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哈爾濱的佛教寺廟——極樂寺

哈爾濱佛教寺廟很多, 主要以極樂寺最為著名, 其他的寺廟雖歷史悠久, 但規模不大。 大多經歷文革時期的衰敗和重建, 在規模上很難達到鼎盛時候的輝煌, 多為新舊並存的建築形式, 隨著佛教在中國的興起, 信眾也越來越多, 寺廟也興旺日盛起來!

極樂寺老照片

極樂寺正門

極樂寺位於哈爾濱市南崗區東大直街盡頭, 建於民國十二年, 西元1923年。 極樂寺是東北三省的四大著名佛教寺院之一,

與長春般若寺、瀋陽慈恩寺、營口楞嚴寺齊名。 已被列為全國重點開放寺廟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在由靜波法師住持。

大門兩側的“法輪常轉”四個字和大殿前的水缸

極樂寺已經歷了70多年的滄桑歲月。

占地面積53500平方米, 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 分為正院、東跨院、西跨院和塔院四部分。 極樂寺是由北方名僧天臺宗第四十三代宗傳弟子倓虛法師創辦的寺廟。 整體設計、佈局和建築結構, 均保留了我國寺院建築的風格和特點。

寺院座北, 面南臨街。 極樂寺的牌匾題字出自清末著名實業家張謇, 進入山門, 首先見到的是鐘樓二樓。 廟庭內, 橫向分主院、東跨院、西跨院三部分。 主院建築1800餘平方米, 分四重大殿:一為天王殿,

正中供彌勒佛, 東西有四大天王;二為大雄寶殿, 是全寺最大的殿, 供釋迦牟尼;三為三聖殿, 四為藏經樓。 天王殿前方左右為鐘鼓樓。 院內兩側尚有配殿。 該寺為黑龍江最大的近代佛教寺院建築。 東院內建有著名的七級浮屠塔。

大雄寶殿

20世紀初,

中東鐵路修建, 沙俄等帝國主義入侵, 大量僑民湧入, 哈埠曾出現過13個國家的領事館, 外國傳教士利用不平等條件攫取的條件, 在大直街上先後修建了三座東正教堂和一座天主教堂, 一座基督教堂。 當時民間傳說, 南崗是潛伏在松花江南岸的一條土龍, 是哈爾濱的風脈所在。 洋教堂正建在土龍背脊上, 敗壞了哈爾濱的風水。 於是人們呼籲建一座佛寺, 以震懾洋教堂的興盛之風。 這就是哈爾濱極樂寺的興建的“緣起”。

大殿內部

1921年(民國10年), 中東鐵路稽察局局長陳飛青, 是篤信佛教的居士, 他首倡在哈爾濱建立一處大廟。 陳飛青還推舉中東鐵路護路總司令兼東省特別區長官朱慶瀾出面發起籌建。 陳飛青又到北京晉見北洋軍閥執政段祺瑞的秘書馬冀平, 請求由鏽路局撥款資助修廟, 馬冀平贊同了陳飛青的請求。

1922年, 陳飛青召集各機關要人開會, 議決買一塊地皮, 請交通部部長葉恭綽撥款5萬元, 並將廟名定為極樂寺。 “極樂寺”一名, 因第一任方丈為佛教天臺正宗第四十四代倓虛法師;又因第一壇開講的內容為阿彌陀經, 加之倡議發起人陳飛青居士信奉淨土,都與極樂靜土相關聯,故名。

1923年6月17日,極樂寺工程開始動工。同年11月,名僧倓虛和尚來哈爾濱,主持修建極樂寺。

1924年農曆正月底,極樂寺在哈爾濱道外三道街辦起一所義學性質的佛教學校(附設在佛教宜講堂內)。倓虛請奉天(今瀋陽)太清宮小學校長張樂西任校長兼講儒學。

同年7月,由當時社會名流、前清遺老、光緒狀元張謇題寫了“極樂寺”匾額。“極樂寺”是3個1米見方的大字,筆力蒼勁渾厚。

同年8月,中東鐵路護路軍參謀長張煥相在北京定購八尊佛像及梵鐘等運抵哈爾濱,置於極樂寺內。

同年10月26日(農曆九月二十八日),極樂寺寺廟建成並舉行開光。諸佛開光之日,寺僧約300餘人誦經或過齋堂,講佛課。倓虛擔任首任方丈。

義學性質的佛教學校由佛教宜講堂遷至寺內,改為佛學院。同年,哈爾濱佛教總會成立。該總會設在極樂寺內,以朱慶瀾為會長。極樂寺整個建築,典雅端莊,金碧輝煌,保留了我國寺院建築的風格和特點。

