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史·諸帝本紀》評點三:明憲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

文/格瓦拉同志

《明史》由清朝翰林院編撰徐元文、大學士張廷玉等領銜編纂, 全書共三百三十二卷, 分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列傳二百二十卷, 其中用於記載皇帝事蹟的部分稱本紀。 因限於篇幅, 本文只對明憲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本紀進行評點, 採用文言文形式。 評點如下:

明憲宗朱見深:帝早正儲位, 中更多故, 而即位之初, 免租賦, 汰冗官, 放宮人, 毀新獄, 考核官吏, 複設團營, 立武舉法, 遍施仁政, 有發奮圖強之象。 上景帝尊號, 恤於謙之冤, 抑黎淳而召商輅, 恢恢有人君之度矣。 又任賢用能,

蠲賦省刑, 閭裡日益充足, 仁、宣之治於斯複見。

明孝宗畫像

及其萬氏跋扈, 專擅宮闈, 操弄權柄, 蠹害國政, 婦寺之禍何深;西廠即設, 汪直用事, 閹黨猖獗, 橫恣無忌, 誣陷忠良, 殘害骨鯁, 盜竊威柄, 稔惡弄兵, 帝雖知悉亦不戒止。 於是朝政日非, 天下寒心, 盜賊為之蜂起,

韃靼日以侵蝕, 兵師屢出, 戰事頻仍, 征戰轉輸, 國用漸乏。 當其時, 災害薦臻, 天象屢變, 帝失其政, 天降其咎。 帝既覺其失, 欲有所匡救, 然時不逮矣, 苟無聖子, 恐運去不可救矣。

明孝宗朱祐樘:孝宗初即位, 即去憲宗稗政, 貶黜奸佞, 汰傳奉宮, 革除妖號, 拔擢勤廉, 刷新政治, 有恢復之志。 恭儉有制, 勤政愛民, 蠲減賦稅, 拯溺流民, 褒贈忠良, 獎勵有功, 是故朝序清寧, 民物康阜。 又減貢獻, 飭備邊, 罷營造, 寬銀課、工役、織造, 約束勢家, 保育生民, 損上益下, 民懷其恩。 故災異薦臻, 百姓流離而怨憤不生;戰事頻仍, 兵卒疲敝而樂效其命, 苟非聖主, 豈能得乎?

明孝宗畫像

成化以來, 號為太平無事, 而晏安則易耽怠玩, 富盛則漸啟驕奢, 而孝宗能挽其頹廢之風, 大振皇基, 重光祖業, 豈不偉哉?故史官所論, 明有天下, 傳世十六, 太、成、仁、宣而外, 可稱者唯孝宗而已, 此論甚當。 惜乎天不假年, 遽奪其壽, 不能終其宏願, 比靈斯文、景。

明武宗朱厚照:武宗幼聰穎, 善騎射, 膽氣過於常人, 若能承孝宗之遺澤, 制節謹度,

投身國事, 庶幾大光先祖之業。 然耽樂嬉遊, 暱近群小, 廢先帝之美政, 肆淫奢之醜行, 倚用閹黨, 拔擢奸佞, 拒諫納非, 荒怠國事, 使紀綱紊亂, 朝政日非, 小人因緣作祟, 君子觀此寒心。 又增貢獻, 荒備邊, 興營造, 嚴銀課、工役、織造, 損下益上, 民懷其怨。

明武宗畫像

故災異薦臻, 戰事頻仍, 盜賊蜂起, 九州流火, 僅能克定。 又好微行, 潛遊無度, 躬親戎事, 親臨險地, 至自署官號, 冠履之分蕩然, 其輕矯之行若此!猶幸用人之柄躬自操持, 而秉鈞諸臣補苴匡救, 是以朝綱紊亂, 而不底於危亡。 武宗之行, 後人之訾議甚哉!

明世宗朱厚熜:世宗禦極之初, 革故鼎新, 廢武宗之稗政, 恤錄言臣, 誅除奸黨, 寬銀課, 蠲賦稅, 汰冗員, 擢勤廉, 天下翕然稱治。 又威福自操, 約束閹黨, 故終於嘉靖一朝, 中官屏氣, 不得專擅, 政治一清。 然拒諫納非、剛愎自用, 大禮之議即起, 輿論沸騰, 天下紛然, 奸邪之徒因諂媚而晉遷, 骨鯁之臣以異議而誅謫, 大獄迭興, 冤枉屬路, 大虧聖君之道, 實寒士林之心, 政治大壞, 政綱紊亂。

明世宗畫像

其時紛紜多故,外有韃、倭之擾,內有民變之憂,將疲于邊,賊訌於內。而猶崇尚道教,沉溺金石,朝政不理,享祀弗經,營建繁興,府藏告匱,百餘年富庶治平之業,因以漸替。親掌權衡四十六載,而德治不彰,政治不修,實蠹害之主耳。

明穆宗朱載垕:穆宗即位之初,繼體守文,勵精政事,興利除弊,任賢用能,端拱寡營,躬行儉約,蠲賦省刑,澤披生民,朝野呼號感激,誠令主之所為也。又許俺答之封貢、互市,熄北疆百年之烽,寧謐邊陲,其功甚偉矣!

明穆宗畫像

然幼長於深宮之內,濡染世宗奢逸之行,頗效習之,漸疏怠國事,沉溺酒色。於是奸邪之徒,爭飾奇技淫巧以悅帝意;第柄之臣,爭類聚相軋開朋黨之門。帝未能振肅乾綱,矯除積習,蓋亦寬恕有餘,而剛明不足者歟。若無良輔,恐國運愈墮矣。

明世宗畫像

其時紛紜多故,外有韃、倭之擾,內有民變之憂,將疲于邊,賊訌於內。而猶崇尚道教,沉溺金石,朝政不理,享祀弗經,營建繁興,府藏告匱,百餘年富庶治平之業,因以漸替。親掌權衡四十六載,而德治不彰,政治不修,實蠹害之主耳。

明穆宗朱載垕:穆宗即位之初,繼體守文,勵精政事,興利除弊,任賢用能,端拱寡營,躬行儉約,蠲賦省刑,澤披生民,朝野呼號感激,誠令主之所為也。又許俺答之封貢、互市,熄北疆百年之烽,寧謐邊陲,其功甚偉矣!

明穆宗畫像

然幼長於深宮之內,濡染世宗奢逸之行,頗效習之,漸疏怠國事,沉溺酒色。於是奸邪之徒,爭飾奇技淫巧以悅帝意;第柄之臣,爭類聚相軋開朋黨之門。帝未能振肅乾綱,矯除積習,蓋亦寬恕有餘,而剛明不足者歟。若無良輔,恐國運愈墮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