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耶魯大學揭示:1歲

孩子的1歲到14歲, 是大腦和身心高速發展的14年。

耶魯大學格賽爾兒童發展研究所跟蹤孩子們40多年, 研究1-14歲兒童行為的變化與發展。

成果顯示, 原來人的行為模式有規律可循。 掌握這些規律之後, 可以準確的預料到, 孩子下一階段的發展。

1歲半到2歲半

“和順期”與“執拗期”, 相互變換

1歲半到2歲半左右, 孩子的行為發展會反復地穿梭於“和順期”與“執拗期”之間。

有時, 非常乖巧;有時, 固執的能讓你發火。

這是孩子, 在初步認識情緒和規則, 但因為孩子成長迅速, 這段時期也相對短一些。 父母要有耐心渡過這一段。

2歲孩子

發脾氣, 破壞王

2歲的孩子, 逐漸有了自我意識, 開始了很多“壞行為”。 其實這是孩子探索, 求知的行為。

給孩子創造探索的安全環境, 對孩子說話, 採用具體, 簡單的言語。

容忍孩子的“自私”, 孩子表達上的不規範, 孩子情緒的發洩。

3歲孩子

愛分享, 友善的好孩子

孩子體會到自己能力的增強, 開始學著分享和依賴。

語言發展, 肢體動作也變得成熟和流暢。

從3歲半開始到4歲, 會出現一個“反抗期”。 缺乏安全感, 但又有極強意志力。

此時, 矛盾的孩子其實是在感受自己, 體驗與他人的關係。

4歲孩子

喜愛冒險刺激

他喜愛新的事物, 新的地方和遊戲, 充滿了探險精神。

能夠發現自己的力量, 同時也開始意識到, 大人並非是全能的人。

4歲孩子對“屎尿屁”感興趣。 這個時段, 孩子開始漸漸明白事情的好或者壞。

5歲孩子

懂事明理的好小孩

在這個年紀裡, 變得熱愛生活, 喜愛遵守規則。

對新的陌生的事物沒有太大興趣, 喜歡在固守成規的事情中感受到安穩和安心。

學會了自我控制, 知道自己可以做哪些事, 不可以做什麼, 懂得衡量自己的能力。

會嘗試一些自己認為可以辦得到的事情, 經過一次次的成功, 建立自信。

6歲孩子

第二個叛逆期開始了

他的世界中心不再是媽媽,希望處處按著自己的意願辦。爭強好勝,難以忍受任何失敗。

既想依賴媽媽,又想自己站起來,會在“很乖”和“很叛逆”兩個極端遊走,處於很容易受到傷害的敏感期。

6歲孩子把筆劃或數字反寫是很常見的現象;

對“自己東西”和“別人東西”的分別還不是很清楚,因此順手拿走別人的、他喜歡的東西,是常見現象。

7歲孩子

想做好學生

他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覺得別人不喜歡他,會躲在自己的額“秘密花園”裡,很容易把事往壞處想。

開始在意別人的評價,尤其是老師的評價,想做個好學生。

這時的孩子心智成熟需要自己的空間了,可以給他準備單獨的屋子。

喜歡琢磨很細小的東西,這是眼睛和大腦配合發育的結果。

7歲孩子在意自己在家庭中的作為,開始有了初步的道德準則,會遵守規則,約束自己。

8歲孩子

陽光孩子

喜歡迎面挑戰,開始變得健談。對別人要求嚴格,對自己也同樣苛刻,開始建立起道德是非觀念。

思維開始豐滿起來,因果邏輯開始萌芽。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希望得到認可,對批評又非常敏感。

喜歡探索探險,所以8歲也是受傷的高發期。

開始關注家庭的變化,父母的關係,也學著開始真正的雙向友誼。

會出現對媽媽的心理依戀期,生活中非常需要媽媽的參與,想“全部佔有媽媽”。

媽媽在這一時期一定要多陪陪孩子,這是在為他獨立的9歲打基礎。

9歲孩子

學習能力大跨越

四年級的功課,對孩子的要求是跨越式的提高。需要新的思維方式和抽象概念,需要用新的方法。

學習很好的孩子,在這一時期,會忽然變得很吃力,家長需要明白這一點。

9歲的孩子,對上學已經習慣,喜歡聊學校的事情,想得到最大的成就感。

10歲孩子

全新的成長週期

孩子進入到10歲,就感覺來到了一個全新的領域。一切事情變得好做多了,不再懼怕,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10歲孩子最常見的就是生氣,很容易被氣得大哭。

