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飛翔的“歡慶女神”_勞斯萊斯品牌史

“勞斯萊斯是汽車王國雍容高貴的唯一標誌。 無論她的款式如何老舊, 造價多麼高昂, 至今仍然沒有挑戰者。 ”她的創始人在一個世紀以前留給我們的話, 直到今天仍像當年一樣正確。 作為一個屹立了百年的汽車品牌, 勞斯萊斯在創立之初就致力於打造“世界上最好的汽車”, 而到現在它依然如此。 它在世界汽車業界的頂尖地位始終沒有動搖過, “汽車中的貴族”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 它凝聚的是一代代勞斯萊斯人追求完美的信念、標準和堅持。 如今, 勞斯萊斯轎車已經成為地位的象徵, 而車輛的主人也都是有一定身份的人。

勞斯萊斯品牌的兩位創始人:亨利·萊斯(左圖)與查利·勞斯(右圖)

1903年, 亨利·萊斯開始打造自己的第一款汽車。 他委託鑄造廠來製造汽車部件, 招來一些車架工匠組裝4座車身, 並成功製造出第一款2汽缸發動機Royce汽車, 排量1800毫升,

最大功率僅為10馬力。 而出身與貴族家庭的勞斯,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萊斯生產出的2缸發動機汽車, 受到極大震撼。 這輛車用按鈕起動, 運行十分平穩流暢, 噪音很小, 而且不像當時的汽車那樣經常出現故障。 勞斯一下子就意識到這就是他想要的高品質的汽車, 他立即把萊斯的這輛車借到倫敦, 並介紹給他的合夥人克勞德·詹森。 他們在心中暗喜:萊斯先生就是他們發現的將要主宰世界的機械天才。

1904年的耶誕節, 勞斯和萊斯正式簽署合作協定, 雙方合作生產可以推向市場的汽車, 汽車將由Royce有限公司(該公司是萊斯早年間創造的公司)負責制造, 品牌名稱是勞斯萊斯(Rolls-Royce)。 也許這對萊斯不公平, 但是勞斯萊斯畢竟比萊斯勞斯好聽, 他們都覺得萊斯勞斯這個名字沒有前者的神韻, 這個傳奇品牌的名字於是確定為勞斯萊斯。

1904年:“汽車中的貴族”誕生, 貴族與天才的結合創立出象徵尊貴的勞斯萊斯品牌

1906年—1924年:“銀魅”確立了勞斯萊斯的車壇地位, 而一戰則讓勞斯萊斯有了分支業務

銀魅誕生, 確立了勞斯萊斯在車壇的地位

1907年首次露面於巴黎汽車博覽會的Silver Ghost(銀魅)受到了普遍關注。 其金色鐘頂形散熱器非常引人注目, 直到今天這一造型依然是勞斯萊斯不可替代的設計項目。 該車的設計理念也與當時其它品牌迥然不同, 例如, 為讓乘員以最優雅的姿勢下車, 車門採用馬車走入式設計, 門是向後打開的。 此類細節使它被當時的新聞界公認為世界上最好的汽車。 不過有意思的是, 直到這款車停產之後, 勞斯萊斯才最終將它終命名為Sliver Ghost。

除了獨特的外觀, 銀魅還擁有領先於時代的技術:強制潤滑、6缸7L發動機輸出功率可達36kW、最高車速達110km/h。 可連續行駛22500多公里的耐用性,在當時絕對是一項世界記錄。更可貴的是,這款車不但長度加大、功率變高,萊斯還解決了以前V6發動機的振動問題,而那種振動常常導致曲軸斷裂。在那個時代,改良過的勞斯萊斯發動機運轉相當平順安靜,憑藉著Sliver Ghost的出色表現,勞斯萊斯品牌成功躋身世界頂級汽車品牌行列。之後,勞斯萊斯其他量產車逐漸停產,公司集中精力研發為富豪準備的高端車型,從此一步步走向輝煌。

當然,為了保證產品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僅靠產品自身的優良品質還遠遠不夠,必須向客戶提供連續不斷的售後服務才能進一步培養他們對品牌的忠實度。早在1908年,勞斯萊斯就決定由本公司的機械師定期上門為客戶進行車況檢查,同時還建立了一個培訓專業司機的學校。這種經營模式在英國境外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功,5年之後巴黎、柏林和馬德里都出現了提供專業服務的維修廠。

