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減環節加服務雙輪驅動發展 青島地稅“放管服”改革見實效

“今年前十個月,組織稅收收入突破68億元,重點稅源占比超過80%,中小稅源管理增收近3億元,辦理稅收減免超過8億元,小微企業稅收優惠面達到100%……”青島市地稅局開發區分局局長荊向東介紹說。

今年以來,該局在新一輪稅收征管改革中,全面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主動服務經濟實體發展,減少納稅人業務流程增加對企業的涉稅服務,管理和服務雙輪驅動。 通過管理、服務和科技等一系列機制和手段創新,不斷優化新區營商環境,有力推動了“放管服”改革要求在稅收一線的落實,實現了稅收收入穩定增長和納稅人滿意度持續提升的“雙贏”。

創新稅收管理機制一體化管理探索初見成效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84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開發區之一,按照“大港口、大工業、特色旅遊”三大特色經濟的佈局,具有大企業多,重點稅源集中的特點。 目前開發區2300多戶地方稅收重點納稅大戶占到全部稅收來源的85%以上,對大企業實行專業化管理就成為集約管控稅源的關鍵點。

開發區地稅按照“專案 團隊”“服務 管理”思路,成立大企業風險防控、關聯企業反避稅、專業化納稅服務團隊,有針對性地開展集團化培訓和政策更新輔導,幫助企業完善內控機制,共同防範稅收風險。 通過深入推進以分類分級管理為核心的稅收征管改革,創新稅收管理機制,轉變稅收征管方式,探索專業化的管理手段,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面對營改增後地稅部門“以票控稅”手段失去、征管手段弱化的新形勢,開發區地稅積極探索並構建地方稅收一體化管理機制——抓住土地這個關鍵點,針對土地取得、使用、轉讓三個關鍵環節,設計十個管理節點,將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土地增值稅、契稅、印花稅、耕地佔用稅六個稅種有機串聯起來,強化全過程多環節有效控制,完善“以地控稅”管理手段,以土地撬動地方稅收。

管理機制的創新,實現了稅務機關從單向監管到服務管理並重的轉變,也促進了地方稅收的穩定增長。 去年以來僅借助“六稅聯動”就增加稅收2.9億元,取得顯著成效。

今年1-9月份共實現各項稅收59.45億元,同比增長16.7%;中小稅源增收2.56億元。

創新納稅服務模式國地稅合作促進稅企和諧

過去由於國稅、地稅的業務範圍不同,納稅人在辦理涉稅業務時,常常需要兩頭跑,來回奔波,費時又費力。 青島開發區地稅以《國地稅合作工作規範》為指引,全面推進國地稅合作,將雙方合作從業務聯合、資料共用,全面升級為系統融合,探索推行“一人一機雙系統”辦稅模式。 實現了業務聯辦、發票代開、稅款互征等多項目標,根本上改變了過去各自為政的局面,納稅人“進一家門、辦兩家事”,切實享受到了簡政放權帶來的實實在在的便利。 其中“一人一機雙系統”辦稅模式走在全國前列。 分局獲得全國百佳國地稅合作縣級示範區稱號。

通過不斷深入推進國地稅合作,推動稅收優惠政策的全面落實,通過納稅服務的持續優化促進並涵養稅收,積極為企業減負創新,正在成為稅務部門工作的新思路。

隨著轄區經濟活力不斷增強,眾多中小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如雨後春筍般逐年增加。 面對人均5000餘戶的管理任務,管理力量的不足,加之征納雙方資訊的不對稱等因素疊加,嚴重制約了中小稅源管理水準的提升。 為適應稅收工作的新形勢和新變化,積極轉變思維,結合實際,積極探索中小稅源管理的新方式、新手段、新路子。 通過國地稅協作開展個體定稅、推行電子地理資訊稅收管理系統等一系列手段,努力推動中小稅源管理由“以票控稅”向“以數控稅”轉變,管理手段的革新推動了管理效能的提升,也從根本上解決了戶多人少、管理力量不足的矛盾。

今年以來,中小稅源增收近3億元。

創新“互聯網+”思維管理服務質效雙提升

近年來,受獨特區位、優惠政策和投資軟環境等因素的吸引,眾多大項目紛紛落戶西海岸新區。 隨著“項目建設落實年”的深入推進,大專案建設如火如荼。 與此同時,建設週期長、環節多、情況複雜,都給稅收管理帶來巨大的挑戰。 青島開發區地稅借助大資料平臺和資訊化技術,同國稅部門共同研發大專案稅收監控管理軟體,建立大專案稅源監控範本,借助與國土資源部門工作聯繫機制,強化專案資訊採集分析比對,將重點建設專案從立項論證、開工建設到竣工驗收全過程納入系統,實現專案的常態化、範本化、網路化管理和全方位監控,提升了大專案管理效能。 目前控管大專案130餘個,去年以來入庫稅收38.7億元。

同時,資訊化和大資料的應用也全面支撐了企業的便捷辦稅需求。配合征管改革的實施,對辦稅流程進行調整,在不斷優化涉稅事項“一站式”辦理範圍,積極推廣網路申報和無紙化辦稅業務,擴大免填單事項範圍,推行簡易登出、簡易退稅程式,努力為納稅人減負。同時將減免稅、欠稅清理、稅務登記註銷、土地增值稅清算等集中到一個部門管理,減少內部流轉帶來的時效性不強的問題。

自2017年9月國家稅務總局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稅務系統“放管服”改革優化稅收環境的若干意見》以來,青島地稅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三管齊下,為企業“鬆綁”,為群眾“解絆”,為市場“騰位”,營商環境得到不斷優化,充分激發了市場活力。荊向東說:“我們要將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到各項工作當中,以放管服為抓手,深化稅收制度改革,持之以恆推動國地稅征管體制改革各項措施落地生效,為打造稅收現代化體系提供‘青島樣本’。”修國華

目前控管大專案130餘個,去年以來入庫稅收38.7億元。

同時,資訊化和大資料的應用也全面支撐了企業的便捷辦稅需求。配合征管改革的實施,對辦稅流程進行調整,在不斷優化涉稅事項“一站式”辦理範圍,積極推廣網路申報和無紙化辦稅業務,擴大免填單事項範圍,推行簡易登出、簡易退稅程式,努力為納稅人減負。同時將減免稅、欠稅清理、稅務登記註銷、土地增值稅清算等集中到一個部門管理,減少內部流轉帶來的時效性不強的問題。

自2017年9月國家稅務總局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稅務系統“放管服”改革優化稅收環境的若干意見》以來,青島地稅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三管齊下,為企業“鬆綁”,為群眾“解絆”,為市場“騰位”,營商環境得到不斷優化,充分激發了市場活力。荊向東說:“我們要將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到各項工作當中,以放管服為抓手,深化稅收制度改革,持之以恆推動國地稅征管體制改革各項措施落地生效,為打造稅收現代化體系提供‘青島樣本’。”修國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