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天安門上的華表有什麼用

想必很多人去北京旅遊的時候, 在天安門遊覽總會被天安門前後的漢白玉柱子所吸引, 原來這就是華表。

在華表挺拔的柱身上,

雕刻著精美的龍和雲, 柱頂上部橫插著一塊雲形的長片石, 遠遠地看上去, 好像柱身直插雲間, 給人一種莊嚴的感覺, 托著這座皇城的威嚴氣勢。

然而對於華表, 也是眾說紛紜, 如今大家比較認可的是華表和中華民族, 和中國古老的文化緊密相連,

從某種角度上也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一種標誌。 華表, 最早是古代君主納諫的一種形式;它和“銘”有著淵源。

更為權威和官方的說法是提到, 華表是古代君主納諫的用具。 把這種表木豎立在道路或宮殿前, 其上的橫木演化成一塊木板, 讓百姓在立木或木板上書寫自己對國家或君主的意見。

君主從中可瞭解民情, 改正自己的失誤。 所以, 這種“表木”, 又叫“謗木”。 “謗”者, 是指責過失的意思。

在遠古時期, 這種立木的作用是作為道路的標誌, 樹立在通衢大道。 如今咱們在一些偏遠的山區, 也會看到一些石碑,

上面寫著東西南北的一些地方, 告知路人通往方向所抵達的目的地。

同時也是測量日影的標誌, 立於屋前道邊。 “表”本身的含義之一, 就是直立於地面, 用以測量日影的標杆。

當然更多人是認為這是圖騰。在立木上雕刻或裝飾著本民族崇拜的偶像,豎立在顯著的地方,按時朝拜。這種圖騰立木的風俗,至今仍在一些少數民族中保存著。比如我們貴州的少數民族也有類似的柱子,也是作為圖騰的作用。

當然更多人是認為這是圖騰。在立木上雕刻或裝飾著本民族崇拜的偶像,豎立在顯著的地方,按時朝拜。這種圖騰立木的風俗,至今仍在一些少數民族中保存著。比如我們貴州的少數民族也有類似的柱子,也是作為圖騰的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