到1924年,勞斯萊斯公司一共生產了6173輛銀魅,這些車輛均由手工製造。銀魅為勞斯萊斯確立了其在世界車壇上的地位,其聲威也隨之很快傳到海外。

一戰的爆發促使勞斯萊斯將業務轉向飛機發動機的研發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在即,當時英國空軍還在裝備法國發動機,而英國政府認為戰爭可能在法國土地上全面爆發,所以擁有自己的發動機成為當務之急。於是在英國政府的命令下,萊斯開始在英國德比的工廠裡研製飛機發動機,並很快成為了勞斯萊斯的主營業務,飛機發動機賺來的錢剛好可以救濟常常虧損的汽車業務。此時,勞斯萊斯汽車也被征為軍用,Sliver Ghost裝上了裝甲,車頂也設計了炮塔,可以搭配維克斯303機槍。

1925—1930年:幻影曾讓勞斯萊斯進入輝煌,但蕭條也不可避免的來臨。

PhantomⅠ,幻影時代的開始與發展

到了1925年,Sliver Ghost(銀魅)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審美觀點,因為它總是讓人感覺回到了20年前。於是,勞斯萊斯在40/50(銀魅定名前的代號)的底盤上安裝了新的發動機,這款車被命名為Phantom(幻影),多年後汽車收藏家們稱其為PhantomⅠ,雖然在底盤方面,PhantomⅠ並沒有開天闢地的獨創,但新的設計終究會來的。

PhantomⅡ

1929年,PhantomⅡ出現。由於早期的勞斯萊斯並沒有考慮在雨中行駛,所以它沒有為駕駛者設計避雨裝置。鑒於此,PhantomⅡ的頂篷就同時遮蓋了乘坐者和駕駛者。同時PhantomⅡ的比例結構也發生了變化,比PhantomⅠ要短9英寸,PhantomⅠ的後排座椅位置恰好在後軸的上面,而PhantomⅡ將後排座椅位置移到兩軸之間,這會讓乘坐者更舒適一些。另外,發動機和PhantomⅠ相比沒有太多改動,只是選用了鋁制氣缸蓋,底盤有一些比較現代的設計,前後軸都配置了半橢圓結構的鋼板彈簧,通過精巧的設計,PhantomⅡ的車身高度顯著降低。發動機、離合器和變速器被設計成一個整體,並與底盤脫離,不再像從前一樣固定在上面。當然,PhantomⅡ還包含了很多奢華的手工設計,勞斯萊斯的王者之氣也因此得到正名。為了能讓噴漆顯出珍珠色的光芒,勞斯萊斯將研磨成粉末的青魚鱗添加到了油漆中。內飾材料使用了法國上等皮革以及與車身藍色相配的小無花果木,這種木頭可以顯出天藍色。

賓利被勞斯萊斯收購,發展成其第二品牌;幻影Ⅲ的失敗讓勞斯萊斯進入蕭條期

1931年,萊斯收購了保存完整但是已經破產的賓利汽車公司。萊斯希望能夠將同樣具有悠久歷史的賓利復興,並使它成為勞斯萊斯的第二品牌,萊斯為賓利品牌定位為跑車。這時候,Phantom Ⅲ的開發也在進行當中。應該說萊斯為Phantom Ⅲ貢獻了很大精力,但是他在1933年就去世了,最終沒有看到新車誕生。

Phantom Ⅲ

1935年10月,Phantom Ⅲ開始生產,這是勞斯萊斯第一次配置12缸7.3L的發動機,同時,該車還採用了獨立前懸掛,曲軸和氣缸蓋都採用昂貴的鋁合金材料,而這種材料本來只用在勞斯萊斯飛機發動機上。

儘管Phantom Ⅲ雖然擁有很多優點,但是最終還是失敗了。這主要是因為它沒有解決好發動機降溫的問題。在高速公路上,Phantom Ⅲ達到最高車速後,維持不了多久,發動機就會“開鍋”。雖然進行了改進,但是壞名聲還是傳了出去,很快Phantom Ⅲ就失去了市場。相比PhantomⅡ那1767輛的銷售成績,Phantom Ⅲ僅生產了727輛就停產了。由此,勞斯萊斯不幸地進入了蕭條期。Phantom Ⅲ宣告了萊斯時代的結束,也宣告那個對研發費用不加限制的時代的結束。

