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代工?是合作!傳統車企猛懟互聯網新軍!馬化騰的回應“最乖”

曾幾何時, 互聯網造車新勢力被吐槽為“PPT造車”, 說的是他們只會講故事, 而不懂幹實事。

然而, 隨著越來越多新產品落地, 這種質疑的聲音已經在變小了。

不過在目前所有亮相的產品中, 阿寶看到的, 只是汽車外觀設計更奪目而已。

相對于傳統汽車製造商, 新勢力們往往只是在設計上更加激進、更前衛, 再加上必備的超級大螢幕, 一款“劃時代”的新車、一款“革命性”的產品就誕生了。

伴隨著互聯網造車勢力一起產生的, 還有一系列新名詞。 “PPT造車”、“為夢想窒息”這類調侃, 不過如今這些調侃也已經OUT了!

最新、最惹爭議的, 恐怕還是“代工”一詞。

也正是這個讓江淮和蔚來在宣傳上“互懟”的詞語, 牽扯出了新勢力和傳統車企的新一輪角力。

從“江淮蔚來”、“海馬小鵬”到“東南電咖” 到底是誰幫誰?

對車市動向熟悉的朋友可能都知道, 風頭大盛的蔚來汽車, 首款純電動 SUV ES8 將於 12 月 16 日上市。

然而, 作為國內目前人氣最高、可能也是資本實力最“雄厚”的一家造車新勢力, 蔚來的首款量產車, 車尾還是赫然掛著“江淮蔚來”的標識。

同時, 我們也可以看到, 造車新勢力們的造車夢, 無一例外地也需要通過與傳統車企的合作, 才能走向現實。

例如小鵬和海馬、電咖與東南等等。

但是這種合作模式, 就真的只是一個“代工”的關係麼?絕對不是!

實際上, 從2015 年至 2017 年上半年, 國內就共有超過 200 個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項目落地, 涉及投資金額超萬億人民幣。 雖然蛋糕很大, 但截至目前, 還沒有一家互聯網造車新勢力獲得了生產資質,

也就是“准生證”。

而這些互聯網公司們, 在申請“准生證”時, 國家會嚴格要求他們具備設計開發能力、生產能力、產品生產一致性保證能力、售後服務及產品安全保障能力等一系列條件。

在這其中, 生產能力, 恰恰是絕大部分造車新勢力們所缺乏的。

在如此大環境下, 新勢力們為了早日讓產品落地, 也就不得不尋求傳統車企的幫助。

同時, 根據我國汽車產業政策, 嚴格意義上不允許未獲“准生證”的企業通過代工方式生產自己的品牌。 同時, 即便是合作生產的產品, 在車尾也必須有生產企業的標識出現。

這也就解釋了, 為何蔚來的首款量產車上, 必須掛又“江淮蔚來”的標識。

“合作”&“代工”?

以蔚來和江淮這對夥伴來說, 蔚來認為是“代工”, 而江淮認為是“合作”。 在新能源領域江淮也算是佼佼者, 憑什麼就成了蔚來的代工廠呢?

再看目前在網上的一系列文章標題:

從蔚來的宣傳方向, 和媒體們選擇的新聞標題來看, 蔚來不過是把江淮當代工廠。

因此,江淮的老大哥立刻出來反駁了,我們是合資合作,而不是“代工”。

各位互聯網的大哥們,還是看看你們簽署的協定吧,是共同研發、製造、推廣新能源汽車和智慧網聯產品啊,並不是加工生產啊。

同樣是合作,江淮、海馬成了代工,而廣汽集團和騰訊公司的聯手,各位不妨看看馬老闆的態度。

在11月16日的廣汽騰訊戰略合作發佈會上,馬化騰在iSPACE智聯電動概念車旁邊說:“BAT紛紛加快對汽車產業的佈局,傳統車企是主角,我們是配角。”這才是應該保有的態度吧。

正如前文所述,未獲“准生證”,就意味著沒有“能力”生產汽車。因此,傳統車企給新勢力們“代工”這個說法也是不成立的。

既然現實是傳統車企給了機會讓新勢力們可以提前實現夢想。當新勢力們動不動的就搬出“代工”這種詞語,是不是太不尊重傳統車企了?同時,作為專業汽車媒體,我們是否也應該在選詞上更加準確一些呢?

因此,江淮的老大哥立刻出來反駁了,我們是合資合作,而不是“代工”。

各位互聯網的大哥們,還是看看你們簽署的協定吧,是共同研發、製造、推廣新能源汽車和智慧網聯產品啊,並不是加工生產啊。

同樣是合作,江淮、海馬成了代工,而廣汽集團和騰訊公司的聯手,各位不妨看看馬老闆的態度。

在11月16日的廣汽騰訊戰略合作發佈會上,馬化騰在iSPACE智聯電動概念車旁邊說:“BAT紛紛加快對汽車產業的佈局,傳統車企是主角,我們是配角。”這才是應該保有的態度吧。

正如前文所述,未獲“准生證”,就意味著沒有“能力”生產汽車。因此,傳統車企給新勢力們“代工”這個說法也是不成立的。

既然現實是傳統車企給了機會讓新勢力們可以提前實現夢想。當新勢力們動不動的就搬出“代工”這種詞語,是不是太不尊重傳統車企了?同時,作為專業汽車媒體,我們是否也應該在選詞上更加準確一些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