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老街舊樓舊招牌,香港蓮香樓這種老字型大小終究會從我們的生活裡消失

蓮香樓, 香港百年老茶樓, 原在香港設有3間, 現僅存1間於中環威靈頓街160-164號。

每日早上6點營業至晚上11點, 經營中式早茶和午市晚飯。

蓮香樓隱沒於市井。

街角拍攝, 店面並不是太大。

一樓經營蓮香老餅。

如果要體驗老式的香港早茶, 蓮香樓是最適合不過的了。

裝修古香古色, 保持了30年代的茶樓風格, 傳統菜品樣式多, 口味正, 還是唯一一家保留了推車叫賣點心和洗餐具的茶樓。

但是, 請注意但是!

人真的是超多!我們進來就懵圈了, 在香港拼桌已經習以為常, 但是蓮香樓不會有人為你安排位置, 這裡的規則就是自助。

首先得見縫插針的找位置, 有沒有位置不是看先來後到, 而是看誰眼尖手快。

進店的第一眼:多、滿、亂、嘈

好不容易搶到座位, 這時候才會有服務員來清理桌面, 並把餐具、一壺普洱茶和點菜計價單發給你。 只有這個時候你才可以去那你喜歡的點心。 有一口大碗會沏上開水, 這是用來洗餐具的(有點像國內飯館吃飯怕不衛生先用開水泡下餐具)。

最中間的大碗就是用來洗餐具的。

當你在推車裡選好自己想要的點心時, 服務員會在點菜記價單上相應的地方做上標記, 你就可以帶回桌面了, 最後的價格會按照計價單依次計算。

這種計價單我還是第一次見, 這個樣式這個質地就是老一派的feel。

蓮香樓除了當地的老客外, 還有許多像我們一樣慕名而來的遊客, 所以等推車經過你身邊再悠然的拿起自己喜歡的點心的畫面完全不存在!實際的情況如下圖, 當推車滿載新鮮出爐的點心出來的時候, 一群人圍上去搶, 很快就沒了。

在這裡, 你能深刻的體會到幸福是靠自己爭取的不變真理。

畫面中的推車完全被人群擋住了。

剛推出來的時候有半人多高,馬上見底了,點心還冒著熱氣。

用餐的環境很雜亂,桌子的間隔很狹小,一張桌子基本會坐6到7個人,每個人的就餐空間是很有限的,再加上隨時有人走來走去,說話聲也很大,收拾餐具乒乒乓乓的聲音。我們一度非常不適應,我承認我這一頓基本食之無味,拍攝水準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鮮竹魚肚紮,裡麵包著魚肚、新鮮香菇和豬肉,搭配比較和諧,鮮味猶存。

