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株洲這家法院的“雞湯”判決書,走紅網路

在我們的印象中, 法院的判決文書都是依照法律條文來書寫的, 給人的感覺非常嚴謹, 甚至是有點格式化。 但近日天元區人民法院卻出現了一份不一樣的判決文書, 法官在對一起民間借貸糾紛進行宣判時, 還在裡面添加了“心靈雞湯”, 你別說, 效果還真不錯。

小陳和小張是我市某中學的在校學生, 雙方的父母都是生意人, 家境殷實。 但從2016年10月份開始, 小張卻頻繁找小陳借錢, 截至到2017年5月份, 數額達到了兩萬元左右, 這些錢全部用在了他自己的各類高消費上。

今年7月份, 小陳和小張的父母知道了這個事情, 雙方因為還款一事產生糾紛, 隨後鬧到了法庭上。 為了避免矛盾激化, 法官在開庭前先後組織雙方進行了四次協調, 但都沒有結果。 天元區人民法院立案庭書記員文斯說:“兩人之間的借款次數太多了, 有些是給現金, 有的是通過微信、支付寶轉帳什麼的,

雙方就這個借貸的金額無法達成一致。 ”

在調解無果的情況下, 法院隨後組織雙方開庭審理了這起案子, 根據雙方的微信聊天記錄和轉帳記錄, 法官最終認定雙方的借貸金額為1.42萬元, 這一結果也獲得了雙方的認同。

對於法官來說, 這其實是一個很小的案子,

既然當事人雙方都承認發生了借貸關係, 而且又都認同最終的借貸金額, 剩下的就是直接宣判了。 但法官在調解和庭審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小陳和小張的雙方父母都是生意人, 在商言商, 因此家庭環境也影響到了兩人的成長。

因此, 天元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立案庭庭長劉祥宇在起草判決書的過程中, 特意加了一段自己的對於該案的感悟, 他勸兩位同學:要以學業為重, 在該努力學習的年紀就應該努力學習, 心無旁騖, 志存高遠, 只有學好了知識和本領, 才能有更強的承受能力和積累屬於自己人生財富的能力;他勸雙方家長, 要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 指引正確的方向, 引領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沒想到, 這份飽含了法官真情實意的判決書引起了小張父母的共鳴, 他們在收到判決書的第二天就把錢全部還了。 記者瞭解到,本次的“雞湯”判決文書也是天元區人民法院在司法改革過程中的一次創新嘗試,他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既維護法律的公平正義,又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記者瞭解到,本次的“雞湯”判決文書也是天元區人民法院在司法改革過程中的一次創新嘗試,他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既維護法律的公平正義,又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