20年代

1925年4月27日,哈爾濱佛教總會在極樂寺內開會,推舉曾子固為會長。同年5月(農曆四月初八),極樂寺開光祭佛,中外信徒絡繹不絕前來焚香、拜佛、佈施。同年9月,在極樂寺東側修建的靈場竣工,面積約50平方丈。

同月,極樂寺方丈倓虛隨中華佛教代表團去日本東京參加由日本僧人主持召開的東亞佛教聯合會。同年,極樂寺方丈倓虛讓其弟子台源到寧波觀宗寺拜見諦閑法師。諦閑法師親筆寫一統嫡傳天臺宗第44代法卷交台源,帶給倓虛。

1926年1月,極樂寺為考究佛經,在寺內設查經班一處。同年5月,段祺瑞為極樂寺題寫“宏範三界”的橫額。1927年農曆正月中旬,極樂寺佛化中學校開學。同年8月,極樂寺在院內西北角修建避官寮一處,有幽雅房舍5間,供本寺與外來有道高僧入內修行。

1928年5月,哈爾濱各界人士對於農曆四月初八日的浴佛節極為重視,故工廠、商店、團體、機關紛紛放假遊廟、禮佛。

1929年4月,寧波觀宗寺72歲高齡的諦閑法師來極樂寺傳戒,為得戒和尚。戒期兩個月,6月圓滿。倓虛辭去極樂寺方丈。定西(如光)被推舉為第二任方丈。

30年代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極樂寺的慈雲法師參加朱慶瀾部,進行抗日活動。

同年9月,極樂寺住持如光去營口楞嚴寺傳戒,倓虛代如光在極樂寺領眾做道場,講法華經。

1934年2月,極樂寺選出5名學僧到日本比睿山延曆寺留學。

同年4月5日,極樂寺方丈定西從哈爾濱啟程,經由長春、瀋陽、遼陽、營口、旅順、大連,於4月20日到達日本神戶。在日本期間,定西先後考察了京都、大阪、奈良、名古屋、東京和長野等地的佛教情況。歸來途中,在瀋陽、長春等地向佛門人士講述了考察情況,5月26日回到哈爾濱。同年7月舊本在東京召開“泛太平洋佛教會議”,極樂寺方丈定西率領25人的代表團出席。會上,定西被推舉為“國際佛教青年會”的副會長。哈爾濱極樂寺和日本天臺宗之間決定建立交換留學僧制度。

1935年3月15日一17日,極樂寺為籌款修葺廟宇,在道外十六道街華樂舞台演唱義務戲,共收入大洋15000餘元。

同年4月6日,極樂寺方丈舉辦素席,邀請各界人士,討論修葺廟宇之事。同年5月10日,為農曆四月初八,哈市各工廠、各商店及機關團體均行放假,前往逛廟會。同年11月29日,哈爾濱佛教總會改稱濱江省佛教總會,設于極樂寺內。

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的慶佛日,極樂寺都要舉行盛大的廟會。

1936年冬,馬忠駿寫成《極樂寺聽張樂西居士彈琴》一詩,詩中通過對琴聲的描寫,表現了撫琴人“清靜無為”和難得清淨的不同心態。

1938年5月14日,濱江省佛教總會在極樂寺舉行會議,選舉趙鈞石為幹事長,極樂寺乘一法師為副幹事長,張樂西為佛教總會名譽會長。

1939年1月22日,如蓮法師赴北平迎請清代殿版大藏經,回到極樂寺。27日,極樂寺舉行迎請清代殿版大藏經儀式,市內名流及善男信女200餘人參加。

同年5月26日(農曆四月初八日),偽滿洲國成立佛教總會,極樂寺方丈擔任會長。

同年6月,偽滿洲國產業大臣呂榮衰在極樂寺召集各界人士開會,決議在寺內修建藏經樓。

同年8月,極樂寺內七級浮屠塔竣工。該塔系極樂寺敬朗法師籌建,塔分7級,呈8角形,高30米。

40年代

1943年,極樂寺佛學院因故停辦。

1945年11月16日,東北人民自治軍松江軍區司令員、抗日將領盧冬生將軍遇害後,其棺槨寄放在極樂寺內,一直停放到東北全境解放以後。

50年代

1951年4月13日,極樂寺方丈靜觀法師出席哈爾濱市宗教界代表會議,當選為哈爾濱市宗教界抗美援朝籌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同年4月26日,極樂寺方丈靜觀法師參加哈爾濱市宗教界控訴美帝國主義侵略朝鮮罪行大會,被選為大會主席團成員。會後,靜觀法師在世界和平理事會宜言—《關於締結和平公約》上簽名,並投票反對美帝國主義武裝日本。

