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敢對日本人說不 軍閥頭子段祺瑞 這一點 真是好樣子的

曾經叱吒風雲, 曾經戎馬一生, 可終歸被歷史的雲煙淹沒, 但段祺瑞的民族氣節, 還是值得每個中國人點贊

中學時代, 對段祺瑞的印象一直不好。

因為歷史課本裡, 給段祺瑞貼的標籤是“皖系軍閥頭子”。 既然是軍閥, 就會擁兵自重;就會獨霸一方;就會以西方列強為後臺;就會為了爭奪地盤, 進行軍閥混戰;就會置百姓于水火之中而不顧。 總之, 軍閥頭子, 是大大的壞蛋。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 知識面的擴大, 才知道段祺瑞, 雖然擁有以上很多軍閥共有的劣性, 但同時他的身上, 還是有很多閃光點的。

首先他一生堅持的“六不”是太多人做不到的, 但他做到了。 所謂“六不”, 是“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占”這“不”字後面那六種行為, 不正是當時幾乎所有軍閥所嗜好的, 樂此不疲, 沉醉其中的嗎?哪個能抗拒這些誘惑?除了段祺瑞, 沒有第二人。 段祺瑞終生吃素, 潔身自好, 一生沒留一間房產, 不貪占一點東西。 晚年生活清苦, 以至拮据困頓, 靠資助才能勉強度日。

其次, 他“三造共和”。 段祺瑞, 一直是袁世凱最賞識最信任的部下。 當年袁小站練兵, 從德國留學歸來的段祺瑞, 被推薦給袁世凱, 任新建陸軍統帶, 兼炮隊兵官學堂監督、代理總教習。

因為表現優異, 成為袁世凱擴編北洋軍的重要幫手。 後袁世凱將義女張佩蘅許配給段祺瑞, 所以段祺瑞是袁世凱的女婿, 和袁是一家人, 是心腹, 也是得力幹將。 但當袁世凱丟共和, 複帝制, 卻遭到段祺瑞的強烈反對。 袁稱帝前, 他五次勸阻, 結果三次被拒, 兩次吃閉門羹。 袁世凱稱帝后, 他又拒絕封賞, 在大是大非面前, 表現出他個人的氣節與魅力, 不得不讓人佩服。

在這之前, 他還聯名手握重兵將士, 兩次致電清廷, 要求宣統下臺, 立定共和。 這直接促成了1912年2月12日, 宣統帝退位。 1917年6月14日, 張勳復辟, 段祺瑞立刻組織討逆軍, 攻入北京, 趕走張勳, 使復辟鬧劇最快平息。

第三, 特別值得一提的, 是段祺瑞晚年表現的民族氣節, 充分體現了一個中國人的骨氣與強烈的愛國情懷。 九一八事變後, 日本人希望段出來, 利用他的威望為日本人服務。 但段祺瑞斷然拒絕, 根本不予合作。 1933年, 他悄悄離開天津, 脫離日本人範圍, 移居上海, 直至1936年, 因胃病發作, 在醫院病逝, 終年72歲。

民國政府決定“國葬”段祺瑞。 因為段祺瑞是安徽人, 蔣介石撥款20萬元, 準備在黃山為其購置墓地, 但遭到其長子段宏業拒絕, 並將20萬元鉅款花掉。 後經宋哲元將軍協助, 籌款2000元, 將段祺瑞靈柩, 運回北京, 暫放在西山臥佛寺新搭建房屋內。 沒想到第二年即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 日本全面侵華,中國全面抗戰開始。段祺瑞家人還沒有找到合適墓地,只好將其匆匆埋葬於北平西郊白石橋附近。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段墓被移到北郊清河鎮。1963年秋,段祺瑞生前好友兼老部下章士釗出面,協助段家,將段祺瑞靈柩移葬于北京香山萬安公墓。章士釗親自題寫墓碑。墓碑很小,墓地不大,連個護欄都沒有,知道的人也很少。一生清貧的段祺瑞,就這樣一直靜靜地躺在,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墓地裡,像一粒被人遺忘的塵土,仿佛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雲煙裡。

文章補充:電影《建軍大業》中,趙本山飾演段祺瑞,你怎麼看?

日本全面侵華,中國全面抗戰開始。段祺瑞家人還沒有找到合適墓地,只好將其匆匆埋葬於北平西郊白石橋附近。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段墓被移到北郊清河鎮。1963年秋,段祺瑞生前好友兼老部下章士釗出面,協助段家,將段祺瑞靈柩移葬于北京香山萬安公墓。章士釗親自題寫墓碑。墓碑很小,墓地不大,連個護欄都沒有,知道的人也很少。一生清貧的段祺瑞,就這樣一直靜靜地躺在,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墓地裡,像一粒被人遺忘的塵土,仿佛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雲煙裡。

文章補充:電影《建軍大業》中,趙本山飾演段祺瑞,你怎麼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