1946年—1980年:勞斯萊斯與賓利雙品牌發展,而幻影系列則在這時期成為了元首專屬。

二戰後,勞斯萊斯與賓利雙品牌發展,幻影系列開始成為國家元首的專屬

Silver Cloud

1955年,勞斯萊斯Silver Cloud(銀雲)和賓利S型出現,它們的發動機罩和標誌外完全一樣,以至於一些勞斯萊斯和賓利的買家常常將買來的新車送到英國手工工廠,進行個性化裝飾或大規模改造。勞斯萊斯Silver Cloud(銀雲)和賓利S引領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Silver Shadow

1965年,Silver Shadow(銀色陰影)和賓利T型車誕生,它們取代了Silver Cloud和賓利S。銀色陰影是是第一輛採用承載式車身的勞斯萊斯,也是銷量最大的勞斯萊斯,在16年中共售出了34000輛,同時它還是最後一輛仍保持幾分經典特色的勞斯萊斯。

Corniche

1971年3月,銀色陰影有了一個分支車型,它就是勞斯萊斯濱海路(Corniche)。該車的最高車速達到200公里/小時,通風盤式制動器第一次在勞斯萊斯車上使用。

近代的勞斯萊斯公司經過了幾次經濟困難,主要是飛機發動機部門遇到了麻煩。RB112型飛機發動機在市場上遭受重創,英國政府不得不採取緊急行動。勞斯萊斯飛機發動機和勞斯萊斯汽車兩個部門被拆分,使人感覺有些分離不良資產的味道。

“勞斯萊斯”這個商標歸勞斯萊斯PLC飛機發動機公司所有,勞斯萊斯汽車公司不擁有商標權,只擁有銀翼天使和傳統進氣格柵這類裝飾的使用權。這種政府行為為日後汽車界的一次大爭奪埋下了伏筆。

1980年,勞斯萊斯汽車公司被Vickers公司收購。Vickers的業務很多,主要是國防裝備和發動機,著名的科斯沃斯(Cosworth)就是Vickers旗下的品牌。同一年,勞斯萊斯又進行了一次品牌換代。銀色精靈(Silver Spirit)和銀色馬刺(Silver Spur)成為車廠新的主角。

這個時期,曾赫赫有名的賓利開始走下坡路,50年代賓利的產量超過勞斯萊斯,70年代賓利的產量是勞斯萊斯的1/9,1980年賓利的產量只是勞斯萊斯的4%了。

Vickers加大了對賓利的重視程度,主要是不斷提高其性能,恢復從前最豪華跑車的稱號。這段時間出現了賓利Eight和Muslsanne S。終於在1986年,賓利和勞斯萊斯的產量比達到了2:3。

1988年,勞斯萊斯推出了濱海路II,1989年濱海路III開始生產。1991年,勞斯萊斯濱海路系列宣佈停產。

易主之爭

1991年,Vickers公司有意圖出售勞斯萊斯公司,買家不限於英國,很明顯Vickers希望寶馬來接手勞斯萊斯。這一年,寶馬公司開始與勞斯萊斯有業務往來,勞斯萊斯的安全氣囊是由寶馬提供的,但是寶馬公開否認有收購勞斯萊斯的意圖。

1997年,Vickers宣佈要出售勞斯萊斯。1998年4月末,Vickers正式接受寶馬5.75億美元的收購報價。

此時大眾公司宣佈將以更高的價格收購勞斯萊斯。大眾的報價是7.95億美元,為了讓Vickers死心塌地把寶馬踢開,大眾還宣佈以2億美元收購Vickers的科斯沃斯發動機。

1998年7月,對抗達到高潮。寶馬宣佈停止給勞斯萊斯供應發動機。同時勞斯萊斯PLC飛機發動機公司宣佈不同意大眾使用勞斯萊斯的品牌名稱,誰讓寶馬控制了PLC呢?

