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東北風俗故事――索倫杆子戳門外

東北趣事之——索倫杆子戳門外

“索倫杆子”, 又稱“祖杆”或“通天杆”。 是滿族人民傳統的祭天“神杆”。

“索倫杆子”立在院內東北角的一個石墩的孔中,

上有方形的錫鬥, 祭天時, 供品擺上, 錫鬥裡放上碎米和切碎的豬內臟, 讓烏鴉和喜鵲、仙雀來享用。 整個祭天過程熱烈而又嚴肅。 並有祭天歌:“一進院子抬頭看, 影壁後面有神杆, 這是滿族搖錢樹, 喜鵲飛來神仙住。

關於”索倫杆子”的來歷, 還有兩個美麗的傳說

烏鴉救主

相傳, 當年明朝遼東總兵李成梁, 攻破了常常襲邊作亂的王杲屯寨(王杲是努爾哈赤的外祖父), 此時, 正在外祖父家中逃避繼母迫害的努爾哈赤, 也做了明軍的俘虜。 但聰明機敏又胸懷大志的努爾哈赤, 深知以屈求伸的道理, 當即跪拜在李成梁的馬前, 痛哭流涕請求一死。 李成梁見這個孩子機敏伶俐又乖巧可愛, 便免其一死, 並且留在帳下做了書童,

專門侍候自己。

一天, 晚上努爾哈赤服侍李成梁洗腳, 不期然間, 發現李成梁的腳心有一顆紅痣, 無意中, 他告訴了李成梁, 說自己腳心有七顆紅痣。 說者無心, 聽者有意。 李成梁對此大為震驚, 而偏偏在這個時候, 在北京的欽天監在視察天象時發現了遼東有王氣出現。 斷定這裡會出皇帝, 為此, 朝廷立即派員前來追查。 李成梁想到當初努爾哈赤腳心的那七顆紅痣, 馬上懷疑到朝廷要抓的就是自己帳前的這個小書童。 聰明機敏的努爾哈赤也意識到了李成梁對自己的警覺, 為此他隨即逃出了李府。 一口氣逃到了遼陽城北的一個草灘上。 但是後面李成梁的追兵越來越近, 精疲力竭的努爾哈赤索性躺在一條草溝裡,

想聽天由命。 適逢此時飛來一群烏鴉, 落在他的身旁, 將草溝裡幾乎已經絕望了的努爾哈赤嚴嚴實實地遮蓋住, 因此躲過了李成梁的追兵。

躲過追兵的努而哈赤連夜逃離了遼陽, 遁入了長白山深處。 靠挖人參維持生計, 又憑藉自己的才智, 招攬八方豪傑, 走出長白山, 南征北戰, 統一了女真各部, 建立了大金國 , 做了皇帝。 大權在握的努爾哈赤為了感報烏鴉當年的救命之恩, 下令滿族百姓都要在自己家的院子裡豎立木杆套上錫鬥盛上糧食來喂烏鴉。

神鵲的傳說

“索倫杆子”上的錫鬥, 除了敬奉烏鴉外, 同時還敬奉喜鵲。 因為喜鵲也有大恩於滿族人的祖先。

相傳, 愛新覺羅布庫裡雍順被三姓人推舉為貝勒之後, 不知過了多久,

建立了鄂多哩城, 城建完後, 又不知過來多少年, 由於布庫裡雍順的後裔們不善撫民理政, 致使族人反叛, 奮起而攻打鄂多哩城, 只見那刀光劍影之中, 愛新覺羅的子孫們紛紛慘遭殺戮。

真是天不滅宗啊!在那血肉模糊的屍體中, 唯有布庫裡雍順的正宗嫡孫范察, 因年紀尚輕, 人小體弱, 在兵慌馬亂中倖免一死。 待範察從死難的父兄屍體中爬出, 撒腿逃命時, 又被殺紅了眼的叛族發現, 呐喊著追殺過去。

驚魂未定的範察一看有人追殺過來, 嚇得面無人色, 呆若木雞。 木樁般立在那裡, 不知所措。 就在範察死到臨頭的當口, 忽然從遠處飛來一隻神鵲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了木然佇立的範察頭上, 儼然喜鵲在樹樁上棲息鳴囀。

這時, 叛族們已經追殺過來, 追著追著, 不知怎的, 那落慌而逃的孩童竟忽然不見了, 茫茫荒野上, 唯見一隻喜鵲在枯樹木樁上鳩鳩哀鳴, 振翅欲飛。 此刻, 日已西沉, 天色漸晚。 叛族們追殺一日, 疲憊不堪, 再加上那枯樹孤鵲, 給人以悲涼悽惶之惑, 使叛族們一個個頓覺征戰之苦, 自動停止了追殺, 垂首返程了。

又不知過了幾個時辰, 在神鵲的鳴叫下。 範察才幡然醒悟, 急匆匆地整理一下行裝, 沿著神鵲飛走的方向逃命去了。

就這樣, 愛新覺羅家族才保留下了, 範察這一嫡傳子孫, 又經過了多少年的拼搏抗爭, 繁衍香火, 才使愛新覺羅家族不斷發展壯大。

為了感謝喜鵲對愛新覺羅家族的大恩, 所以喜鵲也就成了愛新覺羅家族, 以及滿族人民供奉的神鳥。

以及滿族人民供奉的神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