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920年的蘇波戰爭阻擋了十月革命的烈火向歐洲蔓延

作者|貓不聞餃子 本文系獨家原創,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搬運

1918年至1919年的俄國內戰期間, 波蘭被視為一枚抵抗俄國布爾什維克與歐洲共產主義紅色浪潮的重要棋子,

同時協約國各國也紛紛以保衛本國利益為名派兵進入了俄國。 1919年6月25日, 協約國的最高委員會曾有過這樣一份聲明:

為保護愛護和平的東加利西亞人的財產以及人身安全免受布爾什維克黨威脅, 協約國最高委員會決定批准波蘭武裝力量的活動範圍延伸至奇布魯克河(加利西亞和烏克蘭的分界)。

守衛歐洲文明和基督教價值觀免受蠻族入侵, 也一直都被波蘭人視為天賦使命。 這當然會使得波蘭人產生一種錯覺, 讓他們誤以為協約國列強會在戰後支援波蘭在東加利西亞地區的利益。 然而自身的命運若由他人來決定, 顯然是不牢靠的。 對協約國列強來說, 自身利益才是最根本的原則。

1919年春, 約瑟夫.哈勒將軍帶領著他在一戰末期於法國創建的“藍色軍團”返回波蘭與畢蘇斯基軍團組成新的波蘭國家軍。 波蘭軍隊的實力也在短時間內得到了很大的補充, 從1918年11月的6000人猛增至1920年7月的90萬人。 胳膊肘硬實了的同時, 也意味著不必全然看他人的眼神行事了。

波蘭人將俄國內戰視為難得的契機, 但這並不意味著波蘭人就可以完全不顧及列強的意見。 法國方面明確表示支持波蘭人自己決定東部的事務, 至於英國方面卻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聲音, 當時身任英國戰爭大臣的溫斯頓.邱吉爾作為協約國干預俄國內戰的始作俑者, 當然希望波蘭參與到反蘇維埃的陣營中來。 但首相勞合.喬治卻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對於根據巴黎和會原則毫無爭議的劃歸俄羅斯的領土, 如果波蘭仍然堅持保留, 而布爾什維克政府又拒絕和平解決問題並由此訴諸武力, 那麼, 英國政府若想在軍事和財政上支持波蘭, 獲得本國民眾的支持的幾率微乎其微。

對於俄國人來說, 為了鞏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 “必須喚起國際革命, 必須從狹隘的民族革命轉向世界革命。 ”(列寧原話)為了面向全世界輸出革命的目的, 布爾什維克在1919年的3月份成立了共產國際, 這不得不使歐洲列強越發感到擔憂。 在蘇俄領導人看來, 邊疆地區的蘇維埃化至關重要。 在蘇維埃俄國當權者對未來世界格局的構想當中, 社會主義俄國和革命的西方之間又怎麼能存留一片空白?而站在波蘭人的立場上來說,

在原東部邊疆地區生活的波蘭族人口, 雖然相對而言占居民比例很小, 但生活在那裡的波蘭人大多都是城市資產階級或地主階級, 因此他們在該地區還是有不小的文化和社會影響力的。

出於對“紅色革命浪潮”的恐懼, 英、美、法等國不可能對發生在俄國的內戰視而不見。 列強們最初是希望通過扶植俄羅斯境內的捷克軍團和高爾察克、鄧尼金等人來對抗蘇俄紅軍。 以美國為例, 在1919年等夏秋兩季就向鄧尼金提供了10萬支步槍、300萬發子彈和20萬發炮彈。 然而事與願違, 在“白軍”的節節敗退之下, 蘇維埃紅軍最終還是取得了國內戰場的勝利。

此時的蘇俄領導人認為, 在俄國國內的反革命勢力紛紛失敗之後, 亡我之心不死的協約國列強必定會尋求其它途徑來扼殺“紅色政權”, 可以想見的是, 波蘭必將成為其有力的推手。 而波蘭人當然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盤, 在經歷了123年的亡國之痛後, 他們終於在一片廢墟上重建了自己的國家。 過去的苦難更加深了他們渴望重現往日榮光的企圖,恢復全盛時期波蘭的版圖是纏繞在他們心頭揮之不去的夢魘。因此畢蘇斯基領導下的波蘭軍隊的東進計畫,是為了實現對東部邊疆的領土訴求,而非推翻蘇俄政權。畢蘇斯基很清楚恢復舊俄帝國並不符合波蘭的自身利益。

然而協約國並未考慮波蘭在東部邊界地區的領土要求。1919年9月25日,巴黎和會的波蘭事務委員會提交了關於波蘭東部邊界的最後報告,提出了一條臨時的東部邊界線。波蘭軍隊不 顧巴黎和會的決定繼續向東推進 ,並竭力說服協約國相信波蘭要求的合理性,同時也想用既成事實促使和會承認波蘭的要求。

畢蘇斯基轉而與烏克蘭人達成了同盟,波蘭方面承諾將1772年第一次瓜分前佔領的烏克蘭領土歸還,作為交換條件烏克蘭必須承認波蘭在東加利西亞地區的利益。1920年5月,波烏兩軍同時向蘇俄發動了襲擊,很快蘇俄方面也予以了反擊。在紅軍南北兩路的合擊之下,波蘭軍隊毫無招架之力,他們只得放棄已經到手的維爾諾和比亞維斯托克,一直被驅趕到了利沃夫。無可奈何之下,波蘭向協約國尋求幫助,但他們無視了波蘭人的請求。一方面,早在1920年的1月份列強就曾表示不希望波蘭繼續戰爭,也不準備對波蘭的行為承擔任何責任。列強們主要是擔心波蘭在領土要求上毫不妥協的態度,可能會促使蘇德之間達成政治和軍事聯繫。另一方面,在共產國際的號召之下,各國的工人團體紛紛反對援助波蘭,例如但澤的碼頭工人拒絕為波蘭裝貨,英國的左翼人士還發起了“別動俄羅斯”運動。