1953年5月20日(農曆四月初八日)極樂寺舉行解放後的第一個浴佛節,將收入的幾麻袋香火錢捐獻給戰時運動委員會,支援抗美援朝。

同年5月30日一6月3日,極樂寺靜觀法師在北京參加中國佛教協會成立大會,被選為理事。

1957年3月16日一31日,極樂寺方丈靜觀法師參加在北京召開的中國佛教協會第二屆代表會議,被選為中國佛教協會第二屆理事會常務理事。

1958年,在西跨院辦起了躍進汽車修配廠,宗教職業人員參加勞動,為社會創造財富。躍進汽車修配廠是首家寺辦工廠。

60年代

1962年2月12日一27日,極樂寺方丈靜觀法師參加在北京舉行的中國佛教協會第三屆代表會議,被選為中國佛教協會第三屆理事會理事。

1963年6月22日,極樂寺創建者、首任方丈倓虛圓寂於香港弘法精舍。

1966年8月,極樂寺被紅衛兵砸毀,僅餘之建築物被其他單位和居民佔用。自此,至1979年寺廟關閉。

同月的一天,一群紅衛兵將極樂寺內僧人趕走,並把極樂寺藏經都搬到院子裡,準備燒毀。哈爾濱市圖書館館長陳耀中派一些同志與紅衛兵交涉,才設法保住了藏經。

80年代

1980年12月,國家撥款150多萬元對極樂寺重新加以修繕,使之面貌一新。

同年12月16日一23日,極樂寺督監慈法參加在北京召開的中國佛教協會第四屆代表會議,被選為中國佛教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

1983年11月4日,修復後的極樂寺正式開放,逸散的僧人先後陸續歸寺。極樂寺又恢復了正常的宗教活動。

1984年9月20日,黑龍江省佛教協會成立,哈爾濱極樂寺督監慈法當選為會長。

1985年9月7日,位於極樂寺七級浮屠塔所轄地區東北角的尼僧念佛堂破土動工。

1986年4月,美國法界佛教總會主席、萬佛聖城總住持、法界佛教大學校長宣化上人訪問極樂寺。

同年5月7日一8日,哈爾濱市佛教第一次代表大會在極樂寺召開。29名僧人、41名居士參加會議。會議選舉產生了首屆哈爾濱市佛教協會理事會。極樂寺督監慈法當選為首屆哈爾濱市佛教協會理事會會長。

同年6月7日一9日,黑龍江省暨哈爾濱市佛教協會在極樂寺舉行祈禱世界和平法會,慈法法師在會上講話,善男信女400餘人虔誠祈禱世界和平。

同年7月13日,中共哈爾濱市委、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在極樂寺現場辦公,決定1987年9月份以前動遷極樂寺東西跨院內的工廠和居民。

同年11月,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處將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被紅衛兵查抄、丟失的慈法法師等人的貴重物品折價款分別交給了他們。

同年12月,尼僧念佛堂竣工,占地5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800餘平方米。

同年,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召開全市宗教界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表彰大會,極樂寺被評為先進集體,慈法等17名佛教徒被評為先進個人。

1987年2月25日~31日,慈法參加在北京舉行的中國佛教協會第五屆代表會議,被選為中國佛教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

同年6月4日,日本輝煌會友好訪華團訪間極樂寺。該團團長菊地明澄按中國佛教教規做了佛事,供佛的蓮位上寫著:“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中國烈士”。