最終,大眾、寶馬、勞斯萊斯和Vickers通過談判解決了爭端。寶馬以6800萬美元價格從勞斯萊斯PLC拿到勞斯萊斯的名稱和標誌的使用權,但是允許大眾使用其名稱到2002年底。大眾可以在英國克魯郡生產勞斯萊斯銀色六翼天使,直到2002年12月31日,在這之後六翼天使的生產權轉交寶馬。寶馬同意遵守與大眾控制的科斯沃斯發動機公司所簽訂的一系列合同。

在這場談判中,勞斯萊斯是最大的受益者。當時勞斯萊斯的純資產只有1.49億英鎊,而且經營上也問題多多。寶馬和大眾爭得越凶,勞斯萊斯得到的利益也就越大。

繼阿斯頓•馬丁、美洲虎、Mini之後,又一個英國汽車品牌落入外國人的手裡。雖然不再屬於英國了,但是勞斯萊斯將永遠屬於這個世界。

造車成為藝術

勞斯萊斯高貴的品質來自于它高超的品質。它的創始人亨利•萊斯就曾說過:“車的價格會被人忘記。而車的品質卻長久存在”。

勞斯萊斯的成功得益於它一直秉承了英國傳統的造車藝術:精練、恒久、巨細無遺。因此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自1904年到現在.超過60%的勞斯萊斯仍然性能良好。

勞斯萊斯最與眾不同之處.就在於它大量使用了手工勞動在人工費相當高昂的英國.這必然會導致生產成本的居高不下。這也是勞斯萊斯價格驚人的原因之一。

一直到今天.勞斯萊斯的發動機還完全是用手工製造。更令人稱奇的是.勞斯萊斯車頭散熱器的格柵完全是由熟練工人用手和眼來完成的.不用任何丈量的工具.而一台散熱器需要一個工人一整天時間才能製造出來.然後還需要5個小時對它進行加工打磨。

勞斯萊斯的商標是兩個重疊在一起的“R”字,上面是ROLLS,下面是ROYCE。這是以兩位元創始人姓氏的第一個字母R,稍稍錯開的上下構成,組合成標誌圖案,體現了創始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團結起來、共同奮進的精神。

這個商標創意的確不同凡響,採取了一種可以稱之為品牌名稱與企業名稱一致的商標設計方式。在兩位創始人相繼去世之後,他們的繼承人把車前代表他們名字的紅色雙R改為黑色,以示哀悼。

勞斯萊斯的標誌除了雙R之外,還有著名的飛人標誌。這個標誌的創意取自巴黎盧浮宮藝術品走廊的一尊有兩千年歷史的勝利女神雕像。

每輛勞斯萊斯車頭上的那個吉祥物——帶翅膀的歡樂女神.她的產生與製造的過程.更是勞斯萊斯追求完美的一個絕好的例證。

勞斯萊斯車標的設計者薩科斯這樣來描述他的設計理念:“風姿綽約的女神以登上勞斯萊斯車首為愉悅之泉.沿途微風輕送.搖曳生姿。”這一理念與女神的造型正是勞斯萊斯追求卓越精神的絕佳體現。

這尊女神像的製作過程也極為複雜。它採用傳統的蠟模工藝.完全用手工倒模壓制成型.然後再經過至少8遍的手工打磨。再將打磨好的神像置於一個裝有混合打磨物質的機器裡研磨64分鐘。做好的女神像還要經過嚴格的檢驗。

勞斯萊斯名車系列:

1907:第一代名車“銀魅”問世

1936:第一輛12缸發動機、時速100英里的“幻影Ⅲ”問世

1955:一代名車“銀雲”面世

1971:第一部敞篷跑車Corniche面世

1980:加長軸距的“銀駒”面世

1998:頗具現代氣息的“銀天使”面世

2000:推出豪華旅行房車“Park Ward”

2003:寶馬第一款勞斯萊斯“Phantom”(幻影)底特律車展亮相

2007: 百年幻影加長誕生

最後,咱們用一張圖回顧一下。

可連續行駛22500多公里的耐用性,在當時絕對是一項世界記錄。更可貴的是,這款車不但長度加大、功率變高,萊斯還解決了以前V6發動機的振動問題,而那種振動常常導致曲軸斷裂。在那個時代,改良過的勞斯萊斯發動機運轉相當平順安靜,憑藉著Sliver Ghost的出色表現,勞斯萊斯品牌成功躋身世界頂級汽車品牌行列。之後,勞斯萊斯其他量產車逐漸停產,公司集中精力研發為富豪準備的高端車型,從此一步步走向輝煌。

