高達75%---80%。舉個例子,一顆0.8釐米的成品圓珠,體積大約為0.26立方釐米,卻需要用1立方釐米的正方體加工而出。由此可見,成品天然正圓的沉香手珠所耗損的材料非常驚人,在沉香資源日益稀缺的現在,其價格無疑比其他形狀的產品價格更高,特別是大於1.0的圓珠,更是奇貨可居。

以上我們瞭解了製作圓珠的不易,那麼,一條手珠能出自於同一產地也是極為難得的。之前有聽館長說到“聯合國”香,這也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聯合國”香是指手珠上的珠子由來自不同國家的沉香製成,例如混合了加里曼丹沉香、達拉幹沉香、伊利安沉香等多個國家的沉香原料。這樣的沉香手珠,往往紋路顯得不均衡,香氣聞起來有種雜糅的感覺。翠薇閣的每一條手珠上的沉香,均來自同一個產地、同一塊香料,因而紋理一致,香氣相同。加上雕刻師精湛的手藝,顆顆飽滿圓潤,紋理清晰,十分值得佩戴、收藏。

比起沉香件的香氣和工藝,能不能沉水、產自於哪裡,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如果遇到一件香味、工藝皆美的沉香件,切不可因為執著于沉水和產地而錯過緣分。試想,總不能因為體脂率不達標、戶口不在一線城市,而錯過心上人吧?

沉香的歷史

中國人的香文化歷史悠久

關於香文化,最早記載于周初。《詩經·周頌·維清》就有:“維清緝熙,文王之典,肇禋。” 周人將帶香氣的木材或是樹脂點燃,用以祭祀。

香文化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中,是漢代。

到了唐代,香文化被發展到極致,唐中宗就曾專門組織“鬥香”聚會,讓大臣們攜帶香料比試優劣。

宋代興起的文人階層,將品香上升到哲學層面,與禪文化相結合。書房裡常放置香爐,焚香形神,用以調養身心。品香、點茶、插花、掛畫,被稱為四般閒事。

在明清時期,沉香愈發昂貴,上流人士多將其做成隨身之物長戴,這個盛況在《紅樓夢》中可見一斑。賈寶玉隨身佩戴的香囊裡有“兩星沉速”,即是沉香和速香。而在皇妃賈元春為賈母準備的壽禮中,就有沉香拐杖一隻、迦南珠一串,這兩樣沉香禮排在第二和第三位,僅次於一尊純金打造的壽星像,足可見沉香地位之高。

沉香的作用與寓意

古人癡迷沉香,除了因為它的名氣與奇香,還因沉香具有廣博的藥效和深刻的文化價值。這看似“無用之木”的奇材,實有大用。

驅邪防病

在《藥味考》、《本草衍義》等藥典中都有記載:沉香可以“避惡去惡氣”,是“避邪”之物。沉香為純陽之物,有著生髮陽氣的功效,其香氣對“陽明經”這條人體的“龍脈”有著特殊的保護作用,能夠令“邪不外入”,因此對預防疾病有著良好的效果。

理氣暖身

《本草綱目》記載沉香木具,香氣入脾,情深理氣、補五臟、止咳喘、溫胃暖腎,並且有著強烈的抗菌效能。沉香入藥使用有著上千年的歷史,作為溫補性的良藥,成為眾多名貴烈性補藥的藥引,具有“沉實易和,盈斤無傷…”的特點,四季皆宜。

美容養顏

對於女性而言,沉香內可補氣養血、調經止痛,外用亦可美顏養膚、祛斑增白。傳說在唐玄宗為楊貴妃修建的華清池中就以沉香鋪底,在溫泉水的作用下,沉香的香脂浸入到香湯之中,用此泡湯沐浴,楊貴妃膚如凝脂。

中國人自古注重養生,除了保持身體的健康,修性開慧更是必不可少。

沉香是樹木受到傷害後的產物,在歷劫之後,它沒有選擇怨天尤人,或是自暴自棄。它沉于水底,沉於泥沼,用自己的堅忍、用自己的包容,與大自然的生靈共生。而沉香又是從容的,不論是沉于水中千年的耐性,還是被人發現之後那徐徐吐納芬芳的氣定神閑,都令文人心生景仰。

沉香本料的外表說是形容枯槁也不為過,然而內在卻散發著縷縷馨香,細細觀之,更有油脂的溫潤藏在其中。雖然難以製作成精美的雕刻,但是那猶如腐木的紋理之間,又自成一種神韻,若是要雕刻,必定要順著這個神韻小心翼翼的構思,才能與此相配。這種光華內斂、樸而不俗、自有初心,正是歷代文人所追尋的君子形象。

常常戴香焚香,沉香的香氣能夠入心入骨,幫助我們平和心緒、調整心情。心靜下來了,我們就能夠更好的思考,因此說沉香能夠啟迪智慧;擺脫了負面情緒,我們就能用更溫和、更包容的方式與人相處,因而說沉香能夠使人變得儒雅、慈悲。

蘇芩老師和琚翠薇館長

常與沉香相伴,感受它結香的生命歷程,體會它散發的陣陣香氣,久而久之,我們便會受到感染,將那份不屈、寬容、耐力印在生命裡。風骨存,而成君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