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細細品讀這十句話,裡面蘊含著曾國藩的教子秘方和成功的智慧

毛澤東說“愚於近人, 獨服曾文正”。 蔣介石說“足為吾人之師資”。 曾國藩的個人魅力, 由此可見一斑, 曾國藩具有高深的學問素養, 毛澤東評價他:“是一個辦事(幹出事業)兼傳教(留下思想學說)之人”。 《清史稿——曾國藩傳》也說:“國藩事功大於學問, 善以禮運。 ”他一生推崇儒家學說, 講求經世致用的實用主義, 成為繼孔子、孟子、朱熹之後又一個“儒學大師”;其思想學說主持了道(光)、咸(豐)、同(治)三朝的文壇, 可謂“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曾國藩初名子城, 字伯涵, 號滌生, 諡文正, 漢族, 湖南省長沙府湘鄉縣人。 晚清重臣, 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者。 清朝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 文學家, 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 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 封一等毅勇侯。

曾國藩是近代史上有爭議的人物, 但其對子女的教育卻留給後人很多可借鑒的內容。 勤奮、儉樸、求學、務實的家訓家風一直為曾家後人所傳承。 曾國藩曾留十大名言, 細細品讀受益終身。

1、倚富者貧, 倚貴者賤, 倚強者弱, 倚巧者拙。 倚仁義不貧不賤不弱不拙。

2、以忠沽名者訐, 以信沽名者詐, 以廉沽名者貪, 以潔沽名者汙。 忠信廉潔, 立身之本, 非釣名之具也。 有一于此, 鄉原之徒,

又何足取哉?

3、以德遺後者昌, 以禍遺後者亡。 謙柔卑退者, 德之餘, 強暴奸詐者, 禍之始。

4、衣冠之族, 以清白遺世為本, 務要恬穆省事, 凡貪戾刻薄之夫, 皆不宜與之相接。

5、小人專望人恩, 恩過不感。 君子不輕受人恩, 受則難忘。

6、吾不知所謂善, 但使人感者即善也。 吾不知所謂惡, 但使人恨者即惡也。

7、聞善言則拜, 告有過則喜, 有聖賢之氣象。 坐密室如通衢, 馭寸心如六馬, 可以免過。 心不清則無以見道, 志不確則無以立功。

8、為善最樂, 是不求人知。 為惡最苦, 是惟恐人知。

9、事莫待來時忍, 欲莫待動時防。 即來思隱, 即動思防, 如火熾水溢, 障之甚難。

10、事後論人, 局外論人, 是學者大病。 事後論人, 每將智人說得極愚。 局外論人, 每將難事說得極易。 二者皆從不忠不恕生出

曾國藩力挽狂瀾扶晚清王朝垂而不死, 在“同治中興”時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學問、文章兼收並蓄, 實現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理想境界, 被譽為“中華千古第一完人”。 曾氏家族更是歷史上數得著的侯門望族, 曾國藩繼承發揚儒家教育思想取得了巨大成功。

出現了像曾紀澤、曾廣均、曾廣銓、曾昭掄、曾憲植等一代代傑出人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