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剛結束邱吉爾就被趕下臺,對偉人忘恩負義,是偉大民族標誌?

古希臘作家普魯塔克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對他們的偉大人物忘恩負義, 是偉大民族的標誌。 ”這樣一句話用來形容邱吉爾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而且這是邱吉爾自己引用的這句話。 邱吉爾被評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 但是如果換個角度想, 如果不是因為二戰, 我們或許永遠不知道邱吉爾是誰?

邱吉爾給我們的印象就是那個never give up的英國首相, 他的V手勢迅速傳遍全球, 成為勝利的手勢。 1939年, 二戰全面爆發, 時任英國首相張伯倫邀請邱吉爾出任海軍大臣, 並加入內閣, 1940年張伯倫被迫辭職, 這個一手放任希特勒的英國人終於走了, 可是卻給英國人留下了一個巨大的, 險遭滅國的爛攤子。

同年, 邱吉爾組建戰時內閣, 正式領導英國人民通納粹德國作戰。 敦克爾克潰敗後邱吉爾發表了大概是二戰中最鼓舞人心的一段講話:“我們將戰鬥到底。 我們將在法國作戰, 我們將在海洋中作戰, 我們將以越來越大的信心和越來越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 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本土, 我們將在海灘作戰, 我們將在敵人的登陸點作戰, 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 我們將在山區作戰。 我們絕不投降。 擁有鋼鐵般意志的邱吉爾率領英國人民最終戰勝了敵人,

保衛了國家。 可是......

英國人好像忘恩負義了, 1945年5月7日, 邱吉爾向英國人民宣佈英國勝利了, 同年英國舉行大選, 原本信心滿滿、認為憑藉邱吉爾在戰爭中的功勞定能順利當選的保守黨, 卻在大選中慘敗,

帶領英國人民走向勝利的邱吉爾被一直拼死保護的國民拋棄了。 有人說邱吉爾是理想和悲劇英雄, 那麼英國人真的是忘恩負義嗎?他們為什麼拋棄邱吉爾?

原因可能是這樣的, 這反映了英國人的一種價值觀, 二戰對英國的打擊是極其慘烈的,

戰爭已經過去了, 接下來的任務是戰後重建, 政府是為了人民的利益, 首相是為人民服務的, 滿足人民需要的, 當人民不再需要他時, 他就已經完成了他的使命。 邱吉爾的使命就是帶領英國取得二戰勝利。 國家即將進入和平建設時期, 而邱吉爾是那麼的咄咄逼人。 這時英國人需要慎重考慮什麼人可以讓他們擺脫貧苦, 理性的他們做出的決定卻不是邱吉爾, 而是艾德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