當然,為了保證產品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僅靠產品自身的優良品質還遠遠不夠,必須向客戶提供連續不斷的售後服務才能進一步培養他們對品牌的忠實度。早在1908年,勞斯萊斯就決定由本公司的機械師定期上門為客戶進行車況檢查,同時還建立了一個培訓專業司機的學校。這種經營模式在英國境外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功,5年之後巴黎、柏林和馬德里都出現了提供專業服務的維修廠。

到1924年,勞斯萊斯公司一共生產了6173輛銀魅,這些車輛均由手工製造。銀魅為勞斯萊斯確立了其在世界車壇上的地位,其聲威也隨之很快傳到海外。

一戰的爆發促使勞斯萊斯將業務轉向飛機發動機的研發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在即,當時英國空軍還在裝備法國發動機,而英國政府認為戰爭可能在法國土地上全面爆發,所以擁有自己的發動機成為當務之急。於是在英國政府的命令下,萊斯開始在英國德比的工廠裡研製飛機發動機,並很快成為了勞斯萊斯的主營業務,飛機發動機賺來的錢剛好可以救濟常常虧損的汽車業務。此時,勞斯萊斯汽車也被征為軍用,Sliver Ghost裝上了裝甲,車頂也設計了炮塔,可以搭配維克斯303機槍。

1925—1930年:幻影曾讓勞斯萊斯進入輝煌,但蕭條也不可避免的來臨。

PhantomⅠ,幻影時代的開始與發展

到了1925年,Sliver Ghost(銀魅)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審美觀點,因為它總是讓人感覺回到了20年前。於是,勞斯萊斯在40/50(銀魅定名前的代號)的底盤上安裝了新的發動機,這款車被命名為Phantom(幻影),多年後汽車收藏家們稱其為PhantomⅠ,雖然在底盤方面,PhantomⅠ並沒有開天闢地的獨創,但新的設計終究會來的。

PhantomⅡ

1929年,PhantomⅡ出現。由於早期的勞斯萊斯並沒有考慮在雨中行駛,所以它沒有為駕駛者設計避雨裝置。鑒於此,PhantomⅡ的頂篷就同時遮蓋了乘坐者和駕駛者。同時PhantomⅡ的比例結構也發生了變化,比PhantomⅠ要短9英寸,PhantomⅠ的後排座椅位置恰好在後軸的上面,而PhantomⅡ將後排座椅位置移到兩軸之間,這會讓乘坐者更舒適一些。另外,發動機和PhantomⅠ相比沒有太多改動,只是選用了鋁制氣缸蓋,底盤有一些比較現代的設計,前後軸都配置了半橢圓結構的鋼板彈簧,通過精巧的設計,PhantomⅡ的車身高度顯著降低。發動機、離合器和變速器被設計成一個整體,並與底盤脫離,不再像從前一樣固定在上面。當然,PhantomⅡ還包含了很多奢華的手工設計,勞斯萊斯的王者之氣也因此得到正名。為了能讓噴漆顯出珍珠色的光芒,勞斯萊斯將研磨成粉末的青魚鱗添加到了油漆中。內飾材料使用了法國上等皮革以及與車身藍色相配的小無花果木,這種木頭可以顯出天藍色。

賓利被勞斯萊斯收購,發展成其第二品牌;幻影Ⅲ的失敗讓勞斯萊斯進入蕭條期

1931年,萊斯收購了保存完整但是已經破產的賓利汽車公司。萊斯希望能夠將同樣具有悠久歷史的賓利復興,並使它成為勞斯萊斯的第二品牌,萊斯為賓利品牌定位為跑車。這時候,Phantom Ⅲ的開發也在進行當中。應該說萊斯為Phantom Ⅲ貢獻了很大精力,但是他在1933年就去世了,最終沒有看到新車誕生。

Phantom Ⅲ

1935年10月,Phantom Ⅲ開始生產,這是勞斯萊斯第一次配置12缸7.3L的發動機,同時,該車還採用了獨立前懸掛,曲軸和氣缸蓋都採用昂貴的鋁合金材料,而這種材料本來只用在勞斯萊斯飛機發動機上。

