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什麼樣的部隊有資格打大仗?粟裕:能夠一天打三仗,擊垮三路敵軍

(電視連續劇《我的兄弟叫順溜》)

1940年4月16日, 蘇南新四軍主力部隊的各級指揮員在江南指揮部集中整訓, 由粟裕授課。 就在這次授課中,

粟裕提出了“組織戰鬥”的理論。

古人作戰, 兵對兵, 將對將, 主將在單挑中落馬, 幾萬、幾十萬人馬也就敗了。 現在不同了, 兵種複雜, 武器精良, 線式的戰爭已發展為面和立體的戰爭, 主將也不能再憑藉一夫之勇, 而必須擅於對部隊進行周密的組織部署, 這就是粟裕所稱的“組織戰鬥”。

“組織戰鬥”的前提, 就是冷欣逼得太緊, 最後必然是圖窮匕首現, 粟裕直截明瞭地對指揮員們說:“可能不久以後, 我們就要打更大規模的仗!”

這只是準備, 因為粟裕知道, 此時的部隊還打不了大仗。

早在紅軍時期, 粟裕就積累了許多組織大兵團作戰的經驗。 他認為, 一支部隊要打大仗, 至少得具備一天之內連續打三仗, 擊垮三路敵軍的能力, 而從目前新四軍的編制狀況來看,

每個步兵連都不滿員, 一個連才三四十個兵, 多的也才五六十個, 幾仗下來, 連長就變成班長, 沒法再打了。

(電視連續劇《我的兄弟叫順溜》)

打大仗, 不像打小仗那樣, 打得了就打, 打不了就走。 這麼多人, 如果打得不好, 臨時想走是走不脫的。

粟裕的計畫是, 在幾個月內, 再擴軍一萬, 就可以保證每個連有一百二十個人, 一天打三仗就沒有什麼問題。

然而能不能爭取到幾個月, 還得看冷欣的臉色。

在江南指揮部高層, 陳、粟是默契程度很高的完美搭檔。 陳毅口舌如簧, 會講, 主外, 粟裕能征善戰, 會打, 主內。

1940年4月中旬, 陳毅主動打破僵局, 致電冷欣, 請冷欣派大員來新四軍指導抗戰。

冷欣也很清楚, 指導云云, 不過是表面話, 實質還是陳、粟想借此緩和彼此間的緊張關係, 於是就派去了自己的一位親信幕僚。

這是一次試探性質的會面。 幕僚帶去了冷欣的原話:“冷副總指揮(冷欣兼任第一遊擊區副總指揮)說, 陳毅可算是一位當代英雄, 你的歷史、才智、戰功, 都不在葉、項(葉挺、項英)之下,

只要態度再表示積極一些, 擔任一個軍長是容易的……”

(電視連續劇《我的兄弟叫順溜》)

這種迷魂蕩當然灌不了陳、粟。 陳毅哈哈一樂:“我在贛南三年, 命都不要了, 到現在連家室都沒有, 哪裡會去想什麼升官發財。 ”

陳、粟的要求很簡單:“我們希望的是江南大團結,

不是七國爭雄, 更不是擺鴻門宴。 ”

十天之後, 冷欣本人應邀再次做客江南指揮部。 經過這兩次會談, 總算使原先面對面尖銳對立的形勢緩和下來。

這種緩和當然還是暫時的, 粟裕要麼不擴軍, 一擴軍必然驚動冷欣, 最後緩和還是會變成緊張。

(節選自關河五十州《戰神粟裕》)

實體書《戰神粟裕》已出版上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