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不愛吃飯、邊吃邊玩怎麼辦?家長學會這些寶寶吃飯一定香!

寶寶1歲以後, 寶寶媽媽就要注意培養寶寶的獨立能力, 而這種獨立能力首先是寶寶照料自己的能力, 比如自己喝水、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等。 3歲前寶寶形成良好的自我照料能力, 能夠讓寶寶在手眼協調性、小肌肉控制能力、精細動作的發展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鍛煉, 同時讓寶寶具備更強的自信心, 相信自己能夠做到更多的事情。 寶寶上幼稚園後, 也能夠自如地應對團體的生活。

你的寶寶開始自己吃飯了嗎?

寶寶滿1歲以後, 獨立意識越來越強, 很多事情都想自己做。 喝奶的時候, 想要自己拿奶瓶;吃飯的時候, 想要自己拿勺子。 爸爸媽媽如果抓住寶寶這個關鍵的時期, 培養寶寶獨立吃飯的習慣, 就能夠事半功倍。

當出現以下信號時, 寶寶已經想要自己嘗試給自己餵食了:

寶寶吃飯的時候喜歡用手去抓飯;

當勺子裡的飯快掉下來的時候, 寶寶會主動去舔勺子;

給寶寶餵飯時, 他喜歡來抓你手中的勺子, 或者抓你手中的碗。

這時候, 爸爸媽媽就可以讓寶寶練習自己吃飯了。

如何教寶寶用勺子吃飯?

用勺子盛起食物, 並把它送到嘴裡, 這兩件事對於大人來說易如反掌;對於寶寶來說, 可都是難度係數很大的一件事。

他需要時間來練習, 起碼得好幾個星期, 才能逐漸熟練。 所以, 媽媽可以利用遊戲來增加寶寶鍛煉的機會, 而且寶寶會覺得好玩, 樂此不疲。

讓寶寶吃手拿的食物:早在寶寶7-9個月的時候, 就會用手拿食物吃了。 在寶寶開始使用勺子之前, 可以有意識地把一些能夠用手拿著吃的食物直接給寶寶, 讓寶寶自己拿著吃, 這樣寶寶就漸漸明白自己吃東西是怎麼回事了。

餐前準備:剛開始可以給寶寶準備獨立的餐椅, 穿上塑膠的圍兜, 餐椅下面墊上塊塑膠布或者廢舊報紙, 這樣餐後很容易收拾。 碗可以使用不容易摔破防燙不銹鋼夾層碗, 碗底最後重一些, 可以加一個吸盤, 這樣不容易碰翻。

一人一把勺:媽媽和寶寶一人一把勺,

媽媽給寶寶喂一勺, 寶寶自己喂一勺。 剛開始, 寶寶拿勺的技能可能不熟練, 持勺也可能不分左右手, 媽媽也不必勉強寶寶糾正, 兩手並用有助於左右大腦發育。 然後漸漸過渡到寶寶自己吃。 每次給寶寶的碗裡放的食物不要太多, 可以按少次多量的原則給寶寶添加食物。 一般到了15-16個月左右, 寶寶就會用勺子吃飯了, 雖然不是很熟練, 但是已經基本掌握了使用方法。

遊戲中教寶寶用勺子:比如把煮熟的豆子放到碗裡, 再給寶寶一把勺子和一隻碗, 教寶寶把豆子從一隻碗舀到另一隻碗。 注意不要選擇花生、紐扣等小而堅硬的東西, 以免發生危險, 並注意給予寶寶幫助和表揚。

如何提高寶寶自己吃飯的興趣?

培養寶寶好的吃飯習慣, 首先, 要培養孩子吃飯的興趣。

讓寶寶感覺到餓:饑餓是讓寶寶願意吃東西, 產生食欲的基本生理條件。 因此, 爸爸媽媽要注意安排好寶寶的日常活動, 兩餐之間要有足夠的活動量, 讓寶寶能夠在進餐之前確實感到饑餓, 身體有補充熱量的需要。

給寶寶提供安全、方便、有趣的餐具:比如較小的寶寶手不會拐彎,勺頭彎曲樣式的勺子方便寶寶把飯送進嘴裡。選擇耐高溫能消毒、帶吸盤能固定、感溫的餐具等。一定不要選擇那些色彩鮮豔、顏色雜亂的餐具,因為顏色中鉛的含量比較高。

