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天冷也擋不住熱情!中國美術館門前排這麼長的隊,看什麼呢?

“中國美術館太火爆了, 排大隊, 隊尾都快到三聯書店了!”

這幾天, 像這樣的感慨不斷在記者的微信朋友圈上出現, 儘管北京已經進入了寒冬時節, 但在位於五四大街的中國美術館門外, 每天都是人頭攢動, 參觀熱情持續高漲。 據中國美術館粗略統計, 剛過去的雙休日, 參觀量已突破2萬人次, 遠超美術館日參觀6000人次的上限。

中國美術館短時間內吸引如此多的觀眾, 自然是因為有難得一見的精品展覽。 就在上週五和上週六, 兩大展覽先後對市民開放, 先是“美在新時代——慶祝‘十九大’勝利召開中國美術館典藏精品特展”, 展覽彙聚了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傅抱石、葉淺予、李可染、徐悲鴻、林風眠、龐薰琹等20世紀書畫大師共200余件套名作,

其中90%的作品是首次走出美術館的庫房與公眾見面。

葉淺予《民族大團結》

徐悲鴻《奔馬》

齊白石《公雞》

吳昌碩《紅梅》(老舍家屬捐贈藏畫)

緊接著, 百歲老人、國學大師饒宗頤的“蓮蓮吉慶——饒宗頤教授荷花書畫巡迴展”也在中國美術館開展, 展出眾多饒老難得一見的書畫作品。 而且, 這兩大展覽的展期都十分短, 都在11月26日(本周日)閉展。

饒宗頤《蓮蓮相慶》

饒宗頤《福》

此外,中國美術館同期展出的還有“滄海一粟——劉海粟藝術展”“寶藏經典 活化精神——中國美術館典藏精品陳列”“白俄羅斯國家美術館典藏精品展”等重量級展覽。展覽資訊一經媒體發佈,即引發眾多書畫愛好者的觀看熱潮。

週六上午記者在前往美術館參加饒宗頤畫展開幕式時,就遭遇了長蛇一般的排隊人潮,隊伍中有古稀老人,有一家三口,還有結伴而來的中學生、大學生,甚至還有剛下火車拖著行李箱的遊客。

記者詢問了隊伍中的幾位觀眾,他們表示都是奔著齊白石和徐悲鴻的畫來的,排在記者前面的是兩位元從東北來的遊客,他們原本只是路過中國美術館,並沒有事先安排,但看到這裡在排長隊,一問知道有這麼好的展覽,立即改變原來的行程加入了隊伍:“這次能看到這麼多大師的作品,也是不虛此行,排隊多等一會兒也值了。”

雖然排隊人多,但觀眾大多比較有秩序,幾乎沒有插隊的,中國美術館的工作人員檢票、安檢的效率也很高,儘管隊伍很長,但只要沒有限流措施,一般十來分鐘都可以進去。

展廳內,觀眾有秩序地按照路線參觀展覽,有的低聲細語,有的駐足品味,還有的拿出畫本臨摹。許多觀眾甚至是“二刷”“三刷”。“這麼好的展覽看一次看不夠,我昨天是自己來的,今天把家人也都帶來了。”一位北京的觀眾說道。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表示,這次的展覽如此叫好,正體現了這些藝術大師精品的歷史價值和時代意義。“這些中國美術的大師和精英無不底蘊深厚,並由深層的文化自覺和自信激發出弘道精神,無論在國畫、油畫中都體現出正大、至剛、至中、至正的精神品質,也表現了中國人親近自然,讚美自然,發現美、創造美的精神。”

他說道,中國美術館藏有大量現代美術大師名家的作品,他們的作品不僅體現了藝術的創新性,更體現了藝術家“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情懷。今天的“美在新時代”展覽既是對“十九大”的慶賀,同時也為讓今天的藝術家再攀新高峰,找到更好的參照物和座標點,更體現了中國美術館不忘初心,繼承傳統,弘揚大師的發展方向。

中國美術館工作人員透露,目前每天參觀的峰值是上午十點左右,一般中午以後參觀人數會少一些,建議參觀者錯峰參觀。此外,中國美術館雖然是免費參觀,但仍需觀眾攜帶個人有效身份證件換取參觀票,工作人員也特別提醒觀眾一定要帶上身份證。

附:中國美術館近期展覽

文字來源 西裱褙

北京晚報記者 成長、高倩

實習編輯 孟紫薇

饒宗頤《蓮蓮相慶》

饒宗頤《福》

此外,中國美術館同期展出的還有“滄海一粟——劉海粟藝術展”“寶藏經典 活化精神——中國美術館典藏精品陳列”“白俄羅斯國家美術館典藏精品展”等重量級展覽。展覽資訊一經媒體發佈,即引發眾多書畫愛好者的觀看熱潮。

週六上午記者在前往美術館參加饒宗頤畫展開幕式時,就遭遇了長蛇一般的排隊人潮,隊伍中有古稀老人,有一家三口,還有結伴而來的中學生、大學生,甚至還有剛下火車拖著行李箱的遊客。

記者詢問了隊伍中的幾位觀眾,他們表示都是奔著齊白石和徐悲鴻的畫來的,排在記者前面的是兩位元從東北來的遊客,他們原本只是路過中國美術館,並沒有事先安排,但看到這裡在排長隊,一問知道有這麼好的展覽,立即改變原來的行程加入了隊伍:“這次能看到這麼多大師的作品,也是不虛此行,排隊多等一會兒也值了。”

雖然排隊人多,但觀眾大多比較有秩序,幾乎沒有插隊的,中國美術館的工作人員檢票、安檢的效率也很高,儘管隊伍很長,但只要沒有限流措施,一般十來分鐘都可以進去。

展廳內,觀眾有秩序地按照路線參觀展覽,有的低聲細語,有的駐足品味,還有的拿出畫本臨摹。許多觀眾甚至是“二刷”“三刷”。“這麼好的展覽看一次看不夠,我昨天是自己來的,今天把家人也都帶來了。”一位北京的觀眾說道。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表示,這次的展覽如此叫好,正體現了這些藝術大師精品的歷史價值和時代意義。“這些中國美術的大師和精英無不底蘊深厚,並由深層的文化自覺和自信激發出弘道精神,無論在國畫、油畫中都體現出正大、至剛、至中、至正的精神品質,也表現了中國人親近自然,讚美自然,發現美、創造美的精神。”

他說道,中國美術館藏有大量現代美術大師名家的作品,他們的作品不僅體現了藝術的創新性,更體現了藝術家“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情懷。今天的“美在新時代”展覽既是對“十九大”的慶賀,同時也為讓今天的藝術家再攀新高峰,找到更好的參照物和座標點,更體現了中國美術館不忘初心,繼承傳統,弘揚大師的發展方向。

中國美術館工作人員透露,目前每天參觀的峰值是上午十點左右,一般中午以後參觀人數會少一些,建議參觀者錯峰參觀。此外,中國美術館雖然是免費參觀,但仍需觀眾攜帶個人有效身份證件換取參觀票,工作人員也特別提醒觀眾一定要帶上身份證。

附:中國美術館近期展覽

文字來源 西裱褙

北京晚報記者 成長、高倩

實習編輯 孟紫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