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放管服”改革的“漣水樣本”

近日,第二屆全國行政服務大廳典型案例展示活動評比揭曉: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獲全國百優大廳榮譽稱號,並以江蘇唯一縣級獲獎單位榮列全國縣級前五強。 自2013年底以來,特別是去年入選國家級“互聯網 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全國唯一試點縣以來,漣水縣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在江蘇率先試行“不見面審批”,致力於營造便捷高效優質的政務服務環境,被譽為“放管服”改革的“漣水樣本”。

便捷服務:讓百姓從“進多個門”到“進一個門”

早在2013年,漣水縣委、縣政府意識到,由於審批事項分散在各個部門,不少群眾一天下來只能跑一個部門辦一項手續。

鑒於此,該縣將所有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大政務範圍,實現讓百姓“進一個門,辦所有事”。

具體操作中,漣水縣首先在不增加內設科室的前提下,在具有行政審批事項權力的部門單獨設立行政許可服務科,將所有與企業生產和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全部整合歸併到該科室辦理,全縣44個政府職能部門設立了48個整建制行政許可服務科;其次,將48個行政許可服務科的103個服務視窗、1007項政務事項和500多名辦事人員,全部進駐政務服務中心,同時禁止這些辦事人員在後方單位保留辦公室;最後,要求各單位向視窗充分授權,只保留一枚行政審批專用章,其他審批印章一律取消,所有事項實現“一廳辦結”,杜絕再回後方單位辦理。

據不完全統計,漣水縣縣級政務服務中心自2013年底投入運行以來,日均接待群眾10000餘人次,日均辦件量8000餘件。 為了進一步方便農村百姓,漣水縣還大膽在鄉鎮乃至村設立政務服務機構,探索將農村低保對象審查上報等與群眾密切相關的事項延伸到村級辦理,讓“群眾動嘴,幹部跑腿”成為服務新常態。

高效服務:讓百姓從“見多次面”到儘量“不見面”

十九大代表王向紅告訴記者:“雖然所有審批事項都進入了大廳,但往往辦理審批手續時老百姓還要在各個視窗不停穿梭、多頭提交。 因而必須探索如何從形式上的集中審批變為實質上的高效審批。

據介紹,該縣從以下三方面推進政務服務高效服務:一是力推政務服務網路化,讓百姓從“見多次面”到“見一次面”甚至“不見面”。 一部分申請人可以通過網上遠端申報,線上填寫申請表單,上傳電子材料到中心視窗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後到現場驗核原件辦結髮證,減少來回往返次數,這是“見一次面”服務;一部分申請人可通過網上支付功能支付費用,工作人員通過進駐視窗的快遞公司送達證照,實現“不見面”服務。 去年底,該縣與阿裡巴巴旗下的阿裡芝麻信用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定,在江蘇率先試行“不見面審批”,極大方便了辦事群眾。

二是首創“集成審批”模式,大大提高了審批效率。 該縣積極發揚首創精神,在政務服務中心大廳創新設立“集成審批”視窗,整合調整業務相關聯的科室和視窗,實施“一窗受理、同步審批、一窗發證”。

如該縣首創建設專案集成審批模式後,建設專案全程審批由過去至少跑15個視窗、蓋35枚公章、耗時265個工作日,縮短為現在只跑一個視窗、僅需35個工作日,大大簡化了辦事程式。

三是創新市場准入類套餐服務,提高政務服務效能。 該縣針對“互聯網 政務服務”平臺中辦理頻次較高的政務事項進行分類匯總,篩選出17類行業主題事項,從名稱預核准開始到各行業專營許可證書核發,為申辦人提供套餐式全過程幫辦服務,有效避免了辦事群眾重複提交辦件材料,節約了行政資源和辦事成本,為大眾創業提供了良好的政務服務環境。

退休後定居廣東的卜士其老人對漣水政務服務中心的高效服務深有感觸,以往每年要往返奔波多日才能辦妥的退休金資格再認證,如今在網上幾分鐘就辦結了。

優質服務:讓百姓從“滿意”到“點贊”

創新無止境,改革不停步。 有人說,江蘇漣水在“放管服”改革中,堅持問題導向、以人為本,實實在在從公眾需求出發設計政務服務事項,切實找准百姓需求的“痛點、癢點、堵點”,解決老百姓最迫切需要解決的事情,始終將群眾滿不滿意、群眾高不高興的“表情包”作為推進政務服務改革的重要尺規,用真情服務不斷回應民眾對改革的期待,真正實現了讓百姓從以前的“被動滿意”變為現在的“主動點贊”。

在改革創新中,漣水探索了缺件審批制度,對申辦材料不全的,視窗受理後予以先行審批,申辦人在領證時補齊相關材料;首創了委託聲明做法,可由申辦人書面委託窗口登報聲明遺失證照作廢,當場補辦並領取新證照。

在漣水政務服務大廳採訪,記者始終感到,這裡不像一個政府機構,更像一個便民的“政務超市”。在大廳裡,記者既發現有銀行、EMS、中國移動等服務視窗,也看到了稅務師事務所、報紙分類廣告等仲介視窗。一旁的工作人員介紹說:“只要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所有民生服務我們都儘量提供,目前已經引進了26家仲介機構,下一步將根據人民需求和社會發展不斷調整完善。”值得稱頌的是,為了方便農村老百姓辦事,該服務大廳工作日中午不休息。

十九大代表、中共漣水縣委書記王向紅說,在“放管服”改革中,我們始終將群眾滿意度作為評價工作的最重要標準,將群眾不滿意的地方作為我們工作的重點不斷改進和完善。人民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只有把人民群眾真正放在心上,懷著對人民群眾最樸素的感情,改革才能不斷走向勝利。王向紅告訴記者,下一步將深入把握新時代下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順應人民需要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以“辦好群眾一生大小事”為目標不斷推動政務改革,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吳永

在改革創新中,漣水探索了缺件審批制度,對申辦材料不全的,視窗受理後予以先行審批,申辦人在領證時補齊相關材料;首創了委託聲明做法,可由申辦人書面委託窗口登報聲明遺失證照作廢,當場補辦並領取新證照。

在漣水政務服務大廳採訪,記者始終感到,這裡不像一個政府機構,更像一個便民的“政務超市”。在大廳裡,記者既發現有銀行、EMS、中國移動等服務視窗,也看到了稅務師事務所、報紙分類廣告等仲介視窗。一旁的工作人員介紹說:“只要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所有民生服務我們都儘量提供,目前已經引進了26家仲介機構,下一步將根據人民需求和社會發展不斷調整完善。”值得稱頌的是,為了方便農村老百姓辦事,該服務大廳工作日中午不休息。

十九大代表、中共漣水縣委書記王向紅說,在“放管服”改革中,我們始終將群眾滿意度作為評價工作的最重要標準,將群眾不滿意的地方作為我們工作的重點不斷改進和完善。人民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只有把人民群眾真正放在心上,懷著對人民群眾最樸素的感情,改革才能不斷走向勝利。王向紅告訴記者,下一步將深入把握新時代下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順應人民需要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以“辦好群眾一生大小事”為目標不斷推動政務改革,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吳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