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他說要做奶茶界的iPhoneX,你信嗎?

上海的人民廣場, 可以說是魔都地標式的存在了, 多少網紅美食從這裡走出去。 有一間小小的奶茶店, 虧損6個月, 開了10家店, 居然成功地將人民廣場均價8元的奶茶拉升到12元的大關, 小小的格子鋪總是大排長龍。

這家店的名字, 叫做桂源鋪。 他們的創始人說, 要做奶茶界iPhone X, 流水要過3億。 意生妹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 但現在看來, 這位創始人開奶茶店還真的蠻有一套。

01

喝不慣?就培養顧客消費習慣

桂源鋪的特色, 不是現在很火的芝士奶茶、水果茶, 而是港式奶茶。 到香港喝過正宗絲襪奶茶的朋友就知道, 港式奶茶滋味醇厚, 跟市面上流行的奶茶口感不一樣。 不是不好喝, 只是出現得少, 顧客習慣需要時間。

做生意, 永遠是店家遷就顧客, 沒有顧客遷就店家。 既然顧客喝不慣, 那就給多一點時間, 多一點溫柔, 多一點策略培養顧客的消費習慣。 桂源鋪採用斯里蘭卡紅茶、進口奶油、韓國糖塊保證港式絲襪奶茶的一貫品質,

但在口感上卻玩了一個小花招降低顧客嘗試的門檻:加冰, 凍住顧客的舌頭。

冰涼、絲滑, 不管真正的味道如何, 顧客吞到肚子裡的口感總不會糟糕。 既然顧客能接受招牌絲襪奶茶(凍),

那麼接受招牌絲襪奶茶(熱)也就指日可待了。 哪怕不接受, 你也有plan B:冰涼爽口的水果茶會承接招牌絲襪奶茶(凍)的美譽, 成為奶茶店裡又一個主打產品。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一口也吞不成胖子, 循序漸進能讓顧客對你產生更深的感情。 就算你不正宗, 因為有了感情的濾鏡, 你就會成為正宗。

02

為什麼不讓顧客覺得占了你便宜?

佔便宜是人類寫在天性裡的欲望, 說出來並不丟人。 就算聖人不會占別人的便宜, 他們的最低底線也是別讓人占了自己的便宜——孔子說的:“小杖則受, 大杖則走”,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對顧客來說, 也是一樣。 顧客就是普通人, 花了錢享受了服務, 潛意識裡總會想得到一些便宜。 比如說, 別人裝奶茶用的塑膠杯,

桂源鋪裝奶茶用的是玻璃瓶子。

玻璃瓶子的確比塑膠杯貴, 但也比塑膠杯永久, 沒有人會隨便扔自己沒有用的玻璃杯, 因為他們會覺得——這是有價值的!一杯奶茶12元當然比一杯奶茶8元要貴, 但是加上一個好看的玻璃瓶, 感覺就沒那麼貴了。 那種感覺, 你感覺到了嗎?

而且, 作為一個豬豬女孩, 意生妹知道女孩子的套路:我們有收藏的癖好。 你不知道嗎?因為喜歡那個玻璃瓶的圖案, 意生妹可以喝12次一模一樣的奶茶, 就為了集齊一套。 買的不如賣的精, 作為店家的你, 該怎麼操作, 心裡還沒點嗶數嗎?

03

奶茶店就只能賣奶茶?雞蛋仔呢!

意生妹發現, 在麵包店裡賣飲料, 通常銷量不會特別好, 因為大部分人不會一邊走一邊吃麵包,

回到家裡, 冰箱儲存的飲料能給他們更實惠的選擇。

但是, 在奶茶店, 如果店家還賣一點小餅乾或者小點心, 大多數人在買完奶茶之後都會選擇再買一點吃的。 無他, 心裡癢癢了, 得到了喝的, 覺得再來一塊吃的也不要緊。

基於這個心理, 桂源鋪不僅賣奶茶, 還賣雞蛋仔。桂源鋪的招牌雞蛋仔,小小一片就要13塊,不管他用料如何,比起街邊攤5元一份要貴得多。但在奶茶的對比面前,8塊錢的溢價不算得什麼,桂源鋪雞蛋仔的銷量甚至比奶茶還要好。

04

網紅就是終極之路?太快了吧

桂源鋪的定位精准、策略得當,假以時日成為流水嘩嘩來的大網紅應該不成問題。但是,成為網紅,是不是餐飲行業的終極?

之前大排長龍的“很高興遇見你”,不是關了,就是門前冷落。8個月開店52家的“水貨”餐廳,說沒就全部都沒了。在健身圈吸粉無數的“沙拉日記”,已經停業半年了。還有第一批玩弄“網紅”概念的黃太吉和雕爺牛腩,說幹不下去就幹不下去了。

大多數網紅店的生命週期,已經被壓縮到一年:又要快速擴張,又要資金回籠,這是不可能的任務。唯有從網紅店變身,成為穩打穩紮實力派,才有可能立足於餐飲江湖。

然而,走紅日子不算長剛剛走紅的桂源鋪也有很多不利傳聞:有顧客喝完奶茶以後,出現醉茶反應,醫生懷疑這是原料不純的問題。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桂源鋪一味追求擴張的速度,拼命壓低鋪租成本,每一家奶茶鋪都是格子間,原料和廢料湊得很近,很容易出衛生問題。

憑藉精准的定位,符合實際的行銷策略,以及豐富的品類,桂源鋪從眾多奶茶店當中殺出重圍,成為繼喜茶之後,奶茶界網紅的又一大熱人選。但是,因為品質問題拖後腿,桂源鋪在網上的風評並不好。究竟是行銷為先,還是品質為王,這個問題不僅值得桂源鋪繼續思考,還值得每一個餐飲人不斷尋求答案。

還賣雞蛋仔。桂源鋪的招牌雞蛋仔,小小一片就要13塊,不管他用料如何,比起街邊攤5元一份要貴得多。但在奶茶的對比面前,8塊錢的溢價不算得什麼,桂源鋪雞蛋仔的銷量甚至比奶茶還要好。

04

網紅就是終極之路?太快了吧

桂源鋪的定位精准、策略得當,假以時日成為流水嘩嘩來的大網紅應該不成問題。但是,成為網紅,是不是餐飲行業的終極?

之前大排長龍的“很高興遇見你”,不是關了,就是門前冷落。8個月開店52家的“水貨”餐廳,說沒就全部都沒了。在健身圈吸粉無數的“沙拉日記”,已經停業半年了。還有第一批玩弄“網紅”概念的黃太吉和雕爺牛腩,說幹不下去就幹不下去了。

大多數網紅店的生命週期,已經被壓縮到一年:又要快速擴張,又要資金回籠,這是不可能的任務。唯有從網紅店變身,成為穩打穩紮實力派,才有可能立足於餐飲江湖。

然而,走紅日子不算長剛剛走紅的桂源鋪也有很多不利傳聞:有顧客喝完奶茶以後,出現醉茶反應,醫生懷疑這是原料不純的問題。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桂源鋪一味追求擴張的速度,拼命壓低鋪租成本,每一家奶茶鋪都是格子間,原料和廢料湊得很近,很容易出衛生問題。

憑藉精准的定位,符合實際的行銷策略,以及豐富的品類,桂源鋪從眾多奶茶店當中殺出重圍,成為繼喜茶之後,奶茶界網紅的又一大熱人選。但是,因為品質問題拖後腿,桂源鋪在網上的風評並不好。究竟是行銷為先,還是品質為王,這個問題不僅值得桂源鋪繼續思考,還值得每一個餐飲人不斷尋求答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