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朝讓人難過的烏龍事件:皇帝以為守將已殉國,豈料他已投降滿清

明末, 西北農名起義軍作亂, 東面有皇太極不斷進犯。 洪承疇在西北極力遏制李自成及張獻忠的農民起義,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將農民起義軍暫時打入了低谷。 而東北則戰事不利, 皇太極兩路南下, 兵鋒直指京師。

崇禎帝急忙將洪承疇從西北抽調東線, 加強對山海關和錦州的防守。 而皇太極佔領義州, 並以此為據點, 展開對錦州的進攻。 洪承疇在首戰敗於塔山、松山, 為了挽救遼東岌岌可危的形勢, 崇禎帝下令洪承疇集結各路約13萬人馬于寧遠, 準備與清軍會戰。

網路圖片

清軍則一方面採取長困錦州的辦法, 另一方面也在積極的調集增援隊伍。 而洪承疇不得已採取速戰速決方針, 導致清軍當機立斷, 切斷洪承疇的糧道, 最終洪承疇的數十萬隊伍土崩瓦解, 他本人也被清軍俘虜。

網路圖片

而此時的崇禎帝, 料想洪承疇必定會以死殉國, 因為明代多義士, 對於忠義二字絕不背叛。 並且洪承疇極受崇禎帝寵倖, 他自己的廳堂裡掛著一副對聯“君恩深似海, 臣節重如山”。 世人都說洪承疇被俘後“義不受辱駡賊不屈”, “洪公受國家厚恩, 以死報國”。 崇禎帝都十分傷感, 以為洪承疇早已捨生取義, 下旨為洪承疇建立祠堂,

甚至崇禎帝自己要親臨祭奠。

正在滿朝文武悲傷的準備洪承疇的後事的時候, 傳來了一個讓人十分難過, 如鯁在喉的消息, 那就是洪承疇降清了。 有好事者在洪承疇家中的那副對聯上嫁了兩顆字, 變成了“君恩深似海矣, 臣節重如山乎”。

網路圖片

後來, 洪承疇也因為對滿清有功而得到了重用, 甲申之變後, 江南著名抗清少年夏完淳被捕, 正好被押到洪承疇面前, 洪承疇見他年幼就說“你年幼無知, 怎麼就從了賊了, 你現在歸順大清, 還能給你官做”, 不料夏完淳正色厲聲道“我聽說有位洪承疇大人是明朝的人傑, 松錦一戰, 他以死報國, 先帝下令褒獎, 我雖然年幼, 但是追慕他的忠烈, 為國而死, 有何不可”。

旁邊的清兵急忙告訴他面前的這位就是洪承疇大人, 夏完淳厲聲說“天下人都知道洪承疇大人早已為國而死, 先帝都為他親自祭奠, 全國都被他的忠烈而感動, 你是什麼東西, 膽敢冒充忠良, 玷污洪大人的名聲”。 洪承疇頓時羞得滿臉通紅。

網路圖片

其實, 對於洪承疇, 有人說他是二臣, 不忠不義;也有人說他為了滿清的統一做出了許多貢獻, 也不能全盤否定他的功績。 但是, 不管別人怎麼看, 他在他的家族裡是一直抬不起頭的, 甚至連他的母親都揚言要打死他, 為天下除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