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更是在1920年7月“賠款協會”就討論德國賠償問題的會議上,嚴厲斥責波蘭人挑起戰爭,並要求波蘭軍隊西撤150英里。

8月1日,在哈切夫斯基的率領下,五路紅軍直逼華沙,兵臨城下的波蘭首都岌岌可危。然而頑強的波蘭人還是創造了“維斯瓦河奇跡”。10月份,波蘭和蘇俄達成了停戰協定,1921年3月雙方在中立國拉脫維亞首都里加進行了和談,簽署了《里加條約》,自此,二戰前的波蘭第二共和國的東部邊界終於確定了下來。波蘭成功得到了維爾諾、沃倫、以及東加利西亞的主權。

波蘭在華沙戰役上取得的勝利阻止了十月革命的烈火向歐洲的蔓延,當時的西方社會評價畢蘇斯基“扶住了倒下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參考文獻:

哈莉克.科漢斯基:《不折之鷹——二戰中的的波蘭與波蘭人》

千里:《決定歐洲命運之戰——1920年波蘇戰爭》

石曉燕:《1919—1920蘇波戰爭的再評價》

王天兵:《1920年的世界革命與蘇波戰爭始末》

王曉菊:《波蘇邊界戰爭與波蘭人口遷移》

搜索微信號:historytalking 關注

想看輕鬆有趣的歷史?

想瞭解正史中的八卦事?

想知道歷史中的各種稀奇古怪?

時拾史事讀者群號 30428330

過去的苦難更加深了他們渴望重現往日榮光的企圖,恢復全盛時期波蘭的版圖是纏繞在他們心頭揮之不去的夢魘。因此畢蘇斯基領導下的波蘭軍隊的東進計畫,是為了實現對東部邊疆的領土訴求,而非推翻蘇俄政權。畢蘇斯基很清楚恢復舊俄帝國並不符合波蘭的自身利益。

然而協約國並未考慮波蘭在東部邊界地區的領土要求。1919年9月25日,巴黎和會的波蘭事務委員會提交了關於波蘭東部邊界的最後報告,提出了一條臨時的東部邊界線。波蘭軍隊不 顧巴黎和會的決定繼續向東推進 ,並竭力說服協約國相信波蘭要求的合理性,同時也想用既成事實促使和會承認波蘭的要求。

畢蘇斯基轉而與烏克蘭人達成了同盟,波蘭方面承諾將1772年第一次瓜分前佔領的烏克蘭領土歸還,作為交換條件烏克蘭必須承認波蘭在東加利西亞地區的利益。1920年5月,波烏兩軍同時向蘇俄發動了襲擊,很快蘇俄方面也予以了反擊。在紅軍南北兩路的合擊之下,波蘭軍隊毫無招架之力,他們只得放棄已經到手的維爾諾和比亞維斯托克,一直被驅趕到了利沃夫。無可奈何之下,波蘭向協約國尋求幫助,但他們無視了波蘭人的請求。一方面,早在1920年的1月份列強就曾表示不希望波蘭繼續戰爭,也不準備對波蘭的行為承擔任何責任。列強們主要是擔心波蘭在領土要求上毫不妥協的態度,可能會促使蘇德之間達成政治和軍事聯繫。另一方面,在共產國際的號召之下,各國的工人團體紛紛反對援助波蘭,例如但澤的碼頭工人拒絕為波蘭裝貨,英國的左翼人士還發起了“別動俄羅斯”運動。

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更是在1920年7月“賠款協會”就討論德國賠償問題的會議上,嚴厲斥責波蘭人挑起戰爭,並要求波蘭軍隊西撤150英里。

8月1日,在哈切夫斯基的率領下,五路紅軍直逼華沙,兵臨城下的波蘭首都岌岌可危。然而頑強的波蘭人還是創造了“維斯瓦河奇跡”。10月份,波蘭和蘇俄達成了停戰協定,1921年3月雙方在中立國拉脫維亞首都里加進行了和談,簽署了《里加條約》,自此,二戰前的波蘭第二共和國的東部邊界終於確定了下來。波蘭成功得到了維爾諾、沃倫、以及東加利西亞的主權。

波蘭在華沙戰役上取得的勝利阻止了十月革命的烈火向歐洲的蔓延,當時的西方社會評價畢蘇斯基“扶住了倒下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參考文獻:

哈莉克.科漢斯基:《不折之鷹——二戰中的的波蘭與波蘭人》

千里:《決定歐洲命運之戰——1920年波蘇戰爭》

石曉燕:《1919—1920蘇波戰爭的再評價》

王天兵:《1920年的世界革命與蘇波戰爭始末》

王曉菊:《波蘇邊界戰爭與波蘭人口遷移》

搜索微信號:historytalking 關注

想看輕鬆有趣的歷史?

想瞭解正史中的八卦事?

想知道歷史中的各種稀奇古怪?

時拾史事讀者群號 3042833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