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嫁高帥富不如嫁“潛力股” 且看呂雉是如何看上劉邦這位窮鬼的

婚姻中不可缺少的“技能”是眼光——從呂後嫁給劉邦說起端木松容

人們常說:“男怕入錯行, 女怕嫁錯郎。 ”婚姻大事對於女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麼, 該找一個什麼樣的“金龜婿”呢?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 兩千多年前的少女呂雉也不例外……

不知呂後當年真長這樣否?

呂雉(前241~前180年), 字娥妁, 單父縣(今山東東單縣)人。 她出生於一個官宦之家, 自幼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其父呂公因為避難, 帶領一家人徙居江蘇沛縣, 靠著“長袖善舞”的本領, 很快成為沛縣的巨富。

呂雉的長相雖然說不上傾城傾國, 但由於家境優裕, 從小受著良好的教育, 很有著大家閨秀的風度, 再加上年輕少女特有的青春氣息, 自然也楚楚動人, 因之引來許多愛慕之士登門求親。 其中, 既有門當戶對的鉅賈大賈之子, 也有有權有勢的名門望族之後。 然而, 呂雉就是呂雉, 她並不將這些“高帥富”的公子哥兒放在眼裡,

因此儘管媒婆跑斷了她家門檻, 直到二十八歲她仍待字閨中——在那樣一個普遍早婚的年代, 她不但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剩女”, 而且“剩”得有點過了。

幸好, 這時出現了一個男人, 時年已四十三歲“高齡”的劉邦……

這小子真有豔福

劉邦生於江蘇泗水郡沛縣豐邑中陽裡金劉莊的一個農戶家裡,

身高七尺八寸, 鼻樑長得很高, 寬額角, 長須髯, 極富男人魅力。 相術家說他天庭飽滿, 地角方圓, 天生一副貴人之相。 但是, 長相雖然還說得過去, 劉邦的日子卻過得很是落魄。 他好吃懶做, 不幫家人種地勞動, 卻常常耍些流氓無賴的手段騙吃騙喝, 平日裡沒事就整天四處閒逛, 是附近鄉村小有名氣的小混混。 劉邦還喜歡和一些屠夫、商販、小偷無賴等市井之徒交朋友, 終日與一班狐朋狗友在鄉里要麼舞槍弄劍、偷雞摸狗, 要麼猜拳喝酒、尋歡作樂, 一副十足的貪酒好色、江湖阿混的形象。

劉邦的這些行為受到了左鄰右舍的鄙視, 就連他父親也罵他是一個沒有出息的傢伙,

人們認定他這樣的人只能終生“打光棍”了。

誰知, 所謂世事難料, 這樣一個眾人眼裡的小“癟三”, 卻居然就走了“桃花運”……

有一天, 呂公過生日大擺筵席, 沛縣凡是有頭臉的人物都紛紛前去祝賀, 並都奉上了豐厚的賀禮。 由於前來祝壽的人太多, 呂公的家院裡擠滿了人, 呂公就讓蕭何來幫忙安排筵席。 眼見來人越來越多, 根本無法安排, 蕭何就高聲宣佈說:“賀禮在一千錢之上的賓客請坐到堂內, 賀禮在一千錢之下的賓客只能坐到堂下”。 於是眾人紛紛按禮金的多少入座, 剛剛坐定, 突然聽到有人高呼一聲:“我出萬錢賀禮!”眾人心裡一驚, 心想誰這麼闊綽, 出手如此大方, 循聲望去, 只見是劉邦昂首闊步地走了進來。

這時的劉邦雖然已經在沛縣混了個亭長來當(亭長相當於現在的鄉鎮辦事員一級的小幹部),

但大家都知道“狗改不了吃尿”, 他不過還是一個市井混混, 整日遊手好閒, 根本沒有什麼積蓄。 一看他口出狂言, 眾人不禁哈哈大笑。

坐在堂內接待賓客的呂公聞聲來到門外, 他先前只是耳聞過劉邦的一些作為, 但從未見過“廬山真面目”, 此時抬眼一瞧, 只見面前的這個中年男人雖然穿著簡陋不堪, 長相一般, 但全身上下卻透著一股不凡之氣。

呂公是一個精通相面之術的“高人”, 劉邦一入他的“法眼”, 他就斷定此人日後必定飛黃騰達、富貴萬分, 於是欣然將劉邦請入堂內, 還讓劉邦坐在賓客的首座。

眾人大惑不解, 呂公卻不以為然, 和劉邦談笑風生, 大有相見恨晚之意。酒過三巡,眾人相繼退去,呂公單留下劉邦,並說願意將女兒許配給他。呂母對此堅決反對,因為當時劉邦已經是四十三歲的人了,不但年齡過大,而且沒有什麼家產,名聲也不好。從女兒的“前途”著想,恐怕沒有任何一位母親會願意把女兒嫁給這樣的人。但在那樣一個男權社會裡,呂母的意見自然也沒起到多大的用,打了半輩子光棍的劉邦很快就把呂雉娶回了家。心裡那個美呀,恐怕比掉到了糖缸裡還甜。

