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十幾塊和幾百塊的白酒,究竟有什麼不同?

白酒的價格, 上到幾千元, 下到幾塊錢, 同樣是酒, 它們的區別究竟在哪裡?甚至有人說, 無論是多貴的酒, 成本都在幾十塊錢?

98度的食用酒精,

一噸6500元;如果釀38度的酒, 大概要加1.57倍左右的水(有良心的加蒸餾水, 沒良心的乾脆就是自來水), 出來的酒成本是1.26元一斤;但, 這樣的酒味道不好啊, 酒廠專業名詞叫“固態感不強”, 怎麼辦?好辦!加香精, 各種各樣, 你聽都沒聽說過的:酸、酯、醇、醛、酮、香精、化學試劑……加香精的成本需要多少錢呢?

加最好的香精香料, 每噸酒的“改造成本”大概四百塊錢左右, 這個成本加到酒上, 每斤酒的成本就變成了1.46元左右……如果不加糧食酒, 這就是成本了。 嗚呼哀哉!

這樣的酒, 這樣的成本, 白酒品質等級, 怎麼能賣得貴些呢?包裝唄!炒作唄!所以, 內行都知道一個順口溜——

喝酒不喝瓶, 簡裝最聰明!

喝酒不喝盒, 環保需要我!

喝酒喝廣告, 不如捐學校!

白酒品質等級。 也會有酒廠狡辯——加是加了!但我符合國標!

沒錯, 這也是我們要抱怨的地方——國家標準的確允許“液態法”的存在。

我們並非反對國標!也不是反對液態法!而是要有知情權!

為什麼所有的酒的包裝上, 都統統標注的是“高粱、小麥、水、豌豆……”?

既然添加了食用酒精, 加都加了, 為什麼不能標出來?!

既然添加了幾十種“酸、酯、醇、醛、酮”, 加都加了, 做都做了, 為什麼不能坦然地標出來?!既然是“液態法”, 為什麼不能直接、明確地標出來?!

為什麼“純糧固態發酵”的標誌, 就都在瓶子上印著?!

液態法, 為什麼就不能印?!為什麼要這麼諱莫如深?!

為什麼不能坦率的讓消費者知道真相呢?!

比塑化劑更猛百倍的是低端酒的酒精香精香料……

白酒品質等級,

比香精香料可怕一百倍的是“隱瞞消費者”的默契和習慣。

當然, 從正常情況來說, 差別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 當然要來算算成本了。

第一個成本, 也是最重要的成本——酒本身。 酒是什麼東西釀出來的?現在白酒的生產主要有三種方式:

1、配製型白酒:就是食用酒精經過降度和使用正常的勾兌技術進行調兌而成。 而食用酒精現在的可用原料很多, 像薯乾、玉米、糖蜜、秸稈都可以發酵蒸餾酒精。

此稱為液態釀酒, 好處就是可控、乾淨、效率高。 市面上一噸食用酒精的大概價格在5000-6000元, 當然也要分原料和等級。

2、釀造型白酒:即純糧固態釀酒, 其原料標準很高, 必須是高梁、小麥、大米等穀物(不包括薯類與果蔬類), 要求顆粒均勻飽滿、新鮮、無蟲蛀、無黴變。

穀物的出酒率大概是40%-45%, 而大米高粱的價格大家心中有數, 折算下來, 第二種生產方式只算原料成本大概也是第一種方式的2倍及以上了。

3、第三種方式, 即固液結合。 吸收固態法白酒的豐富口感, 液態法白酒的純淨, 揚長避短。

第二個成本, 大概可以叫做勞作成本。

固態釀酒, 生產工藝那是真的複雜啊, 只能簡單說一說:原料處理-泡糧-初蒸-悶水-複蒸-攤涼-下曲培菌-發酵-蒸餾……每個酒廠釀造規程不同, 多次回沙、反復蒸餾的酒廠多了去了。 這中間的硬體成本、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可想而知, 非常得高。

第三個成本——時間成本。 真正貴的酒成本就在這裡了。

這個時間成本與勞作中的時間成本不同。 好酒是需要陳釀的,

剛生產出來的新酒, 有辛辣味, 不柔和, 只能算半成品, 一般都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存貯, 讓其自然老熟, 使酒體綿軟適口, 醇厚香濃, 口味協調。

陳釀的方法一般是把生產出來的新酒放在陶、瓷等具有輕微透氣性的容器內, 隨自然界溫度、濕度的變化而變化, 而不是人工的調整。

時間本身的消耗就是一項非常高的硬成本, 茅臺酒每年只能生產一季;每年產出的酒要封存放三年以上才能勾兌, 勾兌後又要存放一年以上才能出廠, 其中加上投料、發酵、烤酒的時間, 酒齡至少都在五年以上。

在時間的流逝中, 酒還會揮發的。 裝酒的器具本身需要成本不說, 而且還有滲漏、破碎的風險。 綜合起來看, 成本高得嚇人。

其次, 我們來說一說品牌, 白酒的品牌到底值不值得我們買單。

白酒行業的品牌形成與許多行業的品牌形成並不同,比如服裝行業、電器行業,品牌大都在於商,而並不在於廠。白酒品牌卻恰恰相反。為什麼?

1、白酒釀造及品牌形成需要獨特的地域環境

在白酒的釀造過程中,有五個要素尤為重要——水、土、氣、氣、生。

釀造好的白酒,一定需要一塊好的風水寶地,也就是今天白酒講的“產區”。我們常說:“離開茅臺鎮就產不出茅臺酒。”這句話是真的。

因為多年前茅臺收購習酒廠,就曾實驗能否複製茅臺,結果是:始終未見複製的茅臺,習酒卻依然以濃香著名。

2、不可複製的窖池

好酒一定是在好的窖池中釀造而成的,但窖池是需要“養”和“護”的。

一位行業內的資深技術專家說,濃香型白酒的窖池通常需要25年左右才能出好一點的酒,而醬香型白酒的窖池也非常苛刻。如今好的、能夠使用的窖池已經越來越少了。

所以,濃香酒的年份是根據窖坑來算的,而醬香酒則是根據基酒存放時間來算。除了上述幾點以外除了上述幾點以外,釀造工藝、出身血統、品牌背書也都會增加白酒的品牌價值。

白酒的品牌到底值不值得我們買單。

白酒行業的品牌形成與許多行業的品牌形成並不同,比如服裝行業、電器行業,品牌大都在於商,而並不在於廠。白酒品牌卻恰恰相反。為什麼?

1、白酒釀造及品牌形成需要獨特的地域環境

在白酒的釀造過程中,有五個要素尤為重要——水、土、氣、氣、生。

釀造好的白酒,一定需要一塊好的風水寶地,也就是今天白酒講的“產區”。我們常說:“離開茅臺鎮就產不出茅臺酒。”這句話是真的。

因為多年前茅臺收購習酒廠,就曾實驗能否複製茅臺,結果是:始終未見複製的茅臺,習酒卻依然以濃香著名。

2、不可複製的窖池

好酒一定是在好的窖池中釀造而成的,但窖池是需要“養”和“護”的。

一位行業內的資深技術專家說,濃香型白酒的窖池通常需要25年左右才能出好一點的酒,而醬香型白酒的窖池也非常苛刻。如今好的、能夠使用的窖池已經越來越少了。

所以,濃香酒的年份是根據窖坑來算的,而醬香酒則是根據基酒存放時間來算。除了上述幾點以外除了上述幾點以外,釀造工藝、出身血統、品牌背書也都會增加白酒的品牌價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