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2017年全國百強縣,湖北有四縣市上榜,其中一個是雷軍的老家

湖北, 簡稱“鄂”, 省會武漢。 因位於洞庭湖以北, 故名湖北。 湖北之名始于宋代, 宋代在湖北中部設荊湖北路。 元代在全國設3個中書省、11個行中書省。 今湖北境內, 長江以南屬湖廣行省, 長江以北屬河南行省;明初, 湖北屬湖廣行省, 後分全國為十三個布政使司。 今湖北全境基本屬於湖廣布政使司;清初沿用明制, 至康熙三年(1664年)湖廣分治, 大體以洞庭湖為界, 南為湖南布政使司;北為湖北布政使司, 定為湖北省, 省會武昌。 如今, 湖北共轄武漢、黃石、宜昌、襄陽等17個地市州, 省域面積18.59萬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5816萬。

在2017年公佈的全國百強縣市中, 湖北佔有四個席位,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哪四個縣市。

宜都市 第80位

宜都市, 隸屬於湖北省宜昌。 地處江漢平原向鄂西南山地過渡地帶, 東隔長江與宜昌市猇亭區、枝江市相望, 東南鄰松滋市, 西南、正西與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交界,

北與宜昌市點軍區接壤。

宜都於西元前196年設縣制, 名為夷道。 西元210年, 劉備設宜都郡, 取“宜於建都”之意。 1987年宜都撤縣設市, 改名枝城市, 1998年改稱宜都市。 宜都素有“楚蜀咽喉”、“三峽門城”、“鄂西門戶”之稱, 是一代宗師楊守敬、清代學者王永彬、開國上將賀炳炎的故鄉。

大冶市 第82位

大冶, 隸屬于湖北省黃石市。 位於湖北省東南部, 長江中游南岸, 地處武漢、鄂州、黃石、九江城市帶之間和湖北“冶金走廊”腹地。 大冶市是世界青銅文化發祥地, 中國礦冶名城, 有“青銅之都”的美譽。

大冶歷史悠久。 有3000多年的青銅史, 1000多年的建縣史。 殷商小乙時期, 人類的祖先在這裡掘井取礦, 點燃了爐冶之火。 唐天佑二年(西元905年), 吳武昌節度使秦裴置大型冶煉機構青山場院。 宋乾德五年(西元967年), 南唐升青山場院, 並劃武昌三鄉與之合併建縣, 取“大興爐冶”之意, 定名為大冶縣。 1994年2月18日, 大冶撤縣立市。

仙桃市 第86位

仙桃, 湖北省直管縣級市, 為武漢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江漢平原中心城市。 仙桃市位於湖北省中南部的江漢平原,

東鄰武漢市之漢南、蔡甸區和漢川市, 西與潛江市毗鄰, 南濱東荊河, 與洪湖市、監利縣隔河相望, 北臨漢江與天門、漢川市一衣帶水。

仙桃原名沔陽, 擁有1500多年的建制歷史, 是荊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1986年5月27日, 撤銷沔陽縣, 設立仙桃市。 1994年10月, 仙桃市被列為省直管市(副地級)。 仙桃是全國聞名的體操之鄉, 李小雙、李大雙、楊威等世界體操冠軍均來自仙桃, 著名的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便是湖北仙桃人。

棗陽市 第99位

棗陽市, 隸屬於湖北襄陽管轄。 位於湖北省西北部, 唐白河入漢水匯合處的東部;東與隨州接壤, 西與襄州區毗連, 南與宜城為鄰, 北與河南省唐河縣相連, 東北與河南省桐柏縣交界, 西北與河南省新野縣為鄰。

棗陽是漢光武帝劉秀的故里, 也是“中國桃之鄉”。 棗陽古稱蔡陽, 秦滅六國後, 棗陽地區始設蔡陽縣。 東漢時期, 今棗陽地區由當時的蔡陽、章陵、襄鄉3縣分治, 均屬南陽郡管轄。 襄鄉縣先改名為廣昌縣, 隋文帝為避太子楊廣諱, 改廣昌縣為棗陽縣, 棗陽名稱始於此。之後蔡陽章陵先後併入棗陽。1988年1月,棗陽撤縣立市。

棗陽名稱始於此。之後蔡陽章陵先後併入棗陽。1988年1月,棗陽撤縣立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