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南猛村扶貧記」之三:最難一公里

我們繼續來關注【南猛村扶貧記】。 脫貧需要有產業作為支撐, 通過努力, 南猛村終於有了一定的農業產業基礎, 但生產出來農產品如何變成商品?產銷對接怎麼創新?產業扶貧的最難一公里如何破解?這些難題都擺在了劉為的面前。

最難一公里

2017年5月27日 貴陽市萬科社區

看個小瓜、看個小瓜, 我們南京農業大學培養的。 南猛村的野菜, 特別好吃。

看你業務不熟悉

啊, 我業務不熟悉, 是、對, 沒賣過貨。

要好好培養

真夠新鮮的, 第一書記怎麼會搖身一變竟然成了“賣菜”書記? 這呀得從去年開始說起。 2016年6月, 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邀請萬科集團到南猛村開展扶貧調研,

尋找社會幫扶專案和合作機會, 就在座談會上, 劉為建設性的提出了自己的一個想法。

雷山縣郎德鎮南猛村原第一書記 劉為

既然萬科是最大的房地產企業, 服務著最多的人群, 那能不能就利用這個平臺我們自己建立一個管道, 把貧困地區的優質農產品源源不絕的銷售到萬科社區去, 他們覺得這個完全可以。

劉為說, 貧困地區是靠山吃山, 在過去, 大多數愁的是沒有產業, 可如今產業找准了、專案落實了, 但產品出來後, 銷路問題卻成了產業扶貧路上的“最難一公里”。 這項產銷對接扶貧新模式的提議得到大家一致認可後, 劉為的幹勁就更足了。 在接下來一年多的時間裡,

他一邊帶領村民們填補了村裡人才稀缺、產品單一、銷路不暢的最大短板。

我是前不久出趟差去北京, 就是專門在談我們這個農超對接的事情, 咱們村裡面的茶葉下一步可能還有其他的農產品, 我們希望能夠為大家找到一個好的銷售的管道, 好的平臺。

下一步我們跟劉為書記一起, 希望把咱們南猛村的產業的品牌樹立起來, 把咱們產品的標準也建立起來, 幫助咱們一起把咱們專業合作社種的、特色的、綠色的農產品能夠直接送到北京的社區。

就在當年年底, 合作社與北京多家企業進行了精准扶貧項目簽約, 專案包括人才培訓、產品銷售、電商服務等, 這讓南猛村的產銷對接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路, 需要自己闖出來。 劉為認為, 農社對接是打開農產品銷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關口。 通過爭取, 萬科集團終於同意在貴陽的萬科物業進行扶貧項目--農社對接的嘗試, 然而進入到關鍵環節, 雙方的談判也是異常的激烈。

貴陽萬科物業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之前遇到的問題就是我們一直沒有有效的管道、手段解決這個扶貧問題, 就是因為很多產銷對接出現了問題, 那麼很多好的產品在村裡、在鄉里鎮裡都“趴”著, 然後企業去做這些產銷對接成本又高。

我覺得這種合作方式就是政府+我們的管道商, 第三個就是我們的平臺就是貴陽萬科物業的平臺。 剛開始大家都覺得這是好事情, 把這事想得太簡單了,

最後你發現一上馬不是這麼回事。

咱們實際上就是一個創新社會扶貧的一件事, 這對我們來說很難操作。

雷山縣郎德鎮南猛村原第一書記 劉為

兩年多以來, 我們一直在想, 能不能在超市里建扶貧專櫃, 能不能在社區裡面建扶貧商場, 能不能在網上有一個扶貧專區, 都是為了豐富產銷對接的形式, 幫著把貧困地區的農產品賣出來, 現在我們想這也許是個機會了。

這就是新聞開場時, 劉為變身“賣菜”書記的場景。 在今年的5月27日, 經過一年的努力, 以南猛村為代表, 彙集我州雷山、黎平、麻江以及六盤水萬山等多個貧困縣農特產品的扶貧展銷活動走進貴陽萬科社區, 開啟了農社對接的新格局。 活動當天, 來自中直單位派駐貴州的多位元第一書記也趕到現場助陣。

貴陽萬科社區業主

挺好的, 野菜嘛。 那個米飯還沒好, 米飯好了再嘗一下, 我先買一袋嘗一下。 挺好吃的, 比在家裡面自己買的雞蛋好吃。

萬科貴州分公司總經理 馮萬輝

還是蠻成功的, 接下來會跟我們雷山縣和幾個貧困縣加強這種協作, 爭取把業務面在我們貴陽的所有社區裡面去做進一步的推廣和推介。

國務院扶貧辦中國國際扶貧中心綜合處處長掛職

雷山縣委常委、副縣長 盧立群

通過這個活動實現農產品走出深山, 這是一個開始、起點, 今後我們還會更多的支援企業來開展這樣的活動。

貴州農旅共濟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繼奎

目前可能準備選20個貧困縣大概有上百個貧困村來整合農產品, 先進到貴陽的社區。計畫運行兩到三個月然後走向全國的社區,第二步我們線上平臺也在搭建,同時我們自己也會開貧困村農產品的體驗店。

六盤水市水城縣院壩村第一書記 韓力

我也相信我們這些第一書記能夠在一起形成合力,共同在這個平臺上為脫貧攻堅貢獻出我們的力量,發揮我們的作用。

雷山縣郎德鎮南猛村原第一書記 劉為

從去年開始我們做了農超對接、農旅對接,今年開始的話,我們在萬科物業的大力支持下,我們進到了貴陽的萬科物業,7個萬科社區同時在賣我們的貧困地區、貧困縣、貧困村的農產品。

明天請繼續關注【南猛村扶貧記】第四集:扶智拔窮根。

黔東南台記者: 李林 雷山台

編 輯:王成磊(實習)

先進到貴陽的社區。計畫運行兩到三個月然後走向全國的社區,第二步我們線上平臺也在搭建,同時我們自己也會開貧困村農產品的體驗店。

六盤水市水城縣院壩村第一書記 韓力

我也相信我們這些第一書記能夠在一起形成合力,共同在這個平臺上為脫貧攻堅貢獻出我們的力量,發揮我們的作用。

雷山縣郎德鎮南猛村原第一書記 劉為

從去年開始我們做了農超對接、農旅對接,今年開始的話,我們在萬科物業的大力支持下,我們進到了貴陽的萬科物業,7個萬科社區同時在賣我們的貧困地區、貧困縣、貧困村的農產品。

明天請繼續關注【南猛村扶貧記】第四集:扶智拔窮根。

黔東南台記者: 李林 雷山台

編 輯:王成磊(實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