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未來玉米價格還能持續上漲嗎?

近幾日我們的手機不斷被國內玉米市場價格上漲所刷屏, 伴隨著兩輪冷空氣來襲, 在降雨雪天氣影響市場購銷及主產區部分農戶普遍惜售心理等因素推動下,

國內玉米價格再次掀起了一波“漲價”小高潮, 特別是東北、華北產區當地深加工企業相繼上調玉米收購價10-40元/噸, 此外因到貨量減少及船運費成本上升, 南北港口玉米價格也“應聲上漲”, 那麼此輪糧價上漲背後原因何在?漲勢又能否延續?筆者具體分析如下:

國內玉米價格普遍出現上漲

據瞭解, 11月中下旬以來吉林省松原嘉吉生化、中糧公主嶺、四平天成、吉林燃料乙醇以及山東、河北等地深加工企業集中上調玉米收購價10-30元/噸, 部分地區已經累計上漲超過40元/噸, 與此同時, 南北港口玉米市場同樣出現回暖跡象, 港口收購價小幅上漲10-30元/噸。 11月中下旬以來東北產區因降雨雪天氣影響市場購銷,

加之新糧整體品質較好, 易於儲存, 部分農戶惜售心理依舊, 而深加工企業庫存水準較低, 為滿足生產需要, 被迫提價收購, 而本月以來華北地區天氣晴朗, 有利於玉米的晾曬與儲存, 多數農戶持糧待漲, 並不急於出售手中玉米, 加之澱粉價格持續上漲且走貨較好, 華北很多澱粉加工企業提高開工率, 對玉米的收購需求增多, 也有助於華北玉米價格上漲。 截止目前, 東北黑龍江地區三等玉米深加工企業掛牌價區間 1360-1430 元/噸, 吉林地區主流掛牌價 1420-1500 元/噸, 區間內周比提價 10-20 元, 東北深加工企業新玉米日收購量 2000-6000 噸不等, 山東深加工玉米掛牌價 1740-1800 元/噸, 周比區間上限提升 20 元/噸。 同時, 因到貨量減少及船運費上升, 南北港口玉米價格也“應聲上漲”,
目前錦州港新糧 15%水分以內集港 1625-1635 元/噸, 價格提價 25 元/噸, 南方港口在散船運費提高 20-30 元/噸的情況下終於小幅提價 20 元/噸。

本輪玉米價格上漲原因分析

對於本輪國內玉米市場普遍出現上漲原因, 我們認為有三點:一是冷空氣來襲影響市場購銷,

玉米外運受阻。 11月中旬開始, 冷空氣源源不斷, 並且強度增強, 11月14日東北、華北大部地區度過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 尤其是東北中北部和內蒙古東部, 最高氣溫跌破冰點, 最低氣溫也降至-10℃以下, 寒意十足, 而降溫之後各地氣溫將自北向南刷新今年下半年來的新低, 部分省會級城市紛紛刷新今年下半年以來最高氣溫新低, 河南中南部至蘇皖-沿淮地區將出現初霜凍。 除了降溫, 冷空氣還帶來雨雪和大風, 18-20日新疆沿天山地區、吉林東部、遼寧東北部的部分地區迎來大到暴雪, 部分地方積雪還比較深厚, 超過10釐米, 玉米外運受阻。 二是售糧高峰初期, 區域農戶惜售情緒較強。 此番玉米價漲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
在售糧初期區域性農戶惜售情緒較強, 據國家糧油資訊中心監測顯示, 截至11月16日的一周東北三省一區農戶售糧進度為15%, 比上周提高6個百分點, 同比偏慢3個百分點, 華北地區農戶售糧進度為20%, 比上周提高4個百分點, 同比偏慢1個百分點。 三是環保限產擔憂利多影響, 深加工企業補貨節奏加快。 11月中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城市抓緊落實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 雖然還未看到對深加工企業開機的實際影響, 但是已經提振了終端補貨節奏和利多深加工產品價格。 10月份以來國內新玉米深加工企業理論效益保持高水準, 以生產澱粉為例, 截止目前吉林企業每生產一噸玉米澱粉理論盈利約345元/噸, 山東企業每生產一噸玉米澱粉盈利約183元/噸。 此外,北方港口玉米漲價主要受到運費上調以及港口作業船隻較多壓港嚴重影響,而南方港口則因為臨港飼企需求增加,走貨量持續維持高位,價格自然出現上漲現象,受北港漲價及運費成本提成,傳導到銷區價格亦呈小幅上漲走勢,但銷區需求尚未出現明顯回暖跡象,漲幅受限。

未來玉米價格到底還能漲嗎?