讓寶寶和大人一起用餐:隨著寶寶漸漸長大,他開始對成人吃的東西感興趣。這個時候,往往是帶動寶寶吃飯的一個絕妙的時機。爸爸媽媽可以為寶寶準備一把高腳椅,讓寶寶和大人們坐在一起,給他的餐盤放少量成人餐桌上的食物。研究發現寶寶的味覺敏感期是出生6個月至1歲這個階段,如果爸爸媽媽讓1歲後的寶寶多品嘗一些成人食物的味道,寶寶就更更容易適應大眾化的味道,並喜歡上這些味道的食物。

食物要營養搭配,增加一些可愛造型:給寶寶吃的食物,要注意葷素、粗細搭配,造型可以卡通一些,顏色豐富一些,經常變換花樣勾起寶寶的就餐欲望,這樣寶寶就會喜歡吃。

你知道寶寶吃飯的小秘密嗎?

現在的家庭飲食比較豐富,為寶寶準備的飲食也比較全面。通常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總是擔心寶寶這個吃少了,那個沒吃著,希望寶寶使勁吃。其實寶寶出生9個月以後進入一個長期生長期,體重增長下降,食欲也沒有以前那麼旺盛。進入1歲以後,這樣的情況更明顯。好多媽媽發現孩子長得慢了,很擔心,抱怨寶寶“吃的太少”、“從來不知道饑餓”、“只有喂他才吃”,其實這都是正常現象。

寶寶大腦的下丘腦有饑中樞和飽中樞,當寶寶漸漸感覺到飽的時候,大腦的飽中樞就會接受神經傳遞過來的信號,飽中樞出現興奮,寶寶就不會願意進食了。如果把寶寶感覺到餓,這時候,餓中樞就興奮著,會釋放信號,讓寶寶繼續進餐。如果大人一味按照自己的進食表,讓寶寶吃定量的食物,而不管寶寶自己的感受,長此以往,寶寶容易出現大腦饑飽中樞的紊亂,無法正確判斷自己的進食量,從而導致肥胖。所以,吃多吃少,讓寶寶自己大腦的生理調節中樞來決定。

一般來講,寶寶在0-1歲階段體重猛增約6.75公斤;但是到了1-2歲階段,寶寶體重平均只增長2.5-3公斤;到2歲以後平均每年只增加2公斤左右,一直到青春發育期。這種身體發育的自然減緩就導致了寶寶對熱量需求的降低,胃口自然也減退,這被稱為生理性食欲減退。如果寶寶平日精力正常、生長發育正常、體重沒有減輕,爸爸媽媽完全可以不用擔心,順其自然就好。

1-7歲寶寶身高發育指標詳見:你確定你家寶寶的身高真的達標了嗎?看看就知道錯了!

寶寶吃飯時邊吃邊玩兒玩具怎麼辦?

有的媽媽為了哄寶寶吃飯,就拿個玩具讓寶寶邊吃邊玩兒。其實,這些樣做很不好,寶寶注意力不集中,對飯菜的感覺也不清楚,有時候不注意看,還容易噎著、嗆著,是很不安全的一種習慣。那麼該如何糾正寶寶的這個壞習慣呢?

首先,有意培養寶寶規律進餐的習慣,在兩餐之間只適當地吃一些點心、餅乾、麵包片或者水果,不可過量,以免吃正餐的時候飽食中樞還處於興奮狀態中,寶寶自然不會好好吃飯。

其次,寶寶不想吃媽媽不要訓斥,也不要把爸爸拘束在飯桌太長時間,這樣會讓寶寶對吃飯更反感。應給寶寶創造一個安靜愉快的吃飯環境,並讓寶寶主動參與吃飯的準備工作,如洗手、拿餐巾紙等,以調動起寶寶吃飯的興致。

再次,吃飯時不要將玩具等物品放在寶寶飯桌的周圍及寶寶的視線範圍之內,否則,寶寶易被玩具轉移注意力,且容易隨手拿到玩具。

最後,如果寶寶一定要玩兒玩具,那就結束這次進餐,等到下一頓進餐時間再給寶寶食物。

節選自成長階梯13-15個月媽媽書,成長階梯早教研究組編著。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更多資訊請關注搖籃網微信公眾號(yaolan-com)

身體有補充熱量的需要。

給寶寶提供安全、方便、有趣的餐具:比如較小的寶寶手不會拐彎,勺頭彎曲樣式的勺子方便寶寶把飯送進嘴裡。選擇耐高溫能消毒、帶吸盤能固定、感溫的餐具等。一定不要選擇那些色彩鮮豔、顏色雜亂的餐具,因為顏色中鉛的含量比較高。

