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位居宰相卻典地葬妻,有情有義,從一而終

“典地葬妻”這個成語故事, 說的是司馬光的妻子去世後, 清貧的司馬光無以為葬, 拿不出給妻子辦喪事的錢, 只好把僅有的三頃薄田典當出去, 置棺理喪, 盡了丈夫的責任。

北宋王朝, 趙家天子歷來重視文人官宦, 士大夫們因此生活富足寬裕, 故有納妾的風尚。 對於那些身居高位的男子來說, 妻妾成群是很正常的現象。 可卻有王安石、司馬光這樣兩位特殊的人物, 他們位極人臣, 高高在上, 卻是極為罕見的不納妾、不狎妓之人。


話說司馬光因為一直只有一個老婆, 與張夫人結婚30多年還沒有生育, 遭到不少人的笑話。 但他一心幹事業, 故並未放在心上。 可張氏急得要死, 也許是社會與家庭壓力太大, 考慮傳宗接代, 她開始計畫找人來替代她完成這個神聖的使命。 怎麼做呢?自然是另外挑選年輕美女來與她丈夫同床共寢。

果然, 有一天張夫人托人買來了一個絕色女子,

讓其精心打扮, 然後悄悄安置在臥室裡, 自己則藉故外出了。 司馬光其實是早已看到此女了, 可他似乎對美色毫無感覺, 不加理睬, 自顧走進書房看書去了。


美女不敢慍怒, 亦跟著相爺去了書房。 面對司馬光, 她故意賣弄, 問:“請問先生,

中丞是什麼書呀?”司馬光趕緊離她一丈, 板起面孔, 拱手答道:“中丞是尚書, 是官職, 不是書!”聲音和口氣冷淡極了。 美女終於感到十分無趣, 只好大失所望地離開了。

還有一次, 司馬光到丈人家去賞花。 張夫人和母親合計, 又偷偷地安排了一個秀麗的丫鬟, 準備供相公使用。 這次司馬光更加不客氣了, 竟生氣地對朝丫鬟訓斥道:“走開!夫人不在, 你來見我作甚!”第二天, 丈人家的賓客都知道了這件事, 遂對司馬光十分敬佩, 說他與張氏儼然就是“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白頭偕老的翻版。

總之張夫人終身未育, 司馬光就只好收養了哥哥的兒子司馬康, 作為他們夫婦的養子。 司馬光就這樣與妻子相依為命、相濡以沫, 並無第二人之想。


當時司馬光正在洛陽任職。 洛陽是世上第一等的繁華都會, 曾是東周、東漢的京城, 西漢、唐朝的副京, 其燈會華彩隆重, 享譽天下。 每逢元宵節, 張夫人就想出去看花燈。 司馬光說:“家裡也點燈, 何必出去看?”張夫人說:“不止是看燈, 也隨便看看遊人。 ”司馬光一笑,

說:“看人?怪了, 難道我是鬼嗎!”

司馬光任官近40 年, 而且官高權重, 竟然典地葬妻, 重讀歷史, 令人感慨, 讓人深思。

俗語說:三年清知府, 十萬雪花銀。 在封建社會, 大多數人苦讀寒窗, 躋身仕途, 無不是為了顯耀門庭, 榮華富貴, 澤被後世, 蔭及子孫。 在這些人面前, 司馬光的清廉更顯可貴, 閃耀著中華民族美德的光芒。

高尚的人格, 才會創造出偉大的作品。 他嘔心瀝血撰修的歷史名著《資治鑒通》, 隨同其公正、廉潔、勤儉無私的品格, 似瀝瀝春雨, 融進了中華民族的血液, 影響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歷史發展進程。 正如司馬光所說的:“鑒於往事, 有資於治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