未來玉米價格到底還能漲嗎?答案是否定的,實際上在經過短暫上漲行情之後,目前南北港口玉米價格已率先回檔,主要原因就是庫存龐大(北方四港庫存為 410.6 萬噸,遠高於上年同期的 275.5 萬噸),而南方飼企預計到貨增多,市場觀望心理增強,而國內其他產銷區供需基本面情況也暫不支援玉米價格持續上漲。首先,從市場供應方面來看:按慣例每年進入11月份之後,國內玉米市場將進入傳統銷售旺季,玉米價格“季節性”特徵也將逐漸顯現,現階段即是新糧集中上市期,市場供應壓力偏大,同時降溫天氣也有利於新糧脫粒上市,加之隨著時間的推移,元旦、春節前傳統的售糧高峰來臨,屆時玉米價格下行壓力不容忽視。其次,從市場需求方面來看:經過一輪搶收之後,目前用糧企業手中庫存基本保持在半個月以上,後期採購隨用隨買為主,同時養殖產品價格震盪運行,天氣轉冷後市場對肉蛋需求的增加預期,帶動豬價偏強運行,目前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維持低位,對飼料需求依舊疲弱。再次,從國際市場形勢來看:11月中旬以來國際玉米市場價格持續下跌,主要原因就是市場繼續消化美國農業部發佈的利空供需報告,美國玉米收穫工作臨近尾聲,市場供應改善,出口需求不振,美國農業部上周在11月份供需報告中預計今年美國玉米產量為146億蒲式耳,僅次於2016年的水準。最後,市場仍存不確定因素:一是玉米深加工企業補貼政策傳聞不斷。近幾日有關東北玉米深加工補貼即將下達的傳聞再度來襲,據傳去年我國東北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補貼是在 10 月底 11 月初公佈,三省一區補貼金額 100-300 元/噸,今年市場傳聞補貼政策公佈時間視窗臨近而補貼金額將減半,但目前並無官方確認,且從目前對市場實際影響來看僅限在心理層面,大多企業仍在觀望和確認之中,據瞭解部分企業因前期採購謹慎,加之近來降雨雪天氣影響,目前庫存水準相對偏低,為滿足生產需要,暫無降價意願,估計待新糧大批量上市時,才會有所調整。二是今冬是否會再度出現運力收緊情況。伴隨著東北雪花飛舞,每年冬季產區玉米外流問題也再度引起市場關注,尤其是在 10 月份我國沿海集裝箱運費連續上漲背景下,慶倖的是之前原計劃繼續上調的沿海集裝箱運費目前尚未如期提高,遲遲按兵不動的南北散船運費補漲 20 元/噸,成為推動當前南方港口玉米價格的理由。那麼今冬我國玉米市場是否會再度出現類似於去年運力收緊,價格上漲的景象呢?筆者分析認為今年年中開始我國沿海散船運費震盪走強,大有複製去年行情的趨勢,不排除階段性運費上行。

綜上所述,此輪國內玉米市場普遍上漲得益於階段性雨雪天氣、農戶惜售及用糧企業積極補庫,但綜合分析當前國內玉米市場實際供需基本面情況來看,其價格上漲仍屬於階段性的,並不具備持續走高條件,隨著11月底的售糧高峰期再次開啟,市場供應的持續增加或將推動階段性價格低點出現,不過運輸、政策方面依舊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我們也不宜過分看空後市。(特約撰稿人梅雨,文章來自農產品期貨網獨家原創)

農產品集購網16988-全國大宗農產品電商交易平臺;【白糖、油脂、玉米、大豆、小麥、棉花、豆粕】 免費資源發佈、採購對接;報價-下單看行情;靈活、便捷更省心; 點擊前往報價,查看大宗農產品行情 http://www.16988.com

此外,北方港口玉米漲價主要受到運費上調以及港口作業船隻較多壓港嚴重影響,而南方港口則因為臨港飼企需求增加,走貨量持續維持高位,價格自然出現上漲現象,受北港漲價及運費成本提成,傳導到銷區價格亦呈小幅上漲走勢,但銷區需求尚未出現明顯回暖跡象,漲幅受限。

未來玉米價格到底還能漲嗎?