那麼,呂雉心裡又是怎麼想呢?雖然當時的她已是二十八歲的“老姑娘”了,但平心而論,她並不是嫁不出去,而是不想嫁而已。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還沒找到“合適”的。什麼樣的男人才合適呢?或許真是“姻緣天註定”,當呂雉見到劉邦時,居然滿臉緋紅,芳心狂跳不已。用今天的語言來描述,就是“對上眼了”、“來電了”。或許這就叫天作之合吧。

兩個早年名不見經傳的凡夫俗子,一對晚婚的夫婦,就這樣結合在一起,並共同開創了一番偉大的事業,中華民族的歷史也因這次婚姻而改寫。

呂雉在這場婚姻裡表現出了一名女子少有的膽識和遠謀。她當然知道劉邦的名聲不好,他好逸惡勞,好吃懶做,可他必定也有許多別人不及的優點,如史書說劉邦“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說他雖然很窮但願意幫助別人,心胸很開闊。而且,更重要的是,劉邦“人窮志不短”,素有“鴻鵠之志”。史書記載說,有一次劉邦替政府辦差到了咸陽,見到秦始皇的排場後,曾喟然歎息說:“大丈夫當如此也!”因此,劉邦雖然“混”在底層,其志不小。或者換句話說,混歸混,他仍然具有強烈的上進心。正是這些男人應當具有的優點,吸引了呂公父女熱心於這樁婚姻。

從後來的事情發展上看,呂雉也第一次展現出了她的政治遠見,呂家避仇到沛縣,正是秦末社會階級矛盾十分尖銳的時期,呂雉嫁給一個有能力、有人緣的低層小吏,比嫁給一個縣令要好得多。後來的事實證明,很多的縣令包括沛縣的縣令都被起義軍殺掉了,那些低級的小吏卻成為政治活動的主角。後來呂家飛黃騰達,呂公被封為臨泗侯,呂雉的兄弟姐妹也加官晉爵,無不同呂雉的婚姻相關,毫無疑問,呂雉是很有眼光的。她通過這樁婚姻徹徹底底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大有相見恨晚之意。酒過三巡,眾人相繼退去,呂公單留下劉邦,並說願意將女兒許配給他。呂母對此堅決反對,因為當時劉邦已經是四十三歲的人了,不但年齡過大,而且沒有什麼家產,名聲也不好。從女兒的“前途”著想,恐怕沒有任何一位母親會願意把女兒嫁給這樣的人。但在那樣一個男權社會裡,呂母的意見自然也沒起到多大的用,打了半輩子光棍的劉邦很快就把呂雉娶回了家。心裡那個美呀,恐怕比掉到了糖缸裡還甜。

那麼,呂雉心裡又是怎麼想呢?雖然當時的她已是二十八歲的“老姑娘”了,但平心而論,她並不是嫁不出去,而是不想嫁而已。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還沒找到“合適”的。什麼樣的男人才合適呢?或許真是“姻緣天註定”,當呂雉見到劉邦時,居然滿臉緋紅,芳心狂跳不已。用今天的語言來描述,就是“對上眼了”、“來電了”。或許這就叫天作之合吧。

兩個早年名不見經傳的凡夫俗子,一對晚婚的夫婦,就這樣結合在一起,並共同開創了一番偉大的事業,中華民族的歷史也因這次婚姻而改寫。

呂雉在這場婚姻裡表現出了一名女子少有的膽識和遠謀。她當然知道劉邦的名聲不好,他好逸惡勞,好吃懶做,可他必定也有許多別人不及的優點,如史書說劉邦“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說他雖然很窮但願意幫助別人,心胸很開闊。而且,更重要的是,劉邦“人窮志不短”,素有“鴻鵠之志”。史書記載說,有一次劉邦替政府辦差到了咸陽,見到秦始皇的排場後,曾喟然歎息說:“大丈夫當如此也!”因此,劉邦雖然“混”在底層,其志不小。或者換句話說,混歸混,他仍然具有強烈的上進心。正是這些男人應當具有的優點,吸引了呂公父女熱心於這樁婚姻。

從後來的事情發展上看,呂雉也第一次展現出了她的政治遠見,呂家避仇到沛縣,正是秦末社會階級矛盾十分尖銳的時期,呂雉嫁給一個有能力、有人緣的低層小吏,比嫁給一個縣令要好得多。後來的事實證明,很多的縣令包括沛縣的縣令都被起義軍殺掉了,那些低級的小吏卻成為政治活動的主角。後來呂家飛黃騰達,呂公被封為臨泗侯,呂雉的兄弟姐妹也加官晉爵,無不同呂雉的婚姻相關,毫無疑問,呂雉是很有眼光的。她通過這樁婚姻徹徹底底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