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皇帝與教皇——德意志亨利四世跪求教皇,清康熙帝為何禁天主教?

先來看一個皇帝的故事

卡諾莎之辱

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與教皇的鬥爭中失利, 被教皇開除教籍, 國內又諸侯乘機反叛。 1075年1月, 亨利四世冒著風雪嚴寒, 前往義大利北部的卡諾莎城堡向教皇“懺悔罪過”。 亨利四世身著罪衣, 立在城堡門口三晝夜, 才獲得教皇的赦免。 這就是“卡諾莎之辱”, 又稱“卡諾莎晉見”。

這是一個歷史考點, 當年看到了這裡覺得不可思議。 天下還有誰比皇上厲害, 還有誰?在歐洲就有那個誰--教皇。

玩王者農藥的應該能看懂這是個幾世的教皇?

有句話說得好, 建國以後不許成精。

就算你是上帝派來的天主教來天朝--清朝, 也要麻溜兒的給皇帝大人作個揖。

可是, 有些個人兒不這麼幹。

多明我會傳教士多次給羅馬教皇格勒門十一世去信, 要求其出面干涉天朝內政,

格勒門十一世於1704年命聖職部打出“禁約”七條, 禁止中國教徒尊孔祭祖。 羅馬教廷又遣特使多羅攜禁約於1705年12月4日達到 北京, 要求康熙按照羅馬教皇的命令禁止中國教徒尊孔祭祖。 其他一些禁令也明顯針對中國的傳統, 甚至連“敬天”這樣的字眼都不得使用, 等等。

什麼新約、舊約, 還有禁約!

那麼問題來了。

問題就是教皇和天主教被禁了多少年?

康熙帝下令讓多羅離京, 交友澳門總督看管, 後來多羅死於澳門獄中。

1707年康熙南巡至蘇州對九名傳教士申明自己的主張:“奉旨諭眾西洋人, 自盡以後, 若不遵守利瑪竇的規矩, 斷不准在中國住, 必逐回去。 ”

康熙六十年(西元1721年)11月,

康熙皇帝下令禁教, 禁的是天主教。 並在朱批上寫道:“閱此告示, 只可說得西洋人等小人, 如何言得中國之大禮, 爾教皇條約, 與中國道理大相悖戾, 爾天主教在中國傳不得, 務必禁止。

“禁教約”直到一百多年後的鴉片戰爭以後才被迫解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