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外媒:印度城市成“毒氣室”,堅持最便宜就是最好!

在印度經濟連續暴跌後, 印度的“世界工廠”計畫也隨之進一步落空。 與此同時, 中國製造正在迅速佔領印度市場, 以手機製造為例, 美國媒體報導, 連接印度第二大城市新德里和第一大城市孟買的火車平均時速不到50公里, 在老舊的鐵皮車廂裡, 外媒記者鄰座的幾位元印度乘客都在低頭把玩著各自的手機。 出於好奇心, 記者向他們問起手機的牌子, 得到的結果分別是清一色的中國品牌。 在兩年的時間裡, 中國手機製造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領了印度市場, 目前中國製造的手機在印度的市場份額比例已超過50%。

不過, 據外媒Bnpparibas報導稱, 印度在發現自己製造業的弱勢後, 現在開始把眼光瞄準太陽能領域, 希望能成功利用太陽能對於滿足印度國內的能源需求, 實現經濟發展和環保目標都至關重要。

圖片來源AFP

印度在財政預算緊張的背景下,

去維持經濟增長對能源的需求, 同時實現發展和環保目標, 對印度來說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促使印度將太陽能作為核心解決方案。

BWC中文網注意到, 印度13億人口中有超過3億人口沒有用上電。 燃燒糞便、木材產生的煤煙、煤油爐和燃煤發電站排放的廢氣, 致使印度13個城市上榜全球污染最嚴重城市前20強。 與此同時, 燃料進口不僅消耗政府財力, 也影響能源安全。 也難怪德里地區首席部長(Chief Minister of Delhi)克加瓦爾(Arvind Kejriwal)稱, 城市成了“毒氣室”。 克加瓦爾表示, 空氣污染主要是因為周邊地區的農民們大量焚燒農作物的殘餘, 導致整個北印度都被煙霧所籠罩。 印度斯坦時報認為, 這或許是印度“臭名昭著”的“毒氣冬天”(toxic winter)的開始。

圖片來源Stamfordadvocate

這家外媒稱, 正是在此背景下, 印度確立了2022年裝機容量達到100億瓦(GW), 2040年預計增加至目前5倍容量的目標。 截至今年3月, 印度本財年的太陽能裝機容量增長了81%, 達到1230萬千瓦。 相較之下, 中國公司作為全球太陽能製造和利用的領導者, 去年年底達到了77.4萬千瓦的產能。

印度的私營部門在太陽能創新方面迅速贏得良好口碑,

正積極開拓一系列微型能源專案。 這些項目可以推廣到電力供應不足的其他發展中國家。 對此持觀望態度的人士指出, 因為成本高昂、政府法規和基礎設施投資的不確定性, 以及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項目的安裝和利用率都很低。

圖片來源thehindu

這在印度可再生能源諮詢公司Natural Group聯合創始人Ritesh Pothan看來, 只要採取正確的思維模式, 太陽能利用和開發之路上的所有障礙都是可以克服的。 印度人的典型思維就是最便宜的就是最好的。 這種思維方式必須轉變, 要追求品質, 這非常非常重要。

國際太陽能聯盟(International Solar Alliance)就是一個例子, 由印度總理莫迪發起創立, 121個成員中包括了所有熱帶地區大國, 並承諾為實現2030年的減排目標提供1萬億美元資金。

不過, 彭博新能源財經卻表示, 2017年前九個月, 中國已經安裝了4300萬千瓦的太陽能, 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3450萬千瓦。 中國自2013年以來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市場, 兩年前開始, 其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已經超過了德國成為全球第一。

圖片來源Economic Times Blog

實際上,印度製造業幾乎與大規模不沾邊,FT亞洲版主編皮林認為,印度製造或許是不現實的。印度在製造業方面沒有良好的聲譽。就連印度人自己也看不起本國產品,印度製造所謂的“拼湊式創新”是物資稀缺的產物——印度人只是把零件“用膠帶、顏料和祈禱拼湊在一起”。再比如,有些工業區(如曼戈普裡工業區)雖然名字取得響亮,但卻似乎是“海市蜃樓”。(完)

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編、轉載或轉化視頻、音訊等,違者必究。

圖片來源Economic Times Blog

實際上,印度製造業幾乎與大規模不沾邊,FT亞洲版主編皮林認為,印度製造或許是不現實的。印度在製造業方面沒有良好的聲譽。就連印度人自己也看不起本國產品,印度製造所謂的“拼湊式創新”是物資稀缺的產物——印度人只是把零件“用膠帶、顏料和祈禱拼湊在一起”。再比如,有些工業區(如曼戈普裡工業區)雖然名字取得響亮,但卻似乎是“海市蜃樓”。(完)

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編、轉載或轉化視頻、音訊等,違者必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