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列強刀口下的中國(一)|一個“盲目自大”的時代

經歷了康熙以及雍正兩代君王的勵精圖治, 乾隆時期的中國成為清王朝最巔峰的時期。

而此時的歐洲正悄悄的上演了改變整個人類歷史進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 工業時代的到來使得英國的工業產量不斷攀升。 到了1793年, 英國的工業產值已經占了全世界的百分之三十。

大量的商品堆積使得英國迫切的想要開拓海外市場, 找到商品的傾銷地, 於是英國人瞄準了遠在東方的中國市場。 當時的中國有四萬萬人, 面對這個龐大的市場, 相信哪個國家都不想錯過。

然而中國的自給自足經濟體系讓英國的商品格格不入,

英國人生產出來的商品並沒有得到中國人的認可, 中國依然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保持著貿易順差(出口商品大於進口產品), 而英國卻保持著貿易逆差, 這使得英國大量的白銀流入中國。 然而銀礦的產量是十分有限的, 英國的白銀持有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對華的貿易,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 英國人便向中國輸送起了鴉片, 因為鴉片所帶來的利潤實在太大了。

雖然鴉片很早便在中國出現, 但一直沒有對中國形成傷害, 在雍正時期還曾大力對鴉片進行整治打壓。 鴉片真正在中國市場大量流通是乾隆時期, 英國人利用走私以及賄賂的方式打開了中國的市場, 但這並沒有引起乾隆的警覺, 直到鴉片輸入量占了英國貨物的一半之後, 乾隆才開始重視起了鴉片問題。

於是在1780年, 乾隆重申雍正的禁令, 不准鴉片在中國市場流通。 然而乾隆已經控制不了局面, 當時中國的官場已經腐爛不堪, 英國人通過賄賂走私等手段輕而易舉的將鴉片源源不斷的輸入中國。

所謂山高皇帝遠, 乾隆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的禁令會變成一紙空文, 鴉片氾濫的局勢有增不減, 鴉片正在一點一點的腐蝕他所統治的大清帝國。

到了1793年, 英國使團到訪中國, 儘管那個時候的英國已經進行了工業革命, 然而中國當時的地位還是舉足輕重的。

他們來到中國的目的很簡單, 他們想要和這個聞名已久的文明古國交往貿易, 於是提出放寬中英兩國之間的貿易限制以及對在舟山附近島嶼上的英國商人、貨倉和停泊的船隻不設防, 並在北京建立永久性的使領館等要求。

但都被乾隆皇帝一一拒絕了, 乾隆皇帝的態度很明確, 他在寫給英國國王的信中說道:“天朝物產豐富, 無所不有, 原不假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特因天朝所產茶葉、瓷器、絲巾為西洋各國及爾國必須之物, 是以加恩體恤, 在澳門開設洋行, 俾得日用有資, 並沾餘潤。 ”意思是說中國什麼都不缺, 和你們貿易是對你們的“恩賜”。 這些話無不將乾隆的盲目自大展漏無疑。

其實早在乾隆二十二年, 也就是1757年, 乾隆皇帝便下令:“夷船將來只許在廣州收泊貿易, 不得再赴寧波, 如或再來, 必令原船返棹至廣, 不准入浙江海口。 ”到了乾隆二十五年, 也就是1760年, 廣州十三行正式打著約束不法行為的旗號, 憑著清政府給予的特權, 實行貨物壟斷。 這意味著清王朝閉關鎖國的開始。

乾隆皇帝的閉關鎖國政策實施後,儘管英國人的貿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英國人通過賄賂走私等手段,還是能保證貿易的進行,包括鴉片的交易。

而就是在此之後,中國與世界的距離越拉越大,逐漸成為了世界不入流的國家。

直到1839年,林則徐的虎門銷煙徹底激化了中英兩國的矛盾。當時林則徐奉命到廣東一帶禁煙,通過明察暗訪查抄出了大量走私鴉片,並將查抄來的鴉片集中在虎門海灘集中銷毀,林則徐的這一把火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卻引起了英國人的不滿。

於是英國人以“捍衛貿易自由”為藉口(其實就是想讓“販毒合法化”),向中國挑起了戰爭,於是第一次鴉片戰爭拉開序幕。日薄西山的清王朝自然不是這個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的對手,經過幾場戰爭後,很快便敗下陣來。