儘管Phantom Ⅲ雖然擁有很多優點,但是最終還是失敗了。這主要是因為它沒有解決好發動機降溫的問題。在高速公路上,Phantom Ⅲ達到最高車速後,維持不了多久,發動機就會“開鍋”。雖然進行了改進,但是壞名聲還是傳了出去,很快Phantom Ⅲ就失去了市場。相比PhantomⅡ那1767輛的銷售成績,Phantom Ⅲ僅生產了727輛就停產了。由此,勞斯萊斯不幸地進入了蕭條期。Phantom Ⅲ宣告了萊斯時代的結束,也宣告那個對研發費用不加限制的時代的結束。

1946年—1980年:勞斯萊斯與賓利雙品牌發展,而幻影系列則在這時期成為了元首專屬。

二戰後,勞斯萊斯與賓利雙品牌發展,幻影系列開始成為國家元首的專屬

Silver Cloud

1955年,勞斯萊斯Silver Cloud(銀雲)和賓利S型出現,它們的發動機罩和標誌外完全一樣,以至於一些勞斯萊斯和賓利的買家常常將買來的新車送到英國手工工廠,進行個性化裝飾或大規模改造。勞斯萊斯Silver Cloud(銀雲)和賓利S引領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Silver Shadow

1965年,Silver Shadow(銀色陰影)和賓利T型車誕生,它們取代了Silver Cloud和賓利S。銀色陰影是是第一輛採用承載式車身的勞斯萊斯,也是銷量最大的勞斯萊斯,在16年中共售出了34000輛,同時它還是最後一輛仍保持幾分經典特色的勞斯萊斯。

Corniche

1971年3月,銀色陰影有了一個分支車型,它就是勞斯萊斯濱海路(Corniche)。該車的最高車速達到200公里/小時,通風盤式制動器第一次在勞斯萊斯車上使用。

近代的勞斯萊斯公司經過了幾次經濟困難,主要是飛機發動機部門遇到了麻煩。RB112型飛機發動機在市場上遭受重創,英國政府不得不採取緊急行動。勞斯萊斯飛機發動機和勞斯萊斯汽車兩個部門被拆分,使人感覺有些分離不良資產的味道。

“勞斯萊斯”這個商標歸勞斯萊斯PLC飛機發動機公司所有,勞斯萊斯汽車公司不擁有商標權,只擁有銀翼天使和傳統進氣格柵這類裝飾的使用權。這種政府行為為日後汽車界的一次大爭奪埋下了伏筆。

1980年,勞斯萊斯汽車公司被Vickers公司收購。Vickers的業務很多,主要是國防裝備和發動機,著名的科斯沃斯(Cosworth)就是Vickers旗下的品牌。同一年,勞斯萊斯又進行了一次品牌換代。銀色精靈(Silver Spirit)和銀色馬刺(Silver Spur)成為車廠新的主角。

這個時期,曾赫赫有名的賓利開始走下坡路,50年代賓利的產量超過勞斯萊斯,70年代賓利的產量是勞斯萊斯的1/9,1980年賓利的產量只是勞斯萊斯的4%了。

Vickers加大了對賓利的重視程度,主要是不斷提高其性能,恢復從前最豪華跑車的稱號。這段時間出現了賓利Eight和Muslsanne S。終於在1986年,賓利和勞斯萊斯的產量比達到了2:3。

1988年,勞斯萊斯推出了濱海路II,1989年濱海路III開始生產。1991年,勞斯萊斯濱海路系列宣佈停產。

易主之爭

1991年,Vickers公司有意圖出售勞斯萊斯公司,買家不限於英國,很明顯Vickers希望寶馬來接手勞斯萊斯。這一年,寶馬公司開始與勞斯萊斯有業務往來,勞斯萊斯的安全氣囊是由寶馬提供的,但是寶馬公開否認有收購勞斯萊斯的意圖。

1997年,Vickers宣佈要出售勞斯萊斯。1998年4月末,Vickers正式接受寶馬5.75億美元的收購報價。

此時大眾公司宣佈將以更高的價格收購勞斯萊斯。大眾的報價是7.95億美元,為了讓Vickers死心塌地把寶馬踢開,大眾還宣佈以2億美元收購Vickers的科斯沃斯發動機。

1998年7月,對抗達到高潮。寶馬宣佈停止給勞斯萊斯供應發動機。同時勞斯萊斯PLC飛機發動機公司宣佈不同意大眾使用勞斯萊斯的品牌名稱,誰讓寶馬控制了PLC呢?