未來玉米價格到底還能漲嗎?答案是否定的,實際上在經過短暫上漲行情之後,目前南北港口玉米價格已率先回檔,主要原因就是庫存龐大(北方四港庫存為 410.6 萬噸,遠高於上年同期的 275.5 萬噸),而南方飼企預計到貨增多,市場觀望心理增強,而國內其他產銷區供需基本面情況也暫不支援玉米價格持續上漲。首先,從市場供應方面來看:按慣例每年進入11月份之後,國內玉米市場將進入傳統銷售旺季,玉米價格“季節性”特徵也將逐漸顯現,現階段即是新糧集中上市期,市場供應壓力偏大,同時降溫天氣也有利於新糧脫粒上市,加之隨著時間的推移,元旦、春節前傳統的售糧高峰來臨,屆時玉米價格下行壓力不容忽視。其次,從市場需求方面來看:經過一輪搶收之後,目前用糧企業手中庫存基本保持在半個月以上,後期採購隨用隨買為主,同時養殖產品價格震盪運行,天氣轉冷後市場對肉蛋需求的增加預期,帶動豬價偏強運行,目前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維持低位,對飼料需求依舊疲弱。再次,從國際市場形勢來看:11月中旬以來國際玉米市場價格持續下跌,主要原因就是市場繼續消化美國農業部發佈的利空供需報告,美國玉米收穫工作臨近尾聲,市場供應改善,出口需求不振,美國農業部上周在11月份供需報告中預計今年美國玉米產量為146億蒲式耳,僅次於2016年的水準。最後,市場仍存不確定因素:一是玉米深加工企業補貼政策傳聞不斷。近幾日有關東北玉米深加工補貼即將下達的傳聞再度來襲,據傳去年我國東北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補貼是在 10 月底 11 月初公佈,三省一區補貼金額 100-300 元/噸,今年市場傳聞補貼政策公佈時間視窗臨近而補貼金額將減半,但目前並無官方確認,且從目前對市場實際影響來看僅限在心理層面,大多企業仍在觀望和確認之中,據瞭解部分企業因前期採購謹慎,加之近來降雨雪天氣影響,目前庫存水準相對偏低,為滿足生產需要,暫無降價意願,估計待新糧大批量上市時,才會有所調整。二是今冬是否會再度出現運力收緊情況。伴隨著東北雪花飛舞,每年冬季產區玉米外流問題也再度引起市場關注,尤其是在 10 月份我國沿海集裝箱運費連續上漲背景下,慶倖的是之前原計劃繼續上調的沿海集裝箱運費目前尚未如期提高,遲遲按兵不動的南北散船運費補漲 20 元/噸,成為推動當前南方港口玉米價格的理由。那麼今冬我國玉米市場是否會再度出現類似於去年運力收緊,價格上漲的景象呢?筆者分析認為今年年中開始我國沿海散船運費震盪走強,大有複製去年行情的趨勢,不排除階段性運費上行。

綜上所述,此輪國內玉米市場普遍上漲得益於階段性雨雪天氣、農戶惜售及用糧企業積極補庫,但綜合分析當前國內玉米市場實際供需基本面情況來看,其價格上漲仍屬於階段性的,並不具備持續走高條件,隨著11月底的售糧高峰期再次開啟,市場供應的持續增加或將推動階段性價格低點出現,不過運輸、政策方面依舊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我們也不宜過分看空後市。(特約撰稿人梅雨,文章來自農產品期貨網獨家原創)

農產品集購網16988-全國大宗農產品電商交易平臺;【白糖、油脂、玉米、大豆、小麥、棉花、豆粕】 免費資源發佈、採購對接;報價-下單看行情;靈活、便捷更省心; 點擊前往報價,查看大宗農產品行情 http://www.16988.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