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孕晚期這個信號對順產很重要,千萬別忽略!

關於入盆, 這是標誌著寶寶邁入分娩大關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而每到36周開始, 總有准媽媽有各種各樣的疑問。

寶寶究竟入盆了沒有, 為什麼到了預產期還不入盆, 真是讓人心急。

入盆是什麼意思?

胎頭入盆的專業說法, 是指胎頭的雙頂徑達到了產婦的盆腔入口以下, 為胎頭與骨頭相稱。 也就是頭朝下, 屁股朝上, 全身蜷縮著的胎寶寶, 頭部通過媽媽的骨盆進入骨盆腔, 讓自己的身體固定在這一位置。

一般來說, 胎寶寶入盆後, 胎位就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 這為之後的順利分娩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寶寶什麼時候會入盆?

一般情況下, 對於初次生育的准媽媽, 有80%-90%的人會在36-38周之間入盆。 有10%-20%的准媽媽會等到臨產後才入盆。 當然, 在33-34周的時候就入盆, 或者到開始生產前都不入盆, 這也是會發生的事。 要注意, 即使寶寶提早入盆, 也不意味著會早產。 而38周了還沒有入盆,

也不能說明不能順產, 准媽媽別太擔心。 除此之外, 非初次生育的准媽媽, 則往往要到臨產前後才會入盆。

入盆後會出現哪些症狀?

入盆之後, 准媽媽就能明顯到身體上的變化:

1. 腹部形狀從西瓜變柚子

入盆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肚子的形狀發生改變, 從小西瓜變成小柚子。 因為腹部往下墜, 這時候准媽媽的胸部不會碰到肚子了, 身體感覺上也輕鬆了一點。

(圖片來自媽媽網使用者"筱清8", 嚴禁盜圖)

2. 腹部發緊, 偶然會有腹痛的現象

寶寶入盆的時候很多媽媽都會覺得腹部發緊有疼痛感, 覺得寶寶是不是要出生。 其實這都是寶寶入盆的正常表現, 准媽媽應該注意的是在入盆後多點休息, 不要提重物。

3. 不規律宮縮頻繁, 尿頻便秘加深。

入盆後, 准媽媽的假性宮縮會更加頻繁, 會出現尿頻、便秘、宮頸口脹等情況。 准媽媽還能明顯感覺到寶寶正在往下走, 只要不出現宮縮頻繁、見紅、破水等問題, 都不用太擔心。

怎樣促進胎寶寶入盆?

一般來說, 到了孕期的最後一個月,

胎寶寶都會入盆, 但有些准媽卻會因為種種原因胎兒未能入盆。 包括說准媽媽骨盆狹窄、寶寶胎頭過大、胎位異常、前置胎盤、羊水過多等情況。

面對這些, 准媽媽需要做的是諮詢醫生, 以獲得相對應的最好的解決方案, 千萬別因為害怕剖腹產就煒疾忌醫。

除此之外, 面對寶寶不入盆。 准媽媽可以通過散步, 爬樓梯, 孕期體操, 盤骨運動等來加快胎兒的入盆。 做這些運動的時候, 要注意最好有人陪同在旁, 以免出現突發情況。

入盆後准媽媽需要注意?

寶寶入盆後就意味著他已經在為自然生產做好準備, 既然如此, 准媽媽當然也不能閑下來, 准媽媽應該做到:

1. 關注身體情況, 重視每一次產檢。

密切關注每一次產檢自己和胎寶寶的身體情況, 產檢時候醫生會告訴你胎寶寶是否已經入盆了, 胎位是否正常固定。 若胎位不正, 醫生則可以能會建議准媽媽採取剖腹產。 同時在平時要注意觀察宮縮的情況, 若出現頻繁宮縮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和待產。

2.調整心態, 做好產前準備。

生產前夕,准媽媽無論在生理還是心理上都要做好準備。對分娩過程要有一定的認識,不要過於恐懼,日常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同時把待產包等物品都整理好,放在明顯的地方,在發生突發情況時隨時拎包就走。

3. 注意休息,均衡飲食。

入盆後准媽媽要注意休息,不要提重物,避免大幅度的動作,以免胎膜早破影響到寶寶。同時孕晚期是寶寶體重增長最快的階段,在最後堅持的幾周裡,准媽媽一定要控制飲食,減少高糖分高油分的食物的攝入,避免營養過剩胎兒過大。

入盆是准媽媽迎接寶寶的第一個大關,闖過這一關後,也意味著離自然分娩就邁進了一大步了,准媽媽們要好好享受合體這最後幾周的小時光哦!

往期文章推薦:

這些症狀是胎兒停止發育的徵兆,無數准媽媽卻還蒙在鼓裡!

不用爭了!爸爸基因決定性格,媽媽基因決定智力!

以上內容和圖片來源於媽媽網,如一切抄襲和侵權行為將追究法律責任。

生產前夕,准媽媽無論在生理還是心理上都要做好準備。對分娩過程要有一定的認識,不要過於恐懼,日常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同時把待產包等物品都整理好,放在明顯的地方,在發生突發情況時隨時拎包就走。

3. 注意休息,均衡飲食。

入盆後准媽媽要注意休息,不要提重物,避免大幅度的動作,以免胎膜早破影響到寶寶。同時孕晚期是寶寶體重增長最快的階段,在最後堅持的幾周裡,准媽媽一定要控制飲食,減少高糖分高油分的食物的攝入,避免營養過剩胎兒過大。

入盆是准媽媽迎接寶寶的第一個大關,闖過這一關後,也意味著離自然分娩就邁進了一大步了,准媽媽們要好好享受合體這最後幾周的小時光哦!

往期文章推薦:

這些症狀是胎兒停止發育的徵兆,無數准媽媽卻還蒙在鼓裡!

不用爭了!爸爸基因決定性格,媽媽基因決定智力!

以上內容和圖片來源於媽媽網,如一切抄襲和侵權行為將追究法律責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