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兵仙”韓信:我死在這八個字上!

飛鳥盡, 良弓藏, 狡兔死, 走狗烹——這句膾炙人口的名言最早出自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的大夫文種之口!文種協助勾踐臥薪嚐膽十年後終於滅了吳國,

勾踐在這非人的十年裡性格嚴重分裂, 看文種這個糟老頭不順眼, 就對他說:先生教我七種殺人的辦法, 我只用了三種就幹掉了吳國, 剩下的先生自己看著辦吧!文種一聽就知道自己成了大年三十的涼菜可有可無, 於是舉劍自殺, 死之前留下了這千古名句。

文種之後四百年另一個人不甘寂寞死前在文種的基礎之上又有創新:飛鳥盡, 良弓藏, 狡兔死, 走狗烹, 敵國破, 謀士亡!這個人便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淮陰候韓信。

說起韓信, 有點糾結!他是一個成功的人, 也是一個失敗的人!而他的命運後人用一句話給概括了, 叫:成也蕭何, 敗也蕭何!

蕭何是誰?劉邦的第一謀士, 漢王朝的第一任相國。 是劉邦兒時的玩伴兼同事,

沛縣縣令的秘書。 在劉邦帝業的形成過程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漢王朝建立後老大劉邦論功行賞, 蕭何居首功, 眾將不服, 劉邦說:各位見過獵人打獵乎?獵人找到獵物後就放獵狗去追, 然後獵狗根據獵人的指示得到獵物, 要說功勞各位就是功狗, 蕭何則是功人, 是功狗的功勞大, 還是功人的功勞大?

當然這只是體現蕭何地位的一個方面, 在與韓信的關係上, 文藝作品裡有著名的“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段子。 這段佳話是這樣的, 韓信原是項羽的部下, 他有勇有謀, 是天下無雙的軍事家。 但在項羽手下卻得不到重用, 於是就投到劉邦麾下。 起初, 劉邦讓他當了一個管理糧草的小官, 韓信大失所望。 一次偶然的機會,

蕭何結識了韓信。 在接觸過程中, 蕭丞相發現韓信有膽有識, 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於是多次向劉邦推薦, 但並沒有引起劉邦的重視。

一天, 韓信見久在漢營仍不受重用, 一氣之下離開了漢營。 蕭何得知後, 馬上放下尚沒處理完的緊急公務, 親自策馬追趕韓信, 連個招呼也來不及向劉邦打。

蕭何追回了韓信去見劉邦, 劉邦見到蕭何又驚又怒, 說道:“你為什麼也想逃跑?”蕭何說:“我不敢逃跑, 我是去追逃跑的人去了。 ”劉邦問他:“你追的是誰?”蕭何答道:“韓信。 ”劉邦聽後, 很不以為然地說:“逃走的將軍有十多個了, 也沒聽說你去追過誰, 怎麼偏要去追韓信?這明明是在騙我!”蕭何說:“那些將軍都容易得到, 可韓信卻是當今數一數二的傑出人才,

跑了就再也沒有第二個了。 大王如果只想當個漢中王, 沒有韓信也就算了;如果要準備打天下, 那就非用韓信不可。 您到底準備怎麼樣?”劉邦說:“我當然想打出去, 怎麼能老困悶在這裡呢?”蕭何說:“大王若決定出漢中, 能重用韓信, 他自然會留下;如果不重用他, 他終究會離開的。 ”“那麼, ”劉邦下決心說, “就依著丞相, 讓他做個將軍, 怎麼樣?”蕭何說:“叫他做將軍, 他還得走。 ”劉邦聽了心裡直犯嘀咕, 就坐在馬桶上接見了韓信, 一聊就是一夜, 於是拍板大將軍就是你的了!但是蕭何還不放過, 就說:大王封將就像小孩子過家家一樣, 這樣韓信還是會走。 劉邦就納了悶了, 憋著一肚子的火問:先生說要老子怎麼做?蕭何說:古往今來,
封將關係到國家的興衰, 將士的存亡, 非常之事也, 大王必須建造拜將台, 沐浴更衣, 齋戒祭祀, 邀文武百官, 告知天地, 以示虔誠。 劉邦耐著性子, 吃了幾天齋, 建了拜將台, 文武百官下麵跪著, 韓信和劉邦臺上站著, 韓信接過劉邦親手奉上的大將軍印就這樣走上了他的成功之路!

