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婆媳育兒5大矛盾,一點就著!

本來婆媳關係就是世紀大難題, 中間再加上一個寶寶, 育兒這把大刀一橫, 那簡直是火星撞地球。

以下這五大育兒問題堪稱"婆媳關係的試金石", "和諧家庭的毒鼠強", 有一家拆一家。 世紀大戰, 一觸即發, 不信你試試

矛盾一 吃鹽

媽媽

寶寶一周歲以後才可以吃鹽。

寶寶早點吃鹽好, 吃鹽才有力氣。

長輩

現象分析:

老人認為有滋有味的東西能增加寶寶的食欲, 吃起來更開胃。 但父母則認為早吃鹽不但增加了寶寶的腎臟負擔, 還會讓寶寶味覺不靈敏, 甚至會增加成年後患慢性病的幾率。

其實, 寶寶所需的鹽要比成人少得多;為了寶寶的健康, 最好在周歲以前都不要進食食鹽。

矛盾二 穿衣服

媽媽

和大人穿一樣多就好。

寶寶體溫調節差, 要多穿些。

長輩

現象分析:

老人總是生怕寶寶年齡小被凍壞, 於是講究“捂”字訣。 而父母則覺得寶寶出了汗, 捂在厚厚的衣服裡更加容易感冒,

少穿點反而還可以增強抗凍的能力。

其實, 大多數寶寶都屬於“熱性”體質, 一活動就出汗。 如果寶寶體質健康, 不需要捂太多, 和大人穿一樣多就好。

矛盾三 吃飯

媽媽

要, 可以鍛煉他手眼的協調性和培養自理能力。

不要, 這麼小哪會自己吃!

長輩

現象分析:

老人覺得寶寶太小肯定不會自己吃, 而且還會把衣物弄得滿是污漬, 所以往往採取包辦的形式。 父母則希望寶寶通過自己動手來鍛煉手眼的協調性, 培養自理能力和良好的飲食習慣。

其實, 寶寶在精細動作的發展過程中, 會有自己動手吃飯的欲望, 不妨順應他, 給他“自己吃”的機會。

矛盾四 該不該給寶寶把尿

媽媽

不該!18個月前, 寶寶沒有憋尿的意識。

當然要把!可以培養寶寶規律的排便習慣。

長輩

現象分析:

老人覺得早點把尿可以培養寶寶排便的規律, 還能讓屁屁始終乾乾淨淨的。 而父母則認為太早地刻意訓練是一種違背寶寶意願的強迫行為, 可能會影響到寶寶性格的發展。

其實, 大多數寶寶在18個月前, 大腦皮層還沒有完善到可以控制大小便的地步, 此時把尿只是培養寶寶“條件反射”的能力。

矛盾五 出門

媽媽

要出去, 戶外活動很重要。

寶寶那麼小, 太熱和太冷都不適合出門。

長輩

現象分析:

老人往往生怕室內外溫差大, 會導致抵抗力還很弱的寶寶生病。 而父母則覺得應該從小培養寶寶對不同環境的適應能力, 這樣當季節替換時就不會輕易得感冒。

其實,

戶外活動對寶寶來說確實很重要, 是加強體質的有效辦法。 不過外出前, 天氣因素也是必須考慮的, 如刮大風、下雨、下雪天就不適合帶寶寶出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