最終清王朝被迫與英國簽訂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從此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成為了列強案板上的魚肉。

《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是中國開放上海、廣州、寧波、廈門、福州五處通商口岸,並允許英國商人以及其家屬自由居住;允許英國派駐領事;賠償英國軍費、鴉片損失費以及商人債務共計2100萬銀元;中國割讓香港島給英國;廢除清政府原有的貿易政策,允許中英商人自由貿易;英國商人進出口的稅款要同英國商定,這意味著中國失去關稅自主權;訴訟之事英國人歸英國人管,中國司法權自主權遭到破壞;其它還有例如宣佈中英兩國由戰爭狀態恢復到和平狀態等。

如果說乾隆皇帝的閉關鎖國是第一次失去了工業革命的機會,那麼《南京條約》之後的清王朝便是第二次失去了工業革命的機會。

因為慘敗之後的清王朝並沒有幡然醒悟,距離被稱為“晚清自救運動”的洋務運動近二十年。要知道,當年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後,僅僅用了二十年又迅速崛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橫掃了大半個歐洲。

而清王朝在經歷了慘敗之後,還是沒能認清現實,還是抱著僥倖的心態統治著中國。所以說,清王朝的滅亡冥冥之中早已註定,因為它內部早已腐朽到無藥可救的地步。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當時清王朝簽訂《南京條約》後,竟然想假裝什麼也沒發生過,並未在國內公開頒佈,就連專門處理“夷務”的官員都不曾看見《南京條約》的具體內容。簡直就是清朝版的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當然這也許是清王朝的政治需要,不過通過這件事也說明,做人做事還是實事求是的好,有錯就改,否則只會一錯再錯,讓局面更加一發不可收拾的。

這意味著清王朝閉關鎖國的開始。

乾隆皇帝的閉關鎖國政策實施後,儘管英國人的貿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英國人通過賄賂走私等手段,還是能保證貿易的進行,包括鴉片的交易。

而就是在此之後,中國與世界的距離越拉越大,逐漸成為了世界不入流的國家。

直到1839年,林則徐的虎門銷煙徹底激化了中英兩國的矛盾。當時林則徐奉命到廣東一帶禁煙,通過明察暗訪查抄出了大量走私鴉片,並將查抄來的鴉片集中在虎門海灘集中銷毀,林則徐的這一把火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卻引起了英國人的不滿。

於是英國人以“捍衛貿易自由”為藉口(其實就是想讓“販毒合法化”),向中國挑起了戰爭,於是第一次鴉片戰爭拉開序幕。日薄西山的清王朝自然不是這個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的對手,經過幾場戰爭後,很快便敗下陣來。

最終清王朝被迫與英國簽訂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從此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成為了列強案板上的魚肉。

《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是中國開放上海、廣州、寧波、廈門、福州五處通商口岸,並允許英國商人以及其家屬自由居住;允許英國派駐領事;賠償英國軍費、鴉片損失費以及商人債務共計2100萬銀元;中國割讓香港島給英國;廢除清政府原有的貿易政策,允許中英商人自由貿易;英國商人進出口的稅款要同英國商定,這意味著中國失去關稅自主權;訴訟之事英國人歸英國人管,中國司法權自主權遭到破壞;其它還有例如宣佈中英兩國由戰爭狀態恢復到和平狀態等。

如果說乾隆皇帝的閉關鎖國是第一次失去了工業革命的機會,那麼《南京條約》之後的清王朝便是第二次失去了工業革命的機會。

因為慘敗之後的清王朝並沒有幡然醒悟,距離被稱為“晚清自救運動”的洋務運動近二十年。要知道,當年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後,僅僅用了二十年又迅速崛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橫掃了大半個歐洲。

而清王朝在經歷了慘敗之後,還是沒能認清現實,還是抱著僥倖的心態統治著中國。所以說,清王朝的滅亡冥冥之中早已註定,因為它內部早已腐朽到無藥可救的地步。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當時清王朝簽訂《南京條約》後,竟然想假裝什麼也沒發生過,並未在國內公開頒佈,就連專門處理“夷務”的官員都不曾看見《南京條約》的具體內容。簡直就是清朝版的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當然這也許是清王朝的政治需要,不過通過這件事也說明,做人做事還是實事求是的好,有錯就改,否則只會一錯再錯,讓局面更加一發不可收拾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