如果說一個人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和天賦外還必須有足夠的運氣, 那麼韓信是時代的幸運兒!他遇到了蕭何遇到了劉邦, 還遇到了青年時代使他蒙受胯下之辱的那個無賴!韓信的胯下之辱, 在歷史學家的眼裡成了他日後成就大事的前兆, 臺灣著名作家柏楊先生曾這樣評價:低頭奉承的屈膝是奴才, 跳高前的屈膝是英雄!誠然, 韓信的骨子裡有他不服輸的氣質, 以及精到的作戰思維。這種氣質和智慧在他日後指揮大兵團作戰時成了至關重要的法寶!當然也是他骨子裡的傲慢使他最終走上了失敗之路!

河南大學教授王立群先生曾說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四種人:高人指路,貴人相助,個人努力,小人監督!韓信具備這個準則的一切條件小人監督除外!當然也有小人,如果沒有劉邦就不會半夜不睡覺跑到他的大帳裡偷走了他的虎符;如果沒有有關他楚王造反的流言非語就不會源源不斷的送上劉邦的案頭;如果沒有在劉邦開始懷疑他造反的時候,陳平要做的應該是為他求情而不是出注意抓他!只是這些韓信都不曾在意,他高估了皇帝劉邦對他的感恩指數,高估了戰功卓著給他帶來的好處,更高估了自己在朝野的影響力!

他是軍事天才,在整個中國歷史上的軍事地位都不容忽視,但是他卻是缺少政治嗅覺的白癡,在所有因為不懂政治而死於非命的高級將領裡他是最無辜也是最不值得同情的一個!

在劉邦半夜溜進他的軍營偷走他的虎符開始他就應該提高警覺,畢竟沒有兵權你什麼都不是!劉邦是否在告訴他:老子可以捧你上天,照樣可以拉你落地!他看著虎符被自己的主人偷了是否也意識到了自己對主人可能已經產生了威脅,否則劉邦一個命令就可以了,何必要偷?韓信只是流了一頭冷汗,流過之後就心安理得繼續自己的夢!否則他不會在劉邦急需他幫助的時候,趁機向劉邦要假齊王{代理齊王}的爵位,而劉邦也不會當著他的使者的面大罵他沒良心之後又慷慨的讓張良親自捧著齊王印封他做真齊王!

儘管蒯通曾勸他在楚漢相持不下的時候自己單幹,以成帝業,而他懷念劉邦為了籠絡人心而對他“解衣推食”的大恩,誓死不反,既然不反為何還要趁機威脅人家封你做齊王?難道皇帝還比不上齊王的頭銜大?難怪韓信死後蒯通罵他“豎子”!如此的政治智商如果可以壽終正寢那真是見鬼了。

其實劉邦給過他機會的,漢朝建立後,可能耿耿于懷他曾趁人之危齊王不讓做了封他做楚王。韓信楚人嘛,做楚王衣錦還鄉光宗耀祖也不錯。但是劉邦的案頭老有告韓信造反的奏摺,當然這裡面有太多人的動機,而劉邦的懷疑是早已有之的,於是陳平雲遊楚地的計謀應運而生,這個行程的安排使韓信的警覺度突然之間提高到無法饒恕的地步, 這樣說是因為韓信接下來的一個舉動,首先他聽說劉邦有了雲遊楚地的計畫後,他第一反應就是有人告他謀反,然後自作聰明的殺了自己的好朋友兼以前反對過劉邦的鐘離魅,以為提著他的人頭劉邦就會打消對自己的猜疑。很可惜,首先在心理上,韓信已先輸一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接著在行為上又輸一棋,以朋友之軀博一己之私。小人行徑原形畢露,所以韓信一來劉邦馬上將其逮捕!