讓寶寶和大人一起用餐:隨著寶寶漸漸長大,他開始對成人吃的東西感興趣。這個時候,往往是帶動寶寶吃飯的一個絕妙的時機。爸爸媽媽可以為寶寶準備一把高腳椅,讓寶寶和大人們坐在一起,給他的餐盤放少量成人餐桌上的食物。研究發現寶寶的味覺敏感期是出生6個月至1歲這個階段,如果爸爸媽媽讓1歲後的寶寶多品嘗一些成人食物的味道,寶寶就更更容易適應大眾化的味道,並喜歡上這些味道的食物。

食物要營養搭配,增加一些可愛造型:給寶寶吃的食物,要注意葷素、粗細搭配,造型可以卡通一些,顏色豐富一些,經常變換花樣勾起寶寶的就餐欲望,這樣寶寶就會喜歡吃。

你知道寶寶吃飯的小秘密嗎?

現在的家庭飲食比較豐富,為寶寶準備的飲食也比較全面。通常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總是擔心寶寶這個吃少了,那個沒吃著,希望寶寶使勁吃。其實寶寶出生9個月以後進入一個長期生長期,體重增長下降,食欲也沒有以前那麼旺盛。進入1歲以後,這樣的情況更明顯。好多媽媽發現孩子長得慢了,很擔心,抱怨寶寶“吃的太少”、“從來不知道饑餓”、“只有喂他才吃”,其實這都是正常現象。

寶寶大腦的下丘腦有饑中樞和飽中樞,當寶寶漸漸感覺到飽的時候,大腦的飽中樞就會接受神經傳遞過來的信號,飽中樞出現興奮,寶寶就不會願意進食了。如果把寶寶感覺到餓,這時候,餓中樞就興奮著,會釋放信號,讓寶寶繼續進餐。如果大人一味按照自己的進食表,讓寶寶吃定量的食物,而不管寶寶自己的感受,長此以往,寶寶容易出現大腦饑飽中樞的紊亂,無法正確判斷自己的進食量,從而導致肥胖。所以,吃多吃少,讓寶寶自己大腦的生理調節中樞來決定。

一般來講,寶寶在0-1歲階段體重猛增約6.75公斤;但是到了1-2歲階段,寶寶體重平均只增長2.5-3公斤;到2歲以後平均每年只增加2公斤左右,一直到青春發育期。這種身體發育的自然減緩就導致了寶寶對熱量需求的降低,胃口自然也減退,這被稱為生理性食欲減退。如果寶寶平日精力正常、生長發育正常、體重沒有減輕,爸爸媽媽完全可以不用擔心,順其自然就好。

1-7歲寶寶身高發育指標詳見:你確定你家寶寶的身高真的達標了嗎?看看就知道錯了!

寶寶吃飯時邊吃邊玩兒玩具怎麼辦?

有的媽媽為了哄寶寶吃飯,就拿個玩具讓寶寶邊吃邊玩兒。其實,這些樣做很不好,寶寶注意力不集中,對飯菜的感覺也不清楚,有時候不注意看,還容易噎著、嗆著,是很不安全的一種習慣。那麼該如何糾正寶寶的這個壞習慣呢?

首先,有意培養寶寶規律進餐的習慣,在兩餐之間只適當地吃一些點心、餅乾、麵包片或者水果,不可過量,以免吃正餐的時候飽食中樞還處於興奮狀態中,寶寶自然不會好好吃飯。

其次,寶寶不想吃媽媽不要訓斥,也不要把爸爸拘束在飯桌太長時間,這樣會讓寶寶對吃飯更反感。應給寶寶創造一個安靜愉快的吃飯環境,並讓寶寶主動參與吃飯的準備工作,如洗手、拿餐巾紙等,以調動起寶寶吃飯的興致。

再次,吃飯時不要將玩具等物品放在寶寶飯桌的周圍及寶寶的視線範圍之內,否則,寶寶易被玩具轉移注意力,且容易隨手拿到玩具。

最後,如果寶寶一定要玩兒玩具,那就結束這次進餐,等到下一頓進餐時間再給寶寶食物。

節選自成長階梯13-15個月媽媽書,成長階梯早教研究組編著。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更多資訊請關注搖籃網微信公眾號(yaolan-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