同年7月16日,極樂寺督監慈法、維那宗廣起程赴美國加州達摩鎮參加水、陸、空道場的宗教活動。8月16日,返回哈爾濱。

同年9月1日,慈法被推舉為方丈。省市政協、統戰部及宗教事務部門的負貴人到寺內向慈法祝賀。

同年9月11日,極樂寺方丈慈法隨省政協赴港訪問團到香港訪問。在香港期間,慈法訪問了11座寺廟,同香港佛教會會長寶燈法師等進行了交談。9月26日返回哈爾濱。

1988年,哈爾濱市宗教事務局與有關部門一起,動遷佔用極樂寺東西跨院內的四家工廠和58戶居民。

1989年5月12日(農曆四月初八日),修復後的極樂寺七級浮屠塔重新開放。此塔保存了原有的八角七層磚木結構的閣樓式建築風格,塔身高29.7米。殿門正中高懸著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題寫的“佛寶塔”、“幽冥教主”兩塊牌匾。

90年代

1990年9月1日,極樂寺佛學院在中斷40餘年後,重新招生,舉行開學典禮。極樂寺方丈慈法任院長,監院妙觀任副院長。

同年9月29日,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覺光法師率領香港香海正覺蓮社訪問團訪問極樂寺。覺光法師向極樂寺佈施l萬元港幣,並出資請極樂寺僧人放了“瑜伽焰口”,為哈爾濱人民祈福。

東院內著名的七級浮屠塔。

極樂寺的簷頭

廟後的長廊,牆上繪有24孝故事

寂靜是庭院

極樂寺佛寶塔正門

極樂寺石獅子的傳說:關於極樂寺大雄寶殿前的一對石獅子,據說是唐代流傳下來的,清末被置於北京一家親王府內,日積月累修煉成精,經常在夜間跑出來到油坊偷吃,一次被油坊夥計發現,用槍打傷了雄獅子的背部,至今仍有痕跡,為了鎮住這對成精的石獅子,親王府決定把他們捐到佛門看守大門,又怕把他們放到門口再跑出去偷油,所以把他們放在了大雄寶殿前面。

極樂寺全景

加之倡議發起人陳飛青居士信奉淨土,都與極樂靜土相關聯,故名。

1923年6月17日,極樂寺工程開始動工。同年11月,名僧倓虛和尚來哈爾濱,主持修建極樂寺。

1924年農曆正月底,極樂寺在哈爾濱道外三道街辦起一所義學性質的佛教學校(附設在佛教宜講堂內)。倓虛請奉天(今瀋陽)太清宮小學校長張樂西任校長兼講儒學。

同年7月,由當時社會名流、前清遺老、光緒狀元張謇題寫了“極樂寺”匾額。“極樂寺”是3個1米見方的大字,筆力蒼勁渾厚。

同年8月,中東鐵路護路軍參謀長張煥相在北京定購八尊佛像及梵鐘等運抵哈爾濱,置於極樂寺內。

同年10月26日(農曆九月二十八日),極樂寺寺廟建成並舉行開光。諸佛開光之日,寺僧約300餘人誦經或過齋堂,講佛課。倓虛擔任首任方丈。

義學性質的佛教學校由佛教宜講堂遷至寺內,改為佛學院。同年,哈爾濱佛教總會成立。該總會設在極樂寺內,以朱慶瀾為會長。極樂寺整個建築,典雅端莊,金碧輝煌,保留了我國寺院建築的風格和特點。

20年代

1925年4月27日,哈爾濱佛教總會在極樂寺內開會,推舉曾子固為會長。同年5月(農曆四月初八),極樂寺開光祭佛,中外信徒絡繹不絕前來焚香、拜佛、佈施。同年9月,在極樂寺東側修建的靈場竣工,面積約50平方丈。

同月,極樂寺方丈倓虛隨中華佛教代表團去日本東京參加由日本僧人主持召開的東亞佛教聯合會。同年,極樂寺方丈倓虛讓其弟子台源到寧波觀宗寺拜見諦閑法師。諦閑法師親筆寫一統嫡傳天臺宗第44代法卷交台源,帶給倓虛。

1926年1月,極樂寺為考究佛經,在寺內設查經班一處。同年5月,段祺瑞為極樂寺題寫“宏範三界”的橫額。1927年農曆正月中旬,極樂寺佛化中學校開學。同年8月,極樂寺在院內西北角修建避官寮一處,有幽雅房舍5間,供本寺與外來有道高僧入內修行。