在回長安的路上,劉邦看著失落的韓信問道:你看朕可以帶多少兵?韓信一聽就來勁,想都不想就說:最多十萬。劉邦心裡犯嘀咕,問道:那你呢?韓信照樣想都沒想,道:像我這樣的,越多越好!劉邦聽著覺得很新鮮,大笑道:既然如此,那你為什麼被我捉到呢?韓信聽了也覺得新鮮,頂回去:陛下雖不善將兵,但善於將將,這是我被捕的原因!

回到長安,韓信被剝奪了政治自由和人身自由,由楚王{王爵}降為淮陰候{候爵}並且他的活動地點只有兩個,候府和皇宮。於是崇尚自由的韓信罷工了,老是請病假,班也不上了。有一天他下班回家,路過樊噲家,樊噲沖著對他的無限仰慕之情,迎面就跪了下來說道:若將軍不棄,請到鄙府一敘。韓信看著腳底下的樊噲,想都不想大歎道:想不到我韓信竟落到和樊噲這種人為伍的地步了!樊噲是誰?呂後的親妹夫,當年在鴻門宴上以氣勢壓倒項羽救了劉邦的英雄,一生戰功卓著。劉邦晚年曾下令讓陳平去殺了樊噲,陳平就是害怕他是呂後妹夫的身份而違背了聖旨。樊噲就憑這一點也沒人敢得罪。如此看來韓信真的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西元前197年陽夏候陳稀謀反,劉邦親率大軍征討,韓信推脫有病留守。不久有人告發陳稀謀反是和韓信商量好的,他們準備裡應外和,取得政權!呂後知道後,與蕭何商量對策,呂後採取蕭何的計謀,騙韓信說劉邦得勝歸朝,就算將軍有病也得委屈前往祝賀。韓信無奈,只好前往,至長樂宮鐘室被呂後擒殺!至此結束了他哭笑不得的一生。

其實,韓信只是一個偉大的軍事家,在帝王一人專制的時代裡,軍事家特別是戰功卓著的軍事天才,假如你沒有足夠敏銳的政治嗅覺,那麼當你完成你的使命之後就應該退出歷史舞臺。在戰爭年代你可以是主角,因為戰場需要你,當戰爭勝利,主角就開始轉變,如果你還沉浸在那份快樂裡,那麼當權派就會亮出他的殺手鐧,因為在他們的意識裡,對所有人只有八個字的要求那便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韓信便是死於這沒人性的八個字!

以及精到的作戰思維。這種氣質和智慧在他日後指揮大兵團作戰時成了至關重要的法寶!當然也是他骨子裡的傲慢使他最終走上了失敗之路!

河南大學教授王立群先生曾說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四種人:高人指路,貴人相助,個人努力,小人監督!韓信具備這個準則的一切條件小人監督除外!當然也有小人,如果沒有劉邦就不會半夜不睡覺跑到他的大帳裡偷走了他的虎符;如果沒有有關他楚王造反的流言非語就不會源源不斷的送上劉邦的案頭;如果沒有在劉邦開始懷疑他造反的時候,陳平要做的應該是為他求情而不是出注意抓他!只是這些韓信都不曾在意,他高估了皇帝劉邦對他的感恩指數,高估了戰功卓著給他帶來的好處,更高估了自己在朝野的影響力!

他是軍事天才,在整個中國歷史上的軍事地位都不容忽視,但是他卻是缺少政治嗅覺的白癡,在所有因為不懂政治而死於非命的高級將領裡他是最無辜也是最不值得同情的一個!

在劉邦半夜溜進他的軍營偷走他的虎符開始他就應該提高警覺,畢竟沒有兵權你什麼都不是!劉邦是否在告訴他:老子可以捧你上天,照樣可以拉你落地!他看著虎符被自己的主人偷了是否也意識到了自己對主人可能已經產生了威脅,否則劉邦一個命令就可以了,何必要偷?韓信只是流了一頭冷汗,流過之後就心安理得繼續自己的夢!否則他不會在劉邦急需他幫助的時候,趁機向劉邦要假齊王{代理齊王}的爵位,而劉邦也不會當著他的使者的面大罵他沒良心之後又慷慨的讓張良親自捧著齊王印封他做真齊王!