悲傷有時候會令他們落淚,但不會傷心太深。

11歲孩子

狀態不穩定年齡

11歲的孩子不會刻意做有規律的事情。

開始自我意識,獨立意識增強,會出現叛逆,反復無常,父母要理解。

12歲孩子

理想狀態

12歲孩子會規律的作息,善解人意,與家人關係緩和,多了一些思考,少了一些衝動。

對學生生活充滿了熱情,興趣廣泛,偏愛集體活動。

13歲孩子

自我糾結

13歲的孩子開始變得內心,不願與人交往,看待問題開始有自己的見解。

開始懂得克制自己,吃飯睡覺開始有節制。

喜歡自己動手修理製作東西。

14歲孩子

不能忽視意外事件

14歲的孩子熱愛生活,熱愛與人交往,生活充實,包容性更強,表現出了更強的責任感。

在性方面知識缺乏,也會遇到意外懷孕、墮胎等諸多問題。

這時候,家長如何面對和管教孩子在性方面的問題是非常必要和棘手的事情。

縱觀孩子在1-14歲的成長發展變化,就像是一條忽上忽下的曲線。

叛逆--乖巧--叛逆--陽光--叛逆--責任

在人生重要的前14年,經歷幼兒,少年和青年,也是自我逐漸發展修正的14年。

只有經過不斷的調試,才能以成熟的姿態,面對接下來的人生。

“小瓜媽談育兒”,家庭教育指導師,偶爾嚴肅認真,時常幽默搞笑。每天不定時更新原創育兒文章。

6歲孩子

第二個叛逆期開始了

他的世界中心不再是媽媽,希望處處按著自己的意願辦。爭強好勝,難以忍受任何失敗。

既想依賴媽媽,又想自己站起來,會在“很乖”和“很叛逆”兩個極端遊走,處於很容易受到傷害的敏感期。

6歲孩子把筆劃或數字反寫是很常見的現象;

對“自己東西”和“別人東西”的分別還不是很清楚,因此順手拿走別人的、他喜歡的東西,是常見現象。

7歲孩子

想做好學生

他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覺得別人不喜歡他,會躲在自己的額“秘密花園”裡,很容易把事往壞處想。

開始在意別人的評價,尤其是老師的評價,想做個好學生。

這時的孩子心智成熟需要自己的空間了,可以給他準備單獨的屋子。

喜歡琢磨很細小的東西,這是眼睛和大腦配合發育的結果。

7歲孩子在意自己在家庭中的作為,開始有了初步的道德準則,會遵守規則,約束自己。

8歲孩子

陽光孩子

喜歡迎面挑戰,開始變得健談。對別人要求嚴格,對自己也同樣苛刻,開始建立起道德是非觀念。

思維開始豐滿起來,因果邏輯開始萌芽。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希望得到認可,對批評又非常敏感。

喜歡探索探險,所以8歲也是受傷的高發期。

開始關注家庭的變化,父母的關係,也學著開始真正的雙向友誼。

會出現對媽媽的心理依戀期,生活中非常需要媽媽的參與,想“全部佔有媽媽”。

媽媽在這一時期一定要多陪陪孩子,這是在為他獨立的9歲打基礎。

9歲孩子

學習能力大跨越

四年級的功課,對孩子的要求是跨越式的提高。需要新的思維方式和抽象概念,需要用新的方法。

學習很好的孩子,在這一時期,會忽然變得很吃力,家長需要明白這一點。

9歲的孩子,對上學已經習慣,喜歡聊學校的事情,想得到最大的成就感。

10歲孩子

全新的成長週期

孩子進入到10歲,就感覺來到了一個全新的領域。一切事情變得好做多了,不再懼怕,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10歲孩子最常見的就是生氣,很容易被氣得大哭。

悲傷有時候會令他們落淚,但不會傷心太深。

11歲孩子

狀態不穩定年齡

11歲的孩子不會刻意做有規律的事情。

開始自我意識,獨立意識增強,會出現叛逆,反復無常,父母要理解。

12歲孩子

理想狀態

12歲孩子會規律的作息,善解人意,與家人關係緩和,多了一些思考,少了一些衝動。

對學生生活充滿了熱情,興趣廣泛,偏愛集體活動。

13歲孩子

自我糾結

13歲的孩子開始變得內心,不願與人交往,看待問題開始有自己的見解。

開始懂得克制自己,吃飯睡覺開始有節制。

喜歡自己動手修理製作東西。

14歲孩子

不能忽視意外事件

14歲的孩子熱愛生活,熱愛與人交往,生活充實,包容性更強,表現出了更強的責任感。

在性方面知識缺乏,也會遇到意外懷孕、墮胎等諸多問題。

這時候,家長如何面對和管教孩子在性方面的問題是非常必要和棘手的事情。

縱觀孩子在1-14歲的成長發展變化,就像是一條忽上忽下的曲線。

叛逆--乖巧--叛逆--陽光--叛逆--責任

在人生重要的前14年,經歷幼兒,少年和青年,也是自我逐漸發展修正的14年。

只有經過不斷的調試,才能以成熟的姿態,面對接下來的人生。

“小瓜媽談育兒”,家庭教育指導師,偶爾嚴肅認真,時常幽默搞笑。每天不定時更新原創育兒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