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七子之歌,七首詩分別代表我國被殖民的七地區,至今還有一子未歸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七子之歌》是哪七子, 七子分別是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大(旅順-大連)。 而它的作者就是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

堅定的民主戰士聞一多, 而《七子之歌》是他於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一首組詩, 描寫的是中國被侵犯的土地。 小編今天講講這七子吧!

首先是澳門, 1999年澳門回歸, 一曲《七子之歌·澳門》唱響兩岸, 經歷過澳門回歸儀式的應該還能記得起當年那個激動人心的場面。

在1553年, 明朝中葉葡萄牙人就有澳門居住權, 並在1887年12月1日, 葡萄牙與清朝政府簽訂的《中葡會議草約》和《中葡和好通商條約》, 正式通過外交文書的手續佔領澳門並將此辟為殖民地。 經過400多年歐洲文明的洗禮, 東西方文化的融合共存使澳門成為一個風貌獨特的城市, 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跡。

然後是香港, 在英國佔領香港前, 香港基本上是一個荒島, 當時, 島上的居民只有3000人左右。 1842年8月, 由於清政府的無能, 中國與在荷槍實彈的英國士兵環視下簽署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 條約規定中國的香港島割讓給英國, 列強瓜分中國的序幕從此拉開。

威海衛位於今山東半島東北端威海市, 瀕臨黃海, 西連煙(台)蓬(萊), 1898年被英國強行租占, 1930年收回。 抗日戰爭中, 日軍於1938年再次侵佔威海, 1945年8月日本投降, 為中國收復。

九龍於1860年, 中英簽署《北京條約》, 英國割占九龍半島南端;1997年回歸中國, 隸屬於香港特別行政區。

旅順, 大連, 在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根據雅爾達協定, 旅順港由蘇聯佔用。 1955年, 蘇聯將旅順歸還給中國。 旅順後來和大連合併, 並稱為旅大市。

廣州灣,1899年,湛江市區被法國“租借”,當時名字叫“廣州灣”,對外貿易曾繁盛一時。1943年,廣州灣為日軍佔領。1945年抗戰勝利,廣州灣回歸,從此定名為“湛江”。

最後一個就是還沒回歸祖國懷抱的臺灣了,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山族在17世紀漢族移入前即已在此定居;自明末清初始有較顯著之福建南部和廣東東部人民移墾,最終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社會。1895年清政府以《馬關條約》割讓與日本; 1945年抗戰勝利後光復; 1949年國民黨政府在內戰失利中退守臺灣,海峽兩岸分治至今。

臺灣終究會回歸,中國必定會強大,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了國家富強努力起來吧!

謝謝閱讀,喜歡就點個贊,關注下小編吧!

廣州灣,1899年,湛江市區被法國“租借”,當時名字叫“廣州灣”,對外貿易曾繁盛一時。1943年,廣州灣為日軍佔領。1945年抗戰勝利,廣州灣回歸,從此定名為“湛江”。

最後一個就是還沒回歸祖國懷抱的臺灣了,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山族在17世紀漢族移入前即已在此定居;自明末清初始有較顯著之福建南部和廣東東部人民移墾,最終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社會。1895年清政府以《馬關條約》割讓與日本; 1945年抗戰勝利後光復; 1949年國民黨政府在內戰失利中退守臺灣,海峽兩岸分治至今。

臺灣終究會回歸,中國必定會強大,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了國家富強努力起來吧!

謝謝閱讀,喜歡就點個贊,關注下小編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