儘管蒯通曾勸他在楚漢相持不下的時候自己單幹,以成帝業,而他懷念劉邦為了籠絡人心而對他“解衣推食”的大恩,誓死不反,既然不反為何還要趁機威脅人家封你做齊王?難道皇帝還比不上齊王的頭銜大?難怪韓信死後蒯通罵他“豎子”!如此的政治智商如果可以壽終正寢那真是見鬼了。

其實劉邦給過他機會的,漢朝建立後,可能耿耿于懷他曾趁人之危齊王不讓做了封他做楚王。韓信楚人嘛,做楚王衣錦還鄉光宗耀祖也不錯。但是劉邦的案頭老有告韓信造反的奏摺,當然這裡面有太多人的動機,而劉邦的懷疑是早已有之的,於是陳平雲遊楚地的計謀應運而生,這個行程的安排使韓信的警覺度突然之間提高到無法饒恕的地步, 這樣說是因為韓信接下來的一個舉動,首先他聽說劉邦有了雲遊楚地的計畫後,他第一反應就是有人告他謀反,然後自作聰明的殺了自己的好朋友兼以前反對過劉邦的鐘離魅,以為提著他的人頭劉邦就會打消對自己的猜疑。很可惜,首先在心理上,韓信已先輸一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接著在行為上又輸一棋,以朋友之軀博一己之私。小人行徑原形畢露,所以韓信一來劉邦馬上將其逮捕!

在回長安的路上,劉邦看著失落的韓信問道:你看朕可以帶多少兵?韓信一聽就來勁,想都不想就說:最多十萬。劉邦心裡犯嘀咕,問道:那你呢?韓信照樣想都沒想,道:像我這樣的,越多越好!劉邦聽著覺得很新鮮,大笑道:既然如此,那你為什麼被我捉到呢?韓信聽了也覺得新鮮,頂回去:陛下雖不善將兵,但善於將將,這是我被捕的原因!

回到長安,韓信被剝奪了政治自由和人身自由,由楚王{王爵}降為淮陰候{候爵}並且他的活動地點只有兩個,候府和皇宮。於是崇尚自由的韓信罷工了,老是請病假,班也不上了。有一天他下班回家,路過樊噲家,樊噲沖著對他的無限仰慕之情,迎面就跪了下來說道:若將軍不棄,請到鄙府一敘。韓信看著腳底下的樊噲,想都不想大歎道:想不到我韓信竟落到和樊噲這種人為伍的地步了!樊噲是誰?呂後的親妹夫,當年在鴻門宴上以氣勢壓倒項羽救了劉邦的英雄,一生戰功卓著。劉邦晚年曾下令讓陳平去殺了樊噲,陳平就是害怕他是呂後妹夫的身份而違背了聖旨。樊噲就憑這一點也沒人敢得罪。如此看來韓信真的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西元前197年陽夏候陳稀謀反,劉邦親率大軍征討,韓信推脫有病留守。不久有人告發陳稀謀反是和韓信商量好的,他們準備裡應外和,取得政權!呂後知道後,與蕭何商量對策,呂後採取蕭何的計謀,騙韓信說劉邦得勝歸朝,就算將軍有病也得委屈前往祝賀。韓信無奈,只好前往,至長樂宮鐘室被呂後擒殺!至此結束了他哭笑不得的一生。

其實,韓信只是一個偉大的軍事家,在帝王一人專制的時代裡,軍事家特別是戰功卓著的軍事天才,假如你沒有足夠敏銳的政治嗅覺,那麼當你完成你的使命之後就應該退出歷史舞臺。在戰爭年代你可以是主角,因為戰場需要你,當戰爭勝利,主角就開始轉變,如果你還沉浸在那份快樂裡,那麼當權派就會亮出他的殺手鐧,因為在他們的意識裡,對所有人只有八個字的要求那便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韓信便是死於這沒人性的八個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