最終,大眾、寶馬、勞斯萊斯和Vickers通過談判解決了爭端。寶馬以6800萬美元價格從勞斯萊斯PLC拿到勞斯萊斯的名稱和標誌的使用權,但是允許大眾使用其名稱到2002年底。大眾可以在英國克魯郡生產勞斯萊斯銀色六翼天使,直到2002年12月31日,在這之後六翼天使的生產權轉交寶馬。寶馬同意遵守與大眾控制的科斯沃斯發動機公司所簽訂的一系列合同。

在這場談判中,勞斯萊斯是最大的受益者。當時勞斯萊斯的純資產只有1.49億英鎊,而且經營上也問題多多。寶馬和大眾爭得越凶,勞斯萊斯得到的利益也就越大。

繼阿斯頓•馬丁、美洲虎、Mini之後,又一個英國汽車品牌落入外國人的手裡。雖然不再屬於英國了,但是勞斯萊斯將永遠屬於這個世界。

造車成為藝術

勞斯萊斯高貴的品質來自于它高超的品質。它的創始人亨利•萊斯就曾說過:“車的價格會被人忘記。而車的品質卻長久存在”。

勞斯萊斯的成功得益於它一直秉承了英國傳統的造車藝術:精練、恒久、巨細無遺。因此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自1904年到現在.超過60%的勞斯萊斯仍然性能良好。

勞斯萊斯最與眾不同之處.就在於它大量使用了手工勞動在人工費相當高昂的英國.這必然會導致生產成本的居高不下。這也是勞斯萊斯價格驚人的原因之一。

一直到今天.勞斯萊斯的發動機還完全是用手工製造。更令人稱奇的是.勞斯萊斯車頭散熱器的格柵完全是由熟練工人用手和眼來完成的.不用任何丈量的工具.而一台散熱器需要一個工人一整天時間才能製造出來.然後還需要5個小時對它進行加工打磨。

勞斯萊斯的商標是兩個重疊在一起的“R”字,上面是ROLLS,下面是ROYCE。這是以兩位元創始人姓氏的第一個字母R,稍稍錯開的上下構成,組合成標誌圖案,體現了創始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團結起來、共同奮進的精神。

這個商標創意的確不同凡響,採取了一種可以稱之為品牌名稱與企業名稱一致的商標設計方式。在兩位創始人相繼去世之後,他們的繼承人把車前代表他們名字的紅色雙R改為黑色,以示哀悼。

勞斯萊斯的標誌除了雙R之外,還有著名的飛人標誌。這個標誌的創意取自巴黎盧浮宮藝術品走廊的一尊有兩千年歷史的勝利女神雕像。

每輛勞斯萊斯車頭上的那個吉祥物——帶翅膀的歡樂女神.她的產生與製造的過程.更是勞斯萊斯追求完美的一個絕好的例證。

勞斯萊斯車標的設計者薩科斯這樣來描述他的設計理念:“風姿綽約的女神以登上勞斯萊斯車首為愉悅之泉.沿途微風輕送.搖曳生姿。”這一理念與女神的造型正是勞斯萊斯追求卓越精神的絕佳體現。

這尊女神像的製作過程也極為複雜。它採用傳統的蠟模工藝.完全用手工倒模壓制成型.然後再經過至少8遍的手工打磨。再將打磨好的神像置於一個裝有混合打磨物質的機器裡研磨64分鐘。做好的女神像還要經過嚴格的檢驗。

勞斯萊斯名車系列:

1907:第一代名車“銀魅”問世

1936:第一輛12缸發動機、時速100英里的“幻影Ⅲ”問世

1955:一代名車“銀雲”面世

1971:第一部敞篷跑車Corniche面世

1980:加長軸距的“銀駒”面世

1998:頗具現代氣息的“銀天使”面世

2000:推出豪華旅行房車“Park Ward”

2003:寶馬第一款勞斯萊斯“Phantom”(幻影)底特律車展亮相

2007: 百年幻影加長誕生

最後,咱們用一張圖回顧一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