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孝莊的昭西陵居然被盜過!裡面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

影視劇照

導讀:雍正三年(1725), 距離皇太極與孝莊皇后成親已經有一百年的時間了, 兩個人早已駕鶴歸西, 但是, 孝莊的陵寢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雍正思慮再三, 決定在暫安奉殿起陵, 讓曾祖母早日入土為安。

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生前曾是清太宗皇太極的妃子, 皇太極故去後, 她的兒子皇九子福臨成為滿清貴胄政治鬥爭的獲利者, 登上了皇位, 是為順治帝。 順治繼位後, 博爾濟吉特氏被尊為皇太后,

隨順治來到了紫禁城。

孝莊是清初政壇上一位睿智的女政治家, 她能在風雲詭譎的宮廷鬥爭中立而不倒, 幫助兒子順治坐穩了皇位。 誰知兒子卻是一位癡情天子, 雖然他與董鄂妃只有四年的因緣, 但卻成為彼此一生的牽掛。

董鄂妃和順治帝在順治十七年和順治十八年相繼去世, 臨終前, 順治本想將皇位傳給歲數稍大的兄輩, 但遭到了皇太后的反對, 最終僅有八歲的玄燁繼承了大統, 是為康熙帝。

康熙帝幼年繼位, 孝莊用自己的心血撫育著自己的孫兒, 努力將他培養成一代英主。

康熙也不負眾望, 成為一統寰宇的非凡帝王。 康熙二十六年(1687), 孝莊太皇太后病逝, 臨終前對孫兒康熙說:因昭陵地宮封閉已久, 不忍心驚動先帝亡靈, 她更願意陪在兒孫身邊, 可在孝陵附近找一處將其安葬。

但是, 清東陵的主陵是孝陵,

孝陵在整個陵區是位置最為尊貴的, 孝莊作為長輩選任何一處都不妥, 如果將其葬回瀋陽昭陵, 顯然又違背了祖母的意願。 所以, 康熙只能在清東陵大紅門外左側建一處暫安奉殿來暫時安置孝莊的棺槨。 雍正繼位後, 才正式決定在暫安奉殿建陵, 將孝莊就地安葬, 陵寢名為昭西陵。 這樣, 昭西陵與瀋陽的昭陵形成了一個體系, 位於東陵風水牆外, 不屬於清東陵。

1931年4月,清東陵再次發生盜案,這一次,孝莊的昭西陵也外能倖免,盜匪進入了昭西陵的地宮之中,將隨葬品盜出,甚至連棺蓋都被抬走了。幸好,孝莊的遺骨還都在棺內,這能說明一個問題,孝莊是用的土葬而並非火葬。這與康熙繼位之後對喪葬制度的變革有很大的關係。滿清入關之前,火葬一直是普遍的喪葬形式,入關之後的最初二十年也都還保留著火葬舊俗,比如說孝陵裡的順治、孝康皇后和董鄂妃都是火葬的。康熙繼位後,逐漸改革的喪葬制度,由火葬改為土葬,這也與漢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的影響有很大關係。

1931年4月,清東陵再次發生盜案,這一次,孝莊的昭西陵也外能倖免,盜匪進入了昭西陵的地宮之中,將隨葬品盜出,甚至連棺蓋都被抬走了。幸好,孝莊的遺骨還都在棺內,這能說明一個問題,孝莊是用的土葬而並非火葬。這與康熙繼位之後對喪葬制度的變革有很大的關係。滿清入關之前,火葬一直是普遍的喪葬形式,入關之後的最初二十年也都還保留著火葬舊俗,比如說孝陵裡的順治、孝康皇后和董鄂妃都是火葬的。康熙繼位後,逐漸改革的喪葬制度,由火葬改為土葬,這也與漢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的影響有很大關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