叉燒包味道正常,偏甜,如果人少不喜甜食那就不建議點了,人多不要緊,2-4個人分一個不會膩歪。

腐竹卷很好吃,裡面有類似魚餅的內陷,感覺融合了鮮肉打成漿,鮮美不膩,這道菜推薦!感覺搭配著腐皮的菜都不容易踩雷哦。

因為場地小,一部分多後廚工作放在了前面,收拾多碗筷會雜亂多堆積著,這個衛生情況也不是很好。

估計有些朋友會受不了,其實我還好,膽小心大。

如果從服務、環境、菜品來評價蓮香樓,五顆星為滿分的話,我可能只能給出兩顆星。

但如果從體驗和情懷上我要給出四星半。

蓮香樓除了保留了推車叫賣點心和洗餐具傳統外,還有一個最大的特色:工作人員清一色的是“老夥計”。

在這裡你找不到年輕的服務員,而是一群你可以叫大爺大媽的人,他們手腳不再利索,耳朵也不太聽得清楚,倒茶的雙手哆哆嗦嗦,他們身上也不再有像年輕人一樣噴薄而出的活力。

而正是這些老夥計給了這個蓮香樓唯一。

他們頑固的保持著傳統,香港的“日新月異”並不適用於他們。

老夥計們和這個時代的“脫節”讓你只需花幾十分鐘的時間和低廉的價錢就可以體驗到正宗半個世紀前的老香港茶樓文化。

還有一群老茶客,不管環境多嘈雜,也不管有沒有人等位元,他們都會悠然的慢慢品著熱茶吃著點心享受的看著報紙。此時此刻他們也就成了風景。

蓮香樓屬於老一輩,現在的香港年輕人已經沒有這個時間能享受早茶了,快捷方便的西餐是他們的首選。

他們有的可能迫于生計,有的可能不想退休,有的可能不捨得離開,有的可能不服老。

等這群老夥計幹不動了,蓮香樓也會消失。

不管服務怎麼糟糕,誰都不忍心苛責他們,每個人都會變老,都希望被尊重和善待。

在變化越來越快的未來,要找到個人的定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當我們老了,希望能找到meaningful的生活。

如果來香港尋找美食,蓮香樓並不推薦;如果是尋找情懷和體驗,請一定不要錯過蓮香樓,在她消失之前。

願歲月善待這些老夥計,善待蓮香樓。

畫面中的推車完全被人群擋住了。

剛推出來的時候有半人多高,馬上見底了,點心還冒著熱氣。

用餐的環境很雜亂,桌子的間隔很狹小,一張桌子基本會坐6到7個人,每個人的就餐空間是很有限的,再加上隨時有人走來走去,說話聲也很大,收拾餐具乒乒乓乓的聲音。我們一度非常不適應,我承認我這一頓基本食之無味,拍攝水準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鮮竹魚肚紮,裡麵包著魚肚、新鮮香菇和豬肉,搭配比較和諧,鮮味猶存。

叉燒包味道正常,偏甜,如果人少不喜甜食那就不建議點了,人多不要緊,2-4個人分一個不會膩歪。

腐竹卷很好吃,裡面有類似魚餅的內陷,感覺融合了鮮肉打成漿,鮮美不膩,這道菜推薦!感覺搭配著腐皮的菜都不容易踩雷哦。

因為場地小,一部分多後廚工作放在了前面,收拾多碗筷會雜亂多堆積著,這個衛生情況也不是很好。

估計有些朋友會受不了,其實我還好,膽小心大。

如果從服務、環境、菜品來評價蓮香樓,五顆星為滿分的話,我可能只能給出兩顆星。

但如果從體驗和情懷上我要給出四星半。

蓮香樓除了保留了推車叫賣點心和洗餐具傳統外,還有一個最大的特色:工作人員清一色的是“老夥計”。

在這裡你找不到年輕的服務員,而是一群你可以叫大爺大媽的人,他們手腳不再利索,耳朵也不太聽得清楚,倒茶的雙手哆哆嗦嗦,他們身上也不再有像年輕人一樣噴薄而出的活力。

而正是這些老夥計給了這個蓮香樓唯一。

他們頑固的保持著傳統,香港的“日新月異”並不適用於他們。

老夥計們和這個時代的“脫節”讓你只需花幾十分鐘的時間和低廉的價錢就可以體驗到正宗半個世紀前的老香港茶樓文化。

還有一群老茶客,不管環境多嘈雜,也不管有沒有人等位元,他們都會悠然的慢慢品著熱茶吃著點心享受的看著報紙。此時此刻他們也就成了風景。

蓮香樓屬於老一輩,現在的香港年輕人已經沒有這個時間能享受早茶了,快捷方便的西餐是他們的首選。

他們有的可能迫于生計,有的可能不想退休,有的可能不捨得離開,有的可能不服老。

等這群老夥計幹不動了,蓮香樓也會消失。

不管服務怎麼糟糕,誰都不忍心苛責他們,每個人都會變老,都希望被尊重和善待。

在變化越來越快的未來,要找到個人的定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當我們老了,希望能找到meaningful的生活。

如果來香港尋找美食,蓮香樓並不推薦;如果是尋找情懷和體驗,請一定不要錯過蓮香樓,在她消失之前。

願歲月善待這些老夥計,善待蓮香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