1928年5月,哈爾濱各界人士對於農曆四月初八日的浴佛節極為重視,故工廠、商店、團體、機關紛紛放假遊廟、禮佛。

1929年4月,寧波觀宗寺72歲高齡的諦閑法師來極樂寺傳戒,為得戒和尚。戒期兩個月,6月圓滿。倓虛辭去極樂寺方丈。定西(如光)被推舉為第二任方丈。

30年代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極樂寺的慈雲法師參加朱慶瀾部,進行抗日活動。

同年9月,極樂寺住持如光去營口楞嚴寺傳戒,倓虛代如光在極樂寺領眾做道場,講法華經。

1934年2月,極樂寺選出5名學僧到日本比睿山延曆寺留學。

同年4月5日,極樂寺方丈定西從哈爾濱啟程,經由長春、瀋陽、遼陽、營口、旅順、大連,於4月20日到達日本神戶。在日本期間,定西先後考察了京都、大阪、奈良、名古屋、東京和長野等地的佛教情況。歸來途中,在瀋陽、長春等地向佛門人士講述了考察情況,5月26日回到哈爾濱。同年7月舊本在東京召開“泛太平洋佛教會議”,極樂寺方丈定西率領25人的代表團出席。會上,定西被推舉為“國際佛教青年會”的副會長。哈爾濱極樂寺和日本天臺宗之間決定建立交換留學僧制度。

1935年3月15日一17日,極樂寺為籌款修葺廟宇,在道外十六道街華樂舞台演唱義務戲,共收入大洋15000餘元。

同年4月6日,極樂寺方丈舉辦素席,邀請各界人士,討論修葺廟宇之事。同年5月10日,為農曆四月初八,哈市各工廠、各商店及機關團體均行放假,前往逛廟會。同年11月29日,哈爾濱佛教總會改稱濱江省佛教總會,設于極樂寺內。

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的慶佛日,極樂寺都要舉行盛大的廟會。

1936年冬,馬忠駿寫成《極樂寺聽張樂西居士彈琴》一詩,詩中通過對琴聲的描寫,表現了撫琴人“清靜無為”和難得清淨的不同心態。

1938年5月14日,濱江省佛教總會在極樂寺舉行會議,選舉趙鈞石為幹事長,極樂寺乘一法師為副幹事長,張樂西為佛教總會名譽會長。

1939年1月22日,如蓮法師赴北平迎請清代殿版大藏經,回到極樂寺。27日,極樂寺舉行迎請清代殿版大藏經儀式,市內名流及善男信女200餘人參加。

同年5月26日(農曆四月初八日),偽滿洲國成立佛教總會,極樂寺方丈擔任會長。

同年6月,偽滿洲國產業大臣呂榮衰在極樂寺召集各界人士開會,決議在寺內修建藏經樓。

同年8月,極樂寺內七級浮屠塔竣工。該塔系極樂寺敬朗法師籌建,塔分7級,呈8角形,高30米。

40年代

1943年,極樂寺佛學院因故停辦。

1945年11月16日,東北人民自治軍松江軍區司令員、抗日將領盧冬生將軍遇害後,其棺槨寄放在極樂寺內,一直停放到東北全境解放以後。

50年代

1951年4月13日,極樂寺方丈靜觀法師出席哈爾濱市宗教界代表會議,當選為哈爾濱市宗教界抗美援朝籌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同年4月26日,極樂寺方丈靜觀法師參加哈爾濱市宗教界控訴美帝國主義侵略朝鮮罪行大會,被選為大會主席團成員。會後,靜觀法師在世界和平理事會宜言—《關於締結和平公約》上簽名,並投票反對美帝國主義武裝日本。

1953年5月20日(農曆四月初八日)極樂寺舉行解放後的第一個浴佛節,將收入的幾麻袋香火錢捐獻給戰時運動委員會,支援抗美援朝。

同年5月30日一6月3日,極樂寺靜觀法師在北京參加中國佛教協會成立大會,被選為理事。

1957年3月16日一31日,極樂寺方丈靜觀法師參加在北京召開的中國佛教協會第二屆代表會議,被選為中國佛教協會第二屆理事會常務理事。

1958年,在西跨院辦起了躍進汽車修配廠,宗教職業人員參加勞動,為社會創造財富。躍進汽車修配廠是首家寺辦工廠。

60年代

1962年2月12日一27日,極樂寺方丈靜觀法師參加在北京舉行的中國佛教協會第三屆代表會議,被選為中國佛教協會第三屆理事會理事。

1963年6月22日,極樂寺創建者、首任方丈倓虛圓寂於香港弘法精舍。

1966年8月,極樂寺被紅衛兵砸毀,僅餘之建築物被其他單位和居民佔用。自此,至1979年寺廟關閉。

同月的一天,一群紅衛兵將極樂寺內僧人趕走,並把極樂寺藏經都搬到院子裡,準備燒毀。哈爾濱市圖書館館長陳耀中派一些同志與紅衛兵交涉,才設法保住了藏經。

80年代

1980年12月,國家撥款150多萬元對極樂寺重新加以修繕,使之面貌一新。

同年12月16日一23日,極樂寺督監慈法參加在北京召開的中國佛教協會第四屆代表會議,被選為中國佛教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

1983年11月4日,修復後的極樂寺正式開放,逸散的僧人先後陸續歸寺。極樂寺又恢復了正常的宗教活動。

1984年9月20日,黑龍江省佛教協會成立,哈爾濱極樂寺督監慈法當選為會長。

1985年9月7日,位於極樂寺七級浮屠塔所轄地區東北角的尼僧念佛堂破土動工。

1986年4月,美國法界佛教總會主席、萬佛聖城總住持、法界佛教大學校長宣化上人訪問極樂寺。

同年5月7日一8日,哈爾濱市佛教第一次代表大會在極樂寺召開。29名僧人、41名居士參加會議。會議選舉產生了首屆哈爾濱市佛教協會理事會。極樂寺督監慈法當選為首屆哈爾濱市佛教協會理事會會長。

同年6月7日一9日,黑龍江省暨哈爾濱市佛教協會在極樂寺舉行祈禱世界和平法會,慈法法師在會上講話,善男信女400餘人虔誠祈禱世界和平。

同年7月13日,中共哈爾濱市委、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在極樂寺現場辦公,決定1987年9月份以前動遷極樂寺東西跨院內的工廠和居民。

同年11月,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處將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被紅衛兵查抄、丟失的慈法法師等人的貴重物品折價款分別交給了他們。

同年12月,尼僧念佛堂竣工,占地5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800餘平方米。

同年,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召開全市宗教界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表彰大會,極樂寺被評為先進集體,慈法等17名佛教徒被評為先進個人。

1987年2月25日~31日,慈法參加在北京舉行的中國佛教協會第五屆代表會議,被選為中國佛教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

同年6月4日,日本輝煌會友好訪華團訪間極樂寺。該團團長菊地明澄按中國佛教教規做了佛事,供佛的蓮位上寫著:“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中國烈士”。

同年7月16日,極樂寺督監慈法、維那宗廣起程赴美國加州達摩鎮參加水、陸、空道場的宗教活動。8月16日,返回哈爾濱。

同年9月1日,慈法被推舉為方丈。省市政協、統戰部及宗教事務部門的負貴人到寺內向慈法祝賀。

同年9月11日,極樂寺方丈慈法隨省政協赴港訪問團到香港訪問。在香港期間,慈法訪問了11座寺廟,同香港佛教會會長寶燈法師等進行了交談。9月26日返回哈爾濱。

1988年,哈爾濱市宗教事務局與有關部門一起,動遷佔用極樂寺東西跨院內的四家工廠和58戶居民。

1989年5月12日(農曆四月初八日),修復後的極樂寺七級浮屠塔重新開放。此塔保存了原有的八角七層磚木結構的閣樓式建築風格,塔身高29.7米。殿門正中高懸著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題寫的“佛寶塔”、“幽冥教主”兩塊牌匾。

90年代

1990年9月1日,極樂寺佛學院在中斷40餘年後,重新招生,舉行開學典禮。極樂寺方丈慈法任院長,監院妙觀任副院長。

同年9月29日,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覺光法師率領香港香海正覺蓮社訪問團訪問極樂寺。覺光法師向極樂寺佈施l萬元港幣,並出資請極樂寺僧人放了“瑜伽焰口”,為哈爾濱人民祈福。

東院內著名的七級浮屠塔。

極樂寺的簷頭

廟後的長廊,牆上繪有24孝故事

寂靜是庭院

極樂寺佛寶塔正門

極樂寺石獅子的傳說:關於極樂寺大雄寶殿前的一對石獅子,據說是唐代流傳下來的,清末被置於北京一家親王府內,日積月累修煉成精,經常在夜間跑出來到油坊偷吃,一次被油坊夥計發現,用槍打傷了雄獅子的背部,至今仍有痕跡,為了鎮住這對成精的石獅子,親王府決定把他們捐到佛門看守大門,又怕把他們放到門口再跑出去偷油,所以把他們放在了大雄寶